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67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进油管连通油泵,进油孔连通进油管与油泵,出油孔连通油泵与连接油道,连接油道连通环形油道,定子铁芯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油道连通的若干进油口,若干进油口与若干定子齿一一对应,定子齿的内部设有与进油口连通的冷却油道,定子齿的侧壁上设有与冷却油道连通的若干第一出油口。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油泵转动,使进油管泵入冷却油液,冷却油液进入进油管内并经进油孔进入油泵内,再经出油孔泵出冷却油液,使其进入连接油道,最终进入环形油道,并通过若干进油口进入到对应的冷却流道,流经冷却流道后,冷却油液从定子齿的侧壁流出,完成冷却循环,使定子能够均匀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普及,电动二轮车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及利于碳中和电动化趋势,电动二轮车也会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摩托车。

2、轮毂电机作为电动二轮车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电动车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在骑行电动二轮车时,特别是在起动、上坡、大负载等行驶情况下,电机容易发热,甚至会烧坏电机,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因此,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

3、而现有电动二轮车的轮毂电机通常采用直接加入冷却油液或外接油泵并通过灌封方式对定子绕组端部进行冷却的方式,以提升电机的散热性能,直接加入冷却油液的方式在电机高速或极低速运行时,冷却油液无法到达电机顶部绕组为其冷却,存在底部和顶部冷却不均的问题,而外接油泵的方式则是将油管固定在定子绕组端部,然后通过灌封形成一体,但由于结构的限制,绕组线圈的中间部分只能通过灌封胶将热量传递至端部,再通过带有冷却油液流动的油管冷却,其冷却效果也并不理想。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61)还包括若干绕组线圈(612),若干所述绕组线圈(612)与若干所述定子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绕组线圈(612)缠绕于所述定子齿,所述绕组线圈(612)与所述定子齿端面之间设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定子齿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油口(17),所述第二出油口(17)连通所述冷却油道(14),所述盖板(1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油口(17)连通的若干第三出油口(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61)还包括若干绕组线圈(612),若干所述绕组线圈(612)与若干所述定子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绕组线圈(612)缠绕于所述定子齿,所述绕组线圈(612)与所述定子齿端面之间设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定子齿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油口(17),所述第二出油口(17)连通所述冷却油道(14),所述盖板(1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油口(17)连通的若干第三出油口(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19),从动齿轮(20)与转轴(21),所述转轴(21)用于驱动所述油泵(7)转动,所述主动齿轮(19)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盖(2),并与所述从动齿轮(20)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0)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7)包括泵体(71)与泵叶(72),所述泵体(71)内设有泵腔(22),所述泵叶(72)设置于所述泵腔(22)内,并与所述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出油孔(11)与所述进油孔(10)均设置于所述泵体(7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9)与所述从动齿轮(20)的每个齿部的端面均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游高超夏正朋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