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09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井筒部件,并运送至指定施工区域,井筒部件包括底部井筒、多个中部井筒和封盖组件,底部井筒的底部封口,且在底部井筒的侧壁上预埋有用于与供热管道连接的进水管;S2:开挖井坑,井底找平施工;S3:依次吊装底部井筒和多个中部井筒,其中,底部井筒和多个中部井筒之间通过叠合的方式进行拼装;S4:用管道完成进水管与供热管道的连接;S5:完成封盖组件的安装;S6:在各井筒的外侧壁上粘贴防水卷材,然后在防水卷材的外侧固定安装好聚苯板保护层;S7:回填井坑,施工完毕;该施工方法提高了泄水井的施工效率,尤其是野外地段的施工,可显著提高整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长输供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长输供热领域中,通常会在长输供热管路的沿途设计很多泄水井,泄水井用于某一段供热管道的临时泄水,以便对相应段的供热管道进行维护和检修。目前,长输供热领域中的泄水井基本都是整体浇筑结构,现浇结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涉及野外山地段的长输供热管路施工,现浇结构的泄水井对野外作业极不友好,需要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模板、人力耗费在现场,而且极易出错,不能保障施工进度及质量。因此,亟需对现有的泄水井的施工方法进行改进,以求提高长输供热管路施工中泄水井的施工效率,保证整体施工进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泄水井的施工效率,尤其适用于野外地段的泄水井施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预制井筒部件,并运送至指定施工区域,所述井筒部件包括底部井筒、多个中部井筒和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井筒(1)的顶端沿周向设有用于叠合限位的环形限位台Ⅰ(101),所述中部井筒(2)的底端设有与环形限位台Ⅰ(101)适配的叠合槽Ⅰ(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井筒(2)的顶端设有用于叠合限位的环形限位台Ⅱ(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台Ⅰ(101)和环形限位台Ⅱ(202)的横向截面均为梯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井筒(1)的顶端沿周向设有用于叠合限位的环形限位台ⅰ(101),所述中部井筒(2)的底端设有与环形限位台ⅰ(101)适配的叠合槽ⅰ(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井筒(2)的顶端设有用于叠合限位的环形限位台ⅱ(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台ⅰ(101)和环形限位台ⅱ(202)的横向截面均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输供热管路泄水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组件(3)包括顶盖(301),所述顶盖(301)叠合于最上部一节中部井筒(2)的顶端,且顶盖(301)的底端设有与环形限位台ⅱ(202)适配的叠合槽ⅱ(30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智陈晓磊王振强宋欣谊张智轶佘安弟吕旻晓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