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15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钻井岩心与测录井分析,明确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分析研究区露头与构型特征;通过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特征,运用地震剖面刻画河道砂体侧向迁移特征;在平行和垂直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水平井中选取钻遇不同样式与几何形态规模河道的水平井,分析其井轨迹特征与砂体内幕结构特征;综合研究区构型特征、砂体平面分布与侧向迁移特征和不同样式砂体内幕结构特征,总结河道砂体的内幕结构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研究区块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实际地质资料有限、井网稀疏而又需开展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


技术介绍

1、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是对河道砂体内部构造、隔夹层发育情况、构型界面、连通性及非均质性等进行细致研究。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剩余油气的开采也愈发困难,河道砂体或分布零散,或内部隔层发育,整体表现为结构复杂、孔渗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特征,而精细化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则有助于明确河道砂体展布特征、内部隔层发育情况及河道砂体非均质性等,对下一步油气勘探、注采井网设计优化及提高采收率等具有重要作用,最终可实现油气田高效开发。

2、目前,针对砂体内幕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对象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对地上沉积观察解剖与对地下井网分析两大类方法。对地上沉积物的观察解剖主要包括对野外露头剖面的观察分析、通过水槽模拟实验及现代沉积的解剖分析等。对地下井网的分析主要为密井网注采关系分析。

3、然而,上述方法在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野外露头剖面的观察分析主要是对露头剖面河道砂体开展沉积方面的研究,如沉积相类型、垂向砂体叠置关系、侧向砂体迁移及砂体内部构型特征等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明确河道砂体在垂向上及侧向上的展布特征与河道砂体的内幕结构。在现今科技的支持下,通过无人机摄影开展精细定量化的数字露头成为可能,对露头更加精细化的定量研究为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亦提供了便利。其不足在于露头往往只能观察剖面部分,平面多为植被覆盖,且不适用于部分无露头或露头覆盖严重的研究区块。

4、通过水槽模拟实验及现代沉积的解剖分析亦可对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开展分析。通过限定沉积物颗粒大小、水流速度、物质总量、坡度等一系列条件,可开展与研究区块地质背景相类似的水槽实验,在水槽实验结束后,对沉积物进行精细切割解剖、拍照分析。同时,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卫星照片的应用有助于了解现代沉积的平面分布特征,以及河道砂体长度、宽度等一系列数据,最终结合水槽模拟实验与现代沉积可清楚直观的观察沉积物在垂向、侧向及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有助于进一步解析砂体内幕结构。但这类方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水槽实验的尺度较小与实际情况相比难免失真,且与现代沉积一样反映的只是瞬间的沉积特征,难以反映地质改造的结果。不仅如此,现代沉积往往被人类活动所改造,难以保持初始面貌。

5、对地下密井网注采关系分析即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内密集分布的注水井与采油井各自钻遇的砂体、注水井与采油井是否见效来分析砂体的迁移叠置关系、砂体间或砂体内部是否发育隔夹层、砂体物性及连通性如何等,以此来间接分析河道砂体内幕结构。此类方法使用条件较为苛刻,密集分布的注采井网一般在开发中后期才能形成,在开发初期资料有限、井网稀疏的情况下,则无法支撑此类方法的应用。

6、综上所述,针对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实际地质资料有限、井网稀疏的研究区块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亟需一种符合实际地质条件且适用广泛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用于在开发初期阶段、实际地质资料有限、井网稀疏约束下开展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基于钻井岩心与测录井分析,明确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分析研究区露头与构型特征;

4、通过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特征,运用地震剖面刻画河道砂体侧向迁移特征;

5、在平行和垂直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水平井中选取钻遇不同样式与几何形态规模河道的水平井,分析其井轨迹特征与砂体内幕结构特征;

6、综合研究区构型特征、砂体平面分布与侧向迁移特征和不同样式砂体内幕结构特征,总结河道砂体的内幕结构模式。

7、进一步,明确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包括:分析研究区岩石学标志、沉积构造标志及测井相标志。

8、进一步,分析研究区露头与构型特征包括:通过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单井岩心对研究区构型单元叠置样式进行总结。

9、进一步,通过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包括:根据最小振幅图对研究区不同类型河道开展平面分布刻画。

10、进一步,运用地震剖面刻画河道砂体侧向迁移特征包括:对研究区地震剖面的精细解析,刻画出河道砂体的侧向迁移特征。

11、进一步,结合研究区构型特征、砂体平面分布和侧向迁移特征对河道砂体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识别分析。

12、进一步,选取钻遇不同样式与几何形态规模河道的水平井,分析其井轨迹特征与砂体内幕结构特征,并对各形态河道数据进行量化统计,总结出河道砂体的内幕结构模式。

13、采用上述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在充分考虑研究区实际地质条件、研究资料的情况下,通过明确研究区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分析构型特征,将地震属性平面刻画、地震剖面侧向刻画与水平井轨迹特征相结合,分析不同样式和几何形态规模的平行和垂直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河道砂体,开展研究区砂体内幕结构解析。

15、相较于现有技术,解决了研究区块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实际地质资料有限、井网稀疏而又需开展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在拥有地震资料、水平井资料与少量岩心、测录井资料的开发初期研究区,即可开展河道砂体内幕结构分析,对指导开发初期研究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明确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包括:分析研究区岩石学标志、沉积构造标志及测井相标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研究区露头与构型特征包括:通过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单井岩心对研究区构型单元叠置样式进行总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包括:根据最小振幅图对研究区不同类型河道开展平面分布刻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地震剖面刻画河道砂体侧向迁移特征包括:对研究区地震剖面的精细解析,刻画出河道砂体的侧向迁移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研究区构型特征、砂体平面分布和侧向迁移特征对河道砂体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识别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钻遇不同样式与几何形态规模河道的水平井,分析其井轨迹特征与砂体内幕结构特征,并对各形态河道数据进行量化统计,总结出河道砂体的内幕结构模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明确沉积相与微相类型包括:分析研究区岩石学标志、沉积构造标志及测井相标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研究区露头与构型特征包括:通过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单井岩心对研究区构型单元叠置样式进行总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属性与水平井轨迹分析的河道砂体内幕结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地震属性刻画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包括:根据最小振幅图对研究区不同类型河道开展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田余文强蔡来星刘蓥霖崔蓉郭为雪刘飞扬朱忠华葛新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