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50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1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筒、阻磁环板、曝气机构、防贴壁机构,所述防贴壁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电动伸缩杆、转动杆、套筒、横杆、软磁板、清洁毛刷;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软磁板转动,软磁板外壁上的清洁毛刷对培养筒筒壁产生的微藻生物进行清理,有效解决了现有藻类细胞贴壁生长的问题,避免了大量的微藻生物粘附在培养筒筒壁上遮挡光照进而影响培养筒内部的微藻培养,保持其透光性,以便于微藻更好的生长,提高了培养装置的工业实用性;而软磁板的转动可以提高街培养筒内的流场,降低湍流强度,从而减少藻类贴壁生长的可能性,保持良好的透光性和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藻类培养,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1、虾苗培育饵料分别有生物饵料(藻类、卤虫、桡足类等)和人工配合饵料两种。其中藻类是提供蚤状幼体最好的天然开口饵料,同时也是维护育苗水质平衡的重要一环。虾苗培育过程中用到的藻类有:角毛藻、骨条藻、海链藻、螺旋藻、小球藻等。藻类培养过程为:藻类纯种培养、一级藻类培养、二级藻类培养、三级藻类培养。现有的藻类培养多为封闭培养装置,微藻封闭式培养的过程中,微藻具有水生植物的正常的趋光生长现象,微藻长时间在培育池内,导致微藻容易附着在光源的外壁上,导致光源利用率降低,微藻生长受限,并且过多的微藻会集中在死角处,不易于吸收阳光。

2、目前,现代的微藻研究仅仅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其工业生产利用还受到多方因素的阻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仅仅对光照、ph值、氧气含量、温度的培养装置进行改进,而此改进下微藻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速度过缓,难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藻类培养贴壁的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筒、阻磁环板、曝气机构、防贴壁机构;所述培养筒侧壁设有阻磁环板,所述曝气机构用于向培养筒内部曝气增氧;所述防贴壁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电动伸缩杆、转动杆、套筒、横杆、软磁板、清洁毛刷,所述旋转电机位于培养筒顶面,其输出轴伸入到培养筒内部与转动杆顶端连接,所述套筒对称设置在转动杆外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横杆一端伸入套筒内部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磁板顶面,所述软磁板位于培养筒内部,其外侧壁设置有清洁毛刷,所述软磁板之间形成磁场,所述软磁板材料为非晶态软磁合金、超微晶软磁合金或铁硅合金中的一种。

3、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板、曝气管、曝气头和曝气机,所述曝气板设于所述培养筒底面,其内部中空,若干所述曝气头设置在曝气板顶面,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板,另一端连接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位于培养筒外壁。

4、进一步的,还包括盖体,所述培养筒顶部敞口,所述盖体盖放在培养筒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盖体顶面。

5、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筒顶部设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气泵、排气管以及阀门,所述气泵位于培养筒内部,所述排气管一端穿过盖体与气泵连接,另一端位于盖体外部,所述阀门设置在排气管上。

6、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筒外壁设有进水管。

7、进一步的,还包括环形灯管、透光环板,所述透光环板设置在培养筒内壁上,并位于阻磁环板和软磁板之间,所述环形灯管设置在透光环板中。

8、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上方设有把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启动旋转电机带动软磁板转动,软磁板设置的清洁毛刷可对培养筒筒壁贴附的微藻生物进行清理,避免了大量的微藻生物粘附在培养筒筒壁上遮挡光照进而影响培养筒内部的微藻培养。

11、2、软磁板产生的磁场可以干扰藻类生物细胞膜对离子的运输过程,进一步影响到细胞内部的生理代谢,促进微藻的细胞生长和生物化合物合成。

12、3、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软磁板的水平位移,以及旋转电机带动软磁板转动后,使软磁板可以在培养筒内进行不同内径的圆周运动,可均匀对培养筒内藻类生物施加磁场作用,保证藻类生物平衡生长;并且软磁板的转动还具有搅拌的功能,有效控制流体力学条件,改善培养筒内的流场,降低湍流强度,从而减少藻类贴壁生长的可能性,保持良好的透光性和培养效果。

13、4、本技术在培养筒侧壁设置阻磁环板可以有效阻止外界产生的磁场对软磁板的干扰,防止磁场内外强度差异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筒、阻磁环板、曝气机构、防贴壁机构;所述培养筒侧壁设有阻磁环板,所述曝气机构用于向培养筒内部曝气增氧;所述防贴壁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电动伸缩杆、转动杆、套筒、横杆、软磁板、清洁毛刷,所述旋转电机位于培养筒顶面,其输出轴伸入到培养筒内部与转动杆顶端连接,所述套筒对称设置在转动杆外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横杆一端伸入套筒内部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磁板顶面,所述软磁板位于培养筒内部,其外侧壁设置有清洁毛刷,所述软磁板之间形成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板、曝气管、曝气头和曝气机,所述曝气板设于所述培养筒底面,其内部中空,若干所述曝气头设置在曝气板顶面,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板,另一端连接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位于培养筒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培养筒顶部敞口,所述盖体盖放在培养筒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盖体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顶部设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气泵、排气管以及阀门,所述气泵位于培养筒内部,所述排气管一端穿过盖体与气泵连接,另一端位于盖体外部,所述阀门设置在排气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外壁设有进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灯管、透光环板,所述透光环板设置在培养筒内壁上,并位于阻磁环板和软磁板之间,所述环形灯管设置在透光环板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方设有把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筒、阻磁环板、曝气机构、防贴壁机构;所述培养筒侧壁设有阻磁环板,所述曝气机构用于向培养筒内部曝气增氧;所述防贴壁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电动伸缩杆、转动杆、套筒、横杆、软磁板、清洁毛刷,所述旋转电机位于培养筒顶面,其输出轴伸入到培养筒内部与转动杆顶端连接,所述套筒对称设置在转动杆外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横杆一端伸入套筒内部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磁板顶面,所述软磁板位于培养筒内部,其外侧壁设置有清洁毛刷,所述软磁板之间形成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虾苗食用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板、曝气管、曝气头和曝气机,所述曝气板设于所述培养筒底面,其内部中空,若干所述曝气头设置在曝气板顶面,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板,另一端连接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位于培养筒外壁。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斌高红梅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