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163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有机酸或有机酸盐分散在溶剂中,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有机酸或有机酸盐进一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物固结在金属表面;加入纳米胶束得到点状纳米胶束网络包覆的金属表面,加入有机聚合物,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有机酸或有机酸式盐去除氧化层后,有机酸或有机酸式盐还与金属离子可发生络合反应,其生成物不会脱离金属本体,而是牢固结合在金属表面,为后续的保护层的生成提供了基础,保护层不容易整个脱落,且保留有部分未参与反应的金属表面则仍为金属原子,为纳米胶束的吸附提供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在多种金属表面去除原先不导电的氧化层,原位生成多孔化和缓蚀化的保护层。


技术介绍

1、金属电池因其高的比容量和低的工作电压,成为下一代电池研究的重点方向,但因其金属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导致不理想的循环寿命,金属与电解液的反应生成大量氢气,产生安全隐患,阻碍金属电池大规模应用。水系涂料因其环保、无毒的优势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但其防腐性能一直是水系漆的重点问题,为提升其防腐性能,通常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技术,例如金属锌加入水性漆中以保护金属铁,但金属锌电位很低,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金属锌的析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金属与电解液的副反应问题,通常通过电解液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来抑制,但该钝化膜形成较慢,且通常在反应过程中也会参与电化学反应,其生成产物导致界面导电性差,降低电池性能。

3、专利cn112852203a中用干性油包覆锌粉抑制其与水的析氢反应,但其包覆层易脱落,在电池应用中,包覆层脱落会使金属直接暴露,失去其保护作用。

4、因此,亟需一种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层的处理方法,在不降低金属反应活性的同时,抑制其与水的副反应,从而优化金属在电池领域和涂料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

2、这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有机酸或有机酸盐分散在溶剂中,制成浓度为0.1~10wt%的溶液;

4、步骤二、将金属与步骤一得到的溶液反应,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有机酸或有机酸盐进一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物固结在金属表面;

5、步骤三、加入粒度为10~100nm的纳米胶束,纳米胶束的浓度为0.1~5wt%,与金属表面结合,形成金属离子传输通道,得到点状纳米胶束网络包覆的金属表面;

6、第四步、加入浓度为1%~10wt%的有机聚合物,有机聚合物与纳米胶束通过化合键键合,形成疏水层,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7、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箔材、金属泡沫、金属块体或金属粉体;金属为铝、铁、锌、锡或铅。

8、作为优选,当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粉末时,步骤二至四中的金属、纳米胶束和有机聚合物依次加入溶液中,并在步骤四中用去离子水或乙醇清洗,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9、作为优选,当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箔材、金属泡沫或金属块体时,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得到的溶液涂布在金属表面并烘干,然后将纳米胶束和有机聚合物分别分散于溶剂中,再依次涂布到金属表面并烘干,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10、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酸为含羧酸根离子的有机羧酸、含磷酸根离子的有机磷酸或有机磺酸。

11、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酸式盐为含羧酸根离子的有机羧酸盐、有机磷酸盐或含磺酸根离子的有机磺酸盐。

12、作为优选,步骤三中,纳米胶束包括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锶、纳米二氧化锡、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氢氧化铝,纳米三氧化二铋、导电炭黑和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

13、作为优选,步骤四中,有机聚合物包括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晴、聚酯和含氟有机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4、作为优选,步骤三中,纳米胶束与金属表面的金属原子通过静电吸附结合,或与金属阳离子通过静电自主装结合。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专利技术使用有机酸或有机酸式盐去除氧化层后,有机酸或有机酸式盐还与金属离子可发生络合反应,其生成物不会脱离金属本体,而是牢固结合在金属表面,为后续的保护层的生成提供了基础,保护层不容易整个脱落,且保留有部分未参与反应的金属表面则仍为金属原子,为纳米胶束的吸附提供条件。

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纳米胶束兼顾了金属离子传输通道和粘接剂的作用,纳米胶束形成多孔结构,为金属离子传输留下通道,有效保障了金属反应活性,不会增大金属反应阻抗,同时,纳米胶束与金属表面的金属原子通过静电吸附结合,或与金属阳离子通过静电自主装结合;纳米胶束与有机聚合物通过化合键键合,有机聚合物形成的疏水表面吸附在金属表面,起到缓蚀化的作用,结构稳定性好,不用添加无用的粘结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箔材、金属泡沫、金属块体或金属粉体;金属为铝、铁、锌、锡或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粉末时,步骤二至四中的金属、纳米胶束和有机聚合物依次加入溶液中,并在步骤四中用去离子水或乙醇清洗,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箔材、金属泡沫或金属块体时,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得到的溶液涂布在金属表面并烘干,然后将纳米胶束和有机聚合物分别分散于溶剂中,再依次涂布到金属表面并烘干,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酸为含羧酸根离子的有机羧酸、含磷酸根离子的有机磷酸或有机磺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酸式盐为含羧酸根离子的有机羧酸盐、有机磷酸盐或含磺酸根离子的有机磺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纳米胶束包括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锶、纳米二氧化锡、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氢氧化铝,纳米三氧化二铋、导电炭黑和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有机聚合物包括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晴、聚酯和含氟有机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纳米胶束与金属表面的金属原子通过静电吸附结合,或与金属阳离子通过静电自主装结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箔材、金属泡沫、金属块体或金属粉体;金属为铝、铁、锌、锡或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粉末时,步骤二至四中的金属、纳米胶束和有机聚合物依次加入溶液中,并在步骤四中用去离子水或乙醇清洗,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金属的形态为金属箔材、金属泡沫或金属块体时,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得到的溶液涂布在金属表面并烘干,然后将纳米胶束和有机聚合物分别分散于溶剂中,再依次涂布到金属表面并烘干,得到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的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多孔化和缓蚀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娇迟晓伟王世杰王玉弘李卓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