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很多创新的单一或复合型组织支架用作药物载体、填充材料、引导材料等,以实现损伤组织的快速愈合和再生修复。水凝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及时吸收伤口渗出物从而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稳定的湿润环境,有利于维持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常见的水凝胶支架可以与创面柔性贴合,通过接触渗透的方式将水凝胶中运载的药物成分作用于创伤组织,所需时间较长且有效药用只存在于接触表面。将水凝胶制备成微针形态,可以实现药物的深层次持续释放及递送并且以微创的方式刺入皮肤,不会引起明显痛觉与不可逆损伤,大幅提高创伤修复效率。
2、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在收集过程中会形成相互堆叠的网格状结构,这种结构与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等生物结构非常相似,在纤维尺度、形态和结构、性能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固有蛋白质纤维,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直接影响细胞黏附和增殖,已有大量文章证明微纳米纤维膜的平均孔径越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由通过静电纺丝工艺获得的微纳米纤维膜与由微针成型工艺获得的水凝胶微针复合得到;所述微纳米纤维膜是由分布均匀的微米级纤维与分布均匀的纳米级纤维交替堆叠形成的多孔膜结构,该多孔膜结构厚度为50-100μm,平均孔径为2.4-3.6μm,微米级纤维直径范围为1-3μm;纳米级纤维直径范围为50-1000nm,微纳米纤维膜断裂伸长率≥1.2%,拉伸强度为5.1-7MPa,杨氏模量为1313.2-2442.6MPa,所述水凝胶微针包括基底层以及与基底层一体形成的微针阵列层,所述微纳米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由通过静电纺丝工艺获得的微纳米纤维膜与由微针成型工艺获得的水凝胶微针复合得到;所述微纳米纤维膜是由分布均匀的微米级纤维与分布均匀的纳米级纤维交替堆叠形成的多孔膜结构,该多孔膜结构厚度为50-100μm,平均孔径为2.4-3.6μm,微米级纤维直径范围为1-3μm;纳米级纤维直径范围为50-1000nm,微纳米纤维膜断裂伸长率≥1.2%,拉伸强度为5.1-7mpa,杨氏模量为1313.2-2442.6mpa,所述水凝胶微针包括基底层以及与基底层一体形成的微针阵列层,所述微纳米纤维膜与水凝胶微针的基底层贴覆静置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微纳米纤维膜中纳米级纤维的原料为a聚合物制备的a浓度的纺丝液,微米级纤维的原料为a聚合物制备的b浓度的纺丝液,所述a浓度纺丝液的质量百分比为2%-10%,b浓度纺丝液的质量百分比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水凝胶微针由b聚合物和c聚合物制备的微针溶液,通过微针模具离心获得,所述b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10%,c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型生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