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91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涉及高粱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农具底盘、设置在农具底盘上的播种结构以及位于农具底盘和播种结构之间的开槽结构;所述开槽结构包括支撑杆组件、连接支撑杆组件的若干纵向弹性件,以及装配在纵向弹性件底部的刀具,所述纵向弹性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进而调节刀具对粘土地、板结土地、沙土地的开沟/坑深度。根据不同土地自适应播种高度,提高高粱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发芽后高粱幼苗的成活率;降低刀具损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粱播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


技术介绍

1、高粱是生产白酒的主要原料,其种植一般采用种植机,具体地,公告号为

2、cn2173082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粱直播机,包括:种子精播器,种子精播器的数量为多个;种子精播器上设有行距调节机构;农机具底盘,农机具底盘与行距调节机构连接;其中,行距调节机构用于改变相邻两个种子精播器之间的行距;行距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方管;方管设置在机架上,连接杆的一端与种子精播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部滑动设于方管上。

3、而高粱播种深度3-4.5厘米为宜,不同土壤类型播种深浅不同,粘土地紧密、容易板结应浅播,沙土地保墒差可适当深播,现有的播种设备是在播种前调节插播器具相对地面的高度,播种时插播器具相对地面移动,在地面上开设深度一定的沟槽或坑,播种深度由播种设备操作者根据经验来调节,对操作者要求高,且不同土壤播种深浅人为调控,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包括农具底盘、设置在农具底盘上的播种结构以及位于农具底盘和播种结构之间的开槽结构;

3、所述开槽结构包括支撑杆组件、连接支撑杆组件的若干纵向弹性件,以及装配在纵向弹性件底部的刀具,所述纵向弹性件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进而调节刀具对粘土地、板结土地、沙土地的开沟/坑深度。

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农具底盘,所述刀具刃口背离播种结构。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刀具为四面体,其刃口自底端到顶端,逐渐向背离播种结构的方向延伸,形成倾斜状。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弹性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线性排列的刀具。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侧杆、连接侧杆的轴杆,以及连接轴杆的若干顶板。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开设有供轴杆穿过的内孔以及沿垂直轴杆轴线的方向穿透内孔的螺孔,所述螺孔中旋接有螺栓,螺栓用以抵住轴杆,从而将轴杆与顶板固定。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弹性件包括上端通过上固定板连接顶板,下端连接下固定板的螺杆、旋接螺杆的调节螺母,以及套设在螺杆外周并且一端连接调节螺母,另一端连接上固定板的压缩弹簧。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板滑动连接有l型底板,滑动方向垂直于轴杆的轴线,所述l型底板和下固定板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横向弹性件,所述横向弹性件的结构与纵向弹性件的结构相同。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播种结构包括若干水平排列的播种鸭嘴,所述刀具与所述播种鸭嘴一一对应,且两者移动路径相同。

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播种结构包括一端连接种子精播器,另一端连接调节杆的导向杆,所述支撑杆组件与导向杆相互连接,所述刀具包括可自由转动的轮体以及自轮体外壁凸起的锥体。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自适应播种高度,针对粘土地、板结土地和沙土地具体不同的开沟深度,不同类型的土地,高粱播种深度不同,提高高粱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发芽后高粱幼苗的成活率;

15、2、能够避让土地中的砂石,开沟顺畅无卡顿,降低刀具损伤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农具底盘(1)、设置在农具底盘(1)上的播种结构(2)以及位于农具底盘(1)和播种结构(2)之间的开槽结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4)的顶端固定连接农具底盘(1),所述刀具(6)刃口背离播种结构(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6)为四面体,其刃口自底端到顶端,逐渐向背离播种结构(2)的方向延伸,形成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弹性件(5)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线性排列的刀具(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4)包括至少两根侧杆(41)、连接侧杆(41)的轴杆(42),以及连接轴杆(42)的若干顶板(4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3)开设有供轴杆(42)穿过的内孔以及沿垂直轴杆(42)轴线的方向穿透内孔的螺孔(44),所述螺孔(44)中旋接有螺栓(45),螺栓(45)用以抵住轴杆(42),从而将轴杆(42)与顶板(43)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弹性件(5)包括上端通过上固定板(56)连接顶板(43),下端连接下固定板(53)的螺杆(51)、旋接螺杆(51)的调节螺母(52),以及套设在螺杆(51)外周并且一端连接调节螺母(52),另一端连接上固定板(56)的压缩弹簧(5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53)滑动连接有L型底板(8),滑动方向垂直于轴杆(42)的轴线,所述L型底板(8)和下固定板(53)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横向弹性件(7),所述横向弹性件(7)的结构与纵向弹性件(5)的结构相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结构(2)包括若干水平排列的播种鸭嘴(21),所述刀具(6)与所述播种鸭嘴(21)一一对应,且两者移动路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结构(2)包括一端连接种子精播器,另一端连接调节杆(22)的导向杆(23),所述支撑杆组件(4)与导向杆(23)相互连接,所述刀具(6)包括可自由转动的轮体(61)以及自轮体(61)外壁凸起的锥体(6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农具底盘(1)、设置在农具底盘(1)上的播种结构(2)以及位于农具底盘(1)和播种结构(2)之间的开槽结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4)的顶端固定连接农具底盘(1),所述刀具(6)刃口背离播种结构(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6)为四面体,其刃口自底端到顶端,逐渐向背离播种结构(2)的方向延伸,形成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弹性件(5)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线性排列的刀具(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4)包括至少两根侧杆(41)、连接侧杆(41)的轴杆(42),以及连接轴杆(42)的若干顶板(4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播种深度的高粱直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3)开设有供轴杆(42)穿过的内孔以及沿垂直轴杆(42)轴线的方向穿透内孔的螺孔(44),所述螺孔(44)中旋接有螺栓(45),螺栓(45)用以抵住轴杆(42),从而将轴杆(42)与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黎德富唐源李泽林陈胜荣刘怡欣冯晓斯顺林庞汉卿舒旭凤张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