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172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包括设置有立杆的支架、设置于支架底部的卷扬装置和水流供给单元、升降动力单元、滑轮、牵引绳、打捞装置,立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上固定有能够横向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第一动力单元的底端能够连接钻杆;水流供给单元提供持续的水流进入到打捞装置中,打捞装置沿钻杆内壁进行行进,最后使得卡爪机构抓取到岩芯筒的上端,然后通过卷扬装置收卷牵引绳将岩芯筒以及打捞装置提出钻杆;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水动力驱动打捞装置进行在钻杆中行走,对打捞装置的下放提供了额外的动力,利于打捞装置的下放;再者,不会因为在钻杆中冲入带有压力的水,使得泥浆对打捞装置产生较大的阻力,提高了下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探设备,涉及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


技术介绍

1、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地质勘探设备是为了勘探矿床、地层构造、土壤性质等,用钻机向地下钻孔,取出土壤或岩心供分析研究。

2、现有地质勘探设备中会根据情况采用回转钻进的方式进行钻探作业,其是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筒状钻头用回转研磨方式切削岩石的一种取芯钻进方法,适用于各种岩石钻进。而对于勘探地质情况的不同,对于钻探的深度也是不同。在钻探深度较深时,会多次更换岩芯管,期间多采用卷扬机配合绳索的形式对岩芯管进行吊装,并以人工辅助的形式进行作业,并且岩芯管在钻杆中以及岩芯管的打捞器的下放主要是依靠其自身重力进行下放,在钻杆中有泥浆等并不利于岩芯管或打捞器的下放,如此效率低下。

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11144418u公开一种基于绳索打捞起的岩芯获取装置,包括:与取芯钻杆通过第一管路相连,用于利用水压将放置于所述取芯钻杆中的绳索打捞器送入至所述取芯钻杆的钻头前端的离心泵、与所述绳索打捞器相连,用于通过收放绳索以从所述取芯钻杆的钻头前端将所述绳索打捞器捞出的卷扬机,还包括:与所述取芯钻杆通过第二管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绳索打捞器的运行要求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通断的调节阀;与所述离心泵相连,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二管路排水时关闭所述第一管路的单向阀;但是上述装置只是加快钻杆加长连接作业,对于岩芯管或岩芯管的打捞器的下放还需要一种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该装置是通过水压将打捞器送入到钻头前端,但是在钻杆中的具有泥浆的情况下,并不利于打捞器的行进,而且对于钻杆内壁形状或内壁直径不统一的部位,送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岩芯管更换时下放便于行进,适用性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包括设置有立杆的支架、设置于支架底部的卷扬装置和水流供给单元,所述立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固定有能够横向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第一动力单元的底端能够连接钻杆,所述钻杆中安装有岩芯筒;还包括:

3、升降动力单元,其固定于立杆顶端,用于连接于所述滑动架上并带动滑动架以及第一动力单元沿立杆升降;

4、一滑轮,所述滑轮连接有固定于立杆顶端的横杆,所述滑轮能够于横杆上转动;

5、一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缠绕于卷扬装置上,另一端绕过滑轮自然下垂;

6、打捞装置,其连接于牵引绳自然下垂的一端,所述打捞装置包括能够进入到钻杆中的第一筒体、设置于第一筒体上的动力输出单元和动力传输单元、以及与动力传输单元传动连接的行走单元,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连接有能够与岩芯筒端部卡合的卡爪机构;所述动力输出单元与水流供给单元连接;

7、所述升降动力单元能够带动滑动架沿立杆下压,以带动钻杆的钻进;所述升降动力单元带动滑动架上升后,第一动力单元能够于滑动架上横向移动一段距离,用于打捞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卷扬装置能够释放牵引绳使得打捞装置进入钻杆的端口处,此时水流供给单元为第一筒体内的动力输出单元持续冲入水流,动力输出单元输出的动力经过动力传输单元传递到行走单元上,行走单元能够沿钻杆的内壁行进,用于驱动打捞装置整体于钻杆中向下运动,打捞装置行进至岩芯筒的上端时,所述卡爪机构能够与岩芯筒的上端卡接,所述卷扬装置收卷牵引绳将打捞装置以及岩芯筒提升至钻杆的外部。

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筒体内部底端的密闭壳体、穿设到密闭壳体内部的传动轴、位于密闭壳体内部且固定于传动轴上的叶轮,所述密闭壳体的侧面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流供给单元。

9、进一步的,所述卡爪机构包括连接于密闭壳体底面上的连接体、转动连接于连接体底部的卡爪以及安装于连接体上的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能够带动卡爪向连接体内部转动,所述卡爪配合有连接于岩芯筒顶端的连接头。

10、进一步的,所述密闭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处连接有单向阀,用以防止密闭壳体内部的水外泄;

11、所述连接头的顶部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接头与卡爪卡合后,连接头能够进入连接体内且所述凸起能够向上顶开单向阀。

1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固定于传动轴上端的蜗杆、通过第一轴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且与蜗杆啮合传动的多个蜗轮,所述蜗轮的侧面设置有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

13、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单元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传动的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和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蜗轮的第一轴体上,另一端与行走齿轮通过第二轴体转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蜗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齿轮、转动杆以及行走齿轮,两个所述行走齿轮的第二轴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装置,用以弹性拉紧两个所述行走齿轮。

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装置包括第二筒体、转动连接于第二筒体中部的旋转轴,关于旋转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有滑动球、拉力弹簧、滑动杆、挡止环,所述滑动球和拉力弹簧安装于第二筒体内部,所述拉力弹簧设置于滑动球和滑动杆之间,且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动杆的端部和滑动球上,所述滑动球朝向旋转轴的一侧均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均连接于旋转轴上,所述挡止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于滑动杆上,所述挡止环能够通过螺纹结构于滑动杆上进行位置调节;

