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64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涉及磁场取能领域,其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一端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顶端的竖向支座、与竖向支座转动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圆盘;取能单元,所述取能单元包括与圆盘转动连接的导磁体、与螺杆转动连接的操作组件、设置于竖向支座一侧的调节组件、设置于调节组件底部的固定组件以及设置于竖向支座侧面的固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导磁体的角度后,使得导磁体能够与漏磁的磁场线垂直,从而使得漏磁能够使导磁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导线给储能电池充电,使得储能电池能够对变压器周围的传感器供电,储能电池无需人为充电,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场取能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


技术介绍

1、变压器运行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大部分从铁芯通过形成闭合磁路。但是少部分的磁场并未经过铁芯,这部分磁场通过空气形成闭合磁路,这就是变压器的漏磁。

2、变压器在运行时会受到各种传感器的监控,从而使得变压器在出现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被察觉。但是传感器的运行也需要供电,一旦电路出现断路,会导致传感器也随之一同停止工作。若使用电池对传感器进行额外供电时来避免该种情况时,则后续需要定期更换传感器的电池,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

3、故需要一种能够将变压器漏磁进行取能的装置,从而对传感器进行额外储能,使得即使电路断路,变压器周围的传感器也能够正常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现有技术问题是变压器漏磁产生的能量浪费。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一端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顶端的竖向支座、与竖向支座转动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圆盘;

4、取能单元,所述取能单元包括与圆盘转动连接的导磁体、与螺杆转动连接的操作组件、设置于竖向支座一侧的调节组件、设置于调节组件底部的固定组件以及设置于竖向支座侧面的固定杆。

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盘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与圆盘上开设的螺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盘与竖向支座滑动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磁体与圆盘转动连接,所述导磁体的外壁缠绕有导线,所述圆盘的底部安装有磁敏元件和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与导线端部的接头连接,且储能电池与变压器周围的传感器电性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组件包括竖杆、所述竖杆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块,所述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下端块上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竖向支座上开设有竖方槽,所述竖方槽处竖向滑动连接竖杆。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向支座上固定连接的侧块,所述侧块上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二和齿轮三,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可与齿轮二相啮合。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盘上转动连接有底杆,且底杆与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圆盘上设置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上开设有中间孔,所述底杆与齿轮四上开设的中间孔滑动连接,所述中间孔上开设有与连接块滑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齿轮四与齿轮三啮合,所述齿轮四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齿轮四通过限位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对齿轮三固定的固定件。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与底座上转动连接的支撑滚轮,所述齿轮四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滚轮滚动连接的环形槽,且所述支撑滚轮无法脱离环形槽。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齿轮三上开设的开孔,所述开孔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推板,所述推板上开设有滑孔一,所述推板上还开设有与圆杆滑动连接的滑孔二,所述推板上固定连接有伸入开孔内的柱形块。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杆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推动推板向上移动。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竖向支座侧壁突出的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弹力推动竖杆向上移动,且竖杆上移到与竖方槽的内顶壁抵接,此时的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调节圆盘的位置直到漏磁强度最大的区域,改变导磁体的角度后,使得导磁体能够与漏磁的磁场线垂直,从而使得漏磁能够使导磁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导线给储能电池充电,使得储能电池能够对变压器周围的传感器供电,即使电路断路,传感器也能够正常运行,储能电池无需人为充电,节约了能源。

15、2、本申请通过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导致推板自行向上移动,直到推板上的柱形块伸入到齿轮三上的开孔,此时的齿轮四、齿轮三、齿轮二和齿轮一受力时均无法旋转,此时的圆盘无法受力旋转,能够有效的避免导磁体旋转意外,导磁体能够保持其角度稳定,从而稳定的发挥作用。

