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51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1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四周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模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四个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四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四个定位槽插接连接,所述模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连接件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连接杆组成,且连接杆贯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该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件的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顶板进行调节,使得顶板紧紧与模板的内壁相抵接进行支撑,达到便于调节支架距离等优点,解决了不便于对固定模板的支架根据需要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


技术介绍

1、集水井,井径较大,用以汇集和存蓄地下水或者渗漏水的水井。地下室的入口处一般设了截水沟,流入截水沟的雨、污水都被引到集水井中。生活水箱、水泵的余水、或设备检修时的余水,也都被引到集水井中。为消防需要,一旦发生火灾,自动喷淋系统或消火栓的消防水也要引到集水井中。

2、并且,集水井功能分类为:1、泵站集水汇集所有渗漏水的作用,集水井所处的位置为建筑设施最低处,当水位汇集到一定高度时候,用水泵将水抽出排至尾水。主要为电梯井,泵房附属建筑。2、建筑用途建筑上的集水井是在建筑的周围做的井,以形成局部水集中,便于排出,达到基坑内无水施工的目的。

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然而地下车库中的集水井有多道施工工序,其存在施工复杂、施工过程大量耗费人工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例如,不便于对固定模板的支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模板支撑时,需要切割多段与集水井宽度相适配的支杆,不便于后续对其他的集水井模板支撑,实用性较低,故而提出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具备便于调节支架距离等优点,解决了不便于对固定模板的支架根据需要调节的问题。

2、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四周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模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四个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四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四个定位槽插接连接,所述模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和支撑组件;

3、所述连接件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连接杆组成,且连接杆贯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分布;

4、所述支撑组件由螺杆、调节套、连接臂以及顶板组成,所述调节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臂套接于螺杆的外部,且顶板焊接于连接臂远离螺杆的一端,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螺杆呈十字交叉状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相离一侧固定。

5、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件的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顶板进行调节,使得顶板紧紧与模板的内壁相抵接进行支撑,达到便于调节支架距离等优点,解决了不便于对固定模板的支架根据需要调节的问题。

6、进一步,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加强板,且盖板与加强板之间焊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强柱。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板与若干个等距分布加强柱的设置,放置盖板出现变形和破裂,提高地坪面层的平整性。

8、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呈十字交叉状分布,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形状相同。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十字交叉状分布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便于对模板的四个面进行支撑。

10、进一步,四个所述顶板相离一侧均可拆卸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顶板的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震垫的安装,防止注塑混凝土时对顶板造成损害,提高支板的实用寿命。

12、进一步,所述连接臂与顶板之间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套接于连接臂外部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外部焊接有阻尼杆,且阻尼杆远离安装套的一端焊接有与顶板固定的安装块。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固组件的设置,对顶板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对模板的支撑。

14、进一步,所述加固组件中阻尼杆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阻尼杆呈三角形状分布。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呈三角形状分布三个阻尼杆,能够加强对模板的支撑,提高对模板的支撑效果。

16、进一步,通过所述加固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套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于四个连接臂的外部。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栓的设置,能够对加固组件进行拆装,便于后期更换。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件的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对顶板进行调节,使得顶板紧紧与模板的内壁相抵接进行支撑,达到便于调节支架距离等优点,解决了不便于对固定模板的支架根据需要调节的问题。

20、2、该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通过减震垫的安装,防止注塑混凝土时对顶板造成损害,提高支板的实用寿命,通过加固组件的设置,对顶板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对模板的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包括模板(1)和设置于模板(1)顶部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四周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且模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四个定位块(3)相适配的定位槽(31),四个所述定位块(3)分别与四个定位槽(31)插接连接,所述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和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加强板(4),且盖板(2)与加强板(4)之间焊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强柱(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5)和第二连接座(6)呈十字交叉状分布,所述第一连接座(5)和第二连接座(6)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顶板(10)相离一侧均可拆卸安装有减震垫(16),所述减震垫(16)与顶板(10)的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9)与顶板(10)之间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套接于连接臂(9)外部的安装套(13),所述安装套(13)的外部焊接有阻尼杆(14),且阻尼杆(14)远离安装套(13)的一端焊接有与顶板(10)固定的安装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中阻尼杆(14)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阻尼杆(14)呈三角形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套(13)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安装于四个连接臂(9)的外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包括模板(1)和设置于模板(1)顶部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四周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且模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四个定位块(3)相适配的定位槽(31),四个所述定位块(3)分别与四个定位槽(31)插接连接,所述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和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加强板(4),且盖板(2)与加强板(4)之间焊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强柱(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5)和第二连接座(6)呈十字交叉状分布,所述第一连接座(5)和第二连接座(6)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集水井模板支设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星沈永林解峥赵军席春元刘鹏倪中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