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06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电池片的导电层;S2、在电池片的导电层上制备掩膜层;S3、通过曝光工艺在掩膜层上制备金属栅线图形,所述金属栅线包括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具有交接点,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交接点处设置有铆型接触点,所述铆型接触点连接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S4、通过湿式电解还原工艺制备具有铆型接触点的金属栅线;S5、去除掩膜层,得到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通过在金属栅线的交接点处设置铆型接触点,消除因为连续结构及金属等存在自退火而形成内应力,解决了电池脱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太阳能产业的大量产晶体硅太阳电池,其表面金属栅线(电极)是利用丝网印刷银浆并烧结的技术。但此种方法生产的电极栅线高宽比例小,烧结后栅线平均宽度30~60um,而高度约10~15um,其导致电池遮光面积过大(正面遮光面积范围高达10%~20%)。加上银浆的价格昂贵(低温进口银浆每公斤约5500~6500元),如何提高效能与降低生产制作成本是各电池片生产商的当务之急。

2、随着低温制备工艺光伏电池片逐渐成为未来高效太阳能电池的领头羊之后,传统的银浆印刷与高温烧结不再适用并满足于低温备制工艺光伏电池片的生产。但低温工艺还是存在一些待改进之处:1、金属栅线与电池片的附着力不足;2、接触面不完整,导致电阻过高,使得isc、ff等值过低,无法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提高。所以,无论是从降低导电将料成本或是转换效率提高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异质结电池片不利于其推进及取代目前的高温备制工艺的光伏电池片(譬如perc或是topcon电池片)。

3、所以近年热门的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最外导电层为单层或是多层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最外导电层的材料为薄膜复合材料或金属复合材料,所述薄膜复合材料选自氧化铟锡薄膜ITO、氧化锌铝靶材AZO、掺钨氧化铟IWO中任一种或多种,金属复合材料选自金、银、铂、铜、钯、钛、镍、钨、铋、钒、镓、铑、钴金属材料中任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最外导电层为单层或是多层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最外导电层的材料为薄膜复合材料或金属复合材料,所述薄膜复合材料选自氧化铟锡薄膜ito、氧化锌铝靶材azo、掺钨氧化铟iwo中任一种或多种,金属复合材料选自金、银、铂、铜、钯、钛、镍、钨、铋、钒、镓、铑、钴金属材料中任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通过印刷工艺、喷涂工艺或压印工艺将掩膜层涂覆于导电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型接触点金属栅线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曝光工艺通过激光直接成像技术ldi,透过程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