16、3、本申请通过改变齿轮一的位置,从而发挥不同的效果,齿轮一向下移动到与齿轮二不啮合时,卡块与卡槽卡合后,旋转操作把手能够改变圆盘的高度,即导磁体的高度,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后,齿轮一在旋转中能够导致导磁体旋转,而导磁体的竖直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导磁体旋转到与变压器的漏磁场线垂直,导磁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导线给储能电池充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05)上设置有螺孔(105a),所述螺杆(104)与圆盘(105)上开设的螺孔(105a)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盘(105)与竖向支座(103)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201)与圆盘(105)转动连接,所述导磁体(201)的外壁缠绕有导线(201a),所述圆盘(105)的底部安装有磁敏元件(105b)和储能电池(105c),所述储能电池(105c)与导线(201a)端部的接头连接,且储能电池(105c)与变压器周围的传感器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202)包括竖杆(202a)、所述竖杆(202a)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202b),所述旋转杆(202b)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块(202c),所述旋转杆(202b)的上端设置有操作把手(202d),所述螺杆(1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04a),所述下端块(202c)上开设有与卡块(104a)相适配的卡槽(202d),所述竖向支座(103)上开设有竖方槽(103a),所述竖方槽(103a)处竖向滑动连接竖杆(202a),竖杆202a上开设有与固定杆204滑动连接的圆孔(202a-1),所述底座(101)上设有与旋转杆(202b)配合起到对导磁体(201)角度进行改变的调节组件(2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3)包括竖向支座(103)上固定连接的侧块(203a),所述侧块(203a)上转动连接有圆杆(203b),所述圆杆(203b)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二(203c)和齿轮三(203d),所述旋转杆(202b)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02b-1),所述齿轮一(202b-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可与齿轮二(203c)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05)上转动连接有底杆(105d),且底杆(105d)与导磁体(201)固定连接,所述底杆(105d)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5e),圆盘(105)上设置有齿轮四(105f),所述齿轮四(105f)上开设有中间孔(105g),所述底杆(105d)与齿轮四(105f)上开设的中间孔(105g)滑动连接,所述中间孔(105g)上开设有与连接块(105e)滑动连接的连接槽(105g-1),所述齿轮四(105f)与齿轮三(203d)啮合,所述齿轮四(105f)上设置有限位件(105f-1),所述齿轮四(105f)通过限位件(105f-1)与底座(101)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1)上设有对齿轮三(203d)固定的固定件(20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5f-1)包括与底座(101)上转动连接的支撑滚轮(105f-2),所述齿轮四(105f)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滚轮(105f-2)滚动连接的环形槽(105f-3),且所述支撑滚轮(105f-2)无法脱离环形槽(105f-3)。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三(203d)上开设有开孔(203d-1),所述开孔(203d-1)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杆(102)上设置推板(102a),所述推板(102a)上开设有滑孔一(102b),所述推板(102a)上还开设有与圆杆(203b)滑动连接的滑孔二(102c),所述推板(102a)上固定连接有伸入开孔(203d-1)内的柱形块(102d)。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03b)上套设有弹簧二(203b-1),所述弹簧二(203b-1)的一端与推板(102a)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203b-1)推动推板(102a)向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4)上套设有弹簧一(204a),所述弹簧一(204a)的一端与竖向支座(103)侧壁突出的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竖杆(202a)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204a)的弹力推动竖杆(202a)向上移动,且竖杆(202a)上移到与竖方槽(103a)的内顶壁抵接,此时的齿轮一(202b-1)与齿轮二(203c)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05)上设置有螺孔(105a),所述螺杆(104)与圆盘(105)上开设的螺孔(105a)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圆盘(105)与竖向支座(103)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201)与圆盘(105)转动连接,所述导磁体(201)的外壁缠绕有导线(201a),所述圆盘(105)的底部安装有磁敏元件(105b)和储能电池(105c),所述储能电池(105c)与导线(201a)端部的接头连接,且储能电池(105c)与变压器周围的传感器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202)包括竖杆(202a)、所述竖杆(202a)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202b),所述旋转杆(202b)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下端块(202c),所述旋转杆(202b)的上端设置有操作把手(202d),所述螺杆(1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04a),所述下端块(202c)上开设有与卡块(104a)相适配的卡槽(202d),所述竖向支座(103)上开设有竖方槽(103a),所述竖方槽(103a)处竖向滑动连接竖杆(202a),竖杆202a上开设有与固定杆204滑动连接的圆孔(202a-1),所述底座(101)上设有与旋转杆(202b)配合起到对导磁体(201)角度进行改变的调节组件(2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3)包括竖向支座(103)上固定连接的侧块(203a),所述侧块(203a)上转动连接有圆杆(203b),所述圆杆(203b)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二(203c)和齿轮三(203d),所述旋转杆(202b)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02b-1),所述齿轮一(202b-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即可与齿轮二(203c)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压器漏磁场的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05)上转动连接有底杆(105d),且底杆(105d)与导磁体(201)固定连接,所述底杆(105d)上固定连接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宝辛明勇高吉普祝健杨杨婧王宇冯起辉何雨旻张后谊汪明媚邓松吕黔苏谈竹奎古庭赟李博文范强孟令雯毛钧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