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应用及应用方法,适用于高分子润滑体系。
技术介绍
1、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汽车等领域中。但是由于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惰性,导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常发生于纤维与树脂结合和的界面上。因此,碳纤维表面处理和增强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已开发出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增加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以及化学活性,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工艺复杂并且会损伤纤维原本结构和性能。
2、针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碳纤维与树脂的黏结力不够大,各向异性程度较高。传统润滑剂分子ebs虽然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但在加热到其熔点141℃以上时,容易流动析出从碳纤维与树脂材料界面逃逸,无法真正固定附着在两相界面,造成高温下碳纤维与树脂材料界面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应用及应用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微凝胶颗粒粉体的分散液粒径在50~300nm,Zeta电位在-20~-10m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钾,且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在去离子水中的质量浓度为3~5wt%,1~2wt%,0.1~0.2wt%,0.3~0.5wt%。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微凝胶颗粒粉体的分散液粒径在50~300nm,zeta电位在-20~-10m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钾,且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在去离子水中的质量浓度为3~5wt%,1~2wt%,0.1~0.2wt%,0.3~0.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反应温度70~80℃,时间为8~1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润滑剂分子的微凝胶复合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提纯的具体方法为:将微凝胶颗粒的分散溶液置于去离子水中,用透析袋进行提纯,每隔12h换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星,刘春林,曹峥,徐英,
申请(专利权)人:可赛成功浙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