16、所述旋转轴位于第二筒体外部的部分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锁紧螺母;

17、所述滑动杆背离第二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套设于第二轴体上的套筒;

18、所述旋转轴位于第二筒体内部的部位开设有供拉绳陷入的环槽。

19、进一步的,所述水流供给单元包括设置于支架上的水泵、与水泵进水端连接的循环水箱、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于水泵出水端的第一过滤器、截止阀、调节阀、涡轮流量计,所述涡轮流量计通过管道与密闭壳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密闭壳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于循环水箱上,所述第二过滤器和出水口的管道上连接有压力计;

20、所述水泵、截止阀、调节阀、涡轮流量计、压力计电性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中,升降动力单元带动滑动架以及第一动力单元下压,在第一动力单元带动钻杆转动的情况下,实现向下钻探;在钻杆中的岩芯筒中充满岩芯时,第一动力单元和钻杆脱离,升降动力单元上升;且第一动力单元在滑动架上横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立杆(1)的支架(2)、设置于支架(2)底部的卷扬装置(3)和水流供给单元,所述立杆(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所述滑动架(4)上固定有能够横向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5),第一动力单元(5)的底端能够连接钻杆(6),所述钻杆(6)中安装有岩芯筒;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单元(102)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筒体(101)内部底端的密闭壳体(1011)、穿设到密闭壳体(1011)内部的传动轴(1012)、位于密闭壳体(1011)内部且固定于传动轴(1012)上的叶轮(1013),所述密闭壳体(1011)的侧面开设有进水口(1014)和排水口(1015),所述进水口(1014)和排水口(1015)均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流供给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机构(105)包括连接于密闭壳体(1011)底面上的连接体(1051)、转动连接于连接体(1051)底部的卡爪(1052)以及安装于连接体(1051)上的回复弹簧(1053),所述回复弹簧(1053)能够带动卡爪(1052)向连接体(1051)内部转动,所述卡爪(1052)配合有连接于岩芯筒顶端的连接头(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1011)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口(12),所述泄压口(12)处连接有单向阀(23),用以防止密闭壳体(1011)内部的水外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103)包括固定于传动轴(1012)上端的蜗杆(1031)、通过第一轴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101)内部且与蜗杆(1031)啮合传动的多个蜗轮(1032),所述蜗轮(1032)的侧面设置有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10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104)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1033)啮合传动的行走齿轮(1041),所述行走齿轮(1041)和传动齿轮(1033)之间连接有转动杆(1042),所述转动杆(104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蜗轮(1032)的第一轴体上,另一端与行走齿轮(1041)通过第二轴体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032)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齿轮(1033)、转动杆(1042)以及行走齿轮(1041),两个所述行走齿轮(1041)的第二轴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装置(13),用以弹性拉紧两个所述行走齿轮(10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装置(13)包括第二筒体(131)、转动连接于第二筒体(131)中部的旋转轴(132),关于旋转轴(132)的轴线对称设置有滑动球(133)、拉力弹簧(134)、滑动杆(135)、挡止环(136),所述滑动球(133)和拉力弹簧(134)安装于第二筒体(131)内部,所述拉力弹簧(134)设置于滑动球(133)和滑动杆(135)之间,且拉力弹簧(1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动杆(135)的端部和滑动球(133)上,所述滑动球(133)朝向旋转轴(132)的一侧均连接有拉绳(137),所述拉绳(137)均连接于旋转轴(132)上,所述挡止环(136)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于滑动杆(135)上,所述挡止环(136)能够通过螺纹结构于滑动杆(135)上进行位置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供给单元包括设置于支架(2)上的水泵(14)、与水泵(14)进水端连接的循环水箱(15)、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于水泵(14)出水端的第一过滤器(16)、截止阀(17)、调节阀(18)、涡轮流量计(19),所述涡轮流量计(19)通过管道与密闭壳体(1011)的进水口(1014)连接,所述密闭壳体(101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过滤器(20),所述第二过滤器(20)通过管道连接于循环水箱(15)上,所述第二过滤器(20)和出水口的管道上连接有压力计(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立杆(1)的支架(2)、设置于支架(2)底部的卷扬装置(3)和水流供给单元,所述立杆(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所述滑动架(4)上固定有能够横向移动的第一动力单元(5),第一动力单元(5)的底端能够连接钻杆(6),所述钻杆(6)中安装有岩芯筒;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单元(102)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筒体(101)内部底端的密闭壳体(1011)、穿设到密闭壳体(1011)内部的传动轴(1012)、位于密闭壳体(1011)内部且固定于传动轴(1012)上的叶轮(1013),所述密闭壳体(1011)的侧面开设有进水口(1014)和排水口(1015),所述进水口(1014)和排水口(1015)均通过管道连接于水流供给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机构(105)包括连接于密闭壳体(1011)底面上的连接体(1051)、转动连接于连接体(1051)底部的卡爪(1052)以及安装于连接体(1051)上的回复弹簧(1053),所述回复弹簧(1053)能够带动卡爪(1052)向连接体(1051)内部转动,所述卡爪(1052)配合有连接于岩芯筒顶端的连接头(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1011)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口(12),所述泄压口(12)处连接有单向阀(23),用以防止密闭壳体(1011)内部的水外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103)包括固定于传动轴(1012)上端的蜗杆(1031)、通过第一轴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101)内部且与蜗杆(1031)啮合传动的多个蜗轮(1032),所述蜗轮(1032)的侧面设置有同轴转动的传动齿轮(10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智能化地质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104)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1033)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志郑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