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129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包括提供混凝土的第一基料、补偿水、超吸水聚合物;基于第一基料配制的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和超吸水聚合物的经验吸水力,通过第一试验确定超吸水聚合物的预估吸水力;基于预估吸水力及采用天然砂等量替换机制砂的第二基料的1h扩展度,通过第二试验确定补偿水的用量;基于补偿水的用量和超吸水聚合物的预估吸水力,确定超吸水聚合物在第一基料中的添加量;基于超吸水聚合物的添加量及补偿水的用量,调整预设质量配比以获得机制砂混凝土的设计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混凝土中的机制砂吸水导致混凝土流动性经时损失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拌和物适当的流动性是混凝土施工确保现场浇筑结构混凝土质量均匀性和密实完整性的基本条件。对于预拌混凝土而言,新拌混凝土拌和物生产之后从搅拌站运送到施工工地现场、卸料、泵送、浇筑成型等过程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拌和物流动性随时间可能发生变化。如果流动性损失较大,可能给卸料、泵送、浇筑等施工操作带来困难,而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

2、一般来说,混凝土流动性的经时损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在运输过程中水泥持续与水发生反应,水被水泥消耗;另一方面,未反应的水泥颗粒容易发生絮凝、团聚,并在聚集体中截留不少拌和水,这部分被包裹的水对流动性没有贡献。为解决这一问题,混凝土在拌制时通常加入外加剂,其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官能团作用于水泥颗粒,使絮凝结构打开,将裹在水泥颗粒之间的水释放出来。一般来说,外加剂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普通混凝土的经时损失问题。

3、砂是混凝土的原材料之一。随着天然砂的枯竭,机制砂已广泛用于混凝土的制备。对于用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流动性的经时损失还有另一个来源:机制砂吸收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和外加剂。由于机制砂的母岩受到一定程度的风化,机制砂的孔隙率往往较大。在混凝土拌和物凝结硬化前,机制砂会持续吸收拌和物中的外加剂,导致外加剂进入机制砂的毛细孔中,无法发挥分散水泥颗粒的作用,导致拌和物流动性减少;特别地,如果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机制砂含水率低于吸水率,机制砂除了吸收外加剂,还会吸收拌和物中的水,导致拌和物的流动性进一步减少。当然,天然砂也存在吸水、外加剂的问题,但天然砂吸水率往往较低,且混凝土拌制前往往已处于饱水状态,因此天然砂吸水、外加剂导致的流动性经时损失问题较为少见。假定每克机制砂每小时吸水0.01g,按单方混凝土含800kg机制砂计,每方混凝土中1h累计吸水量高达8kg,加上对外加剂分散效果的削弱效果,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经时损失可高达50mm/h,远超过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中“泵送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的规定,对混凝土工程应用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以解决混凝土中的机制砂吸水导致混凝土流动性经时损失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提供混凝土的第一基料、补偿水、用于添加在混凝土中吸收再缓释所述补偿水的超吸水聚合物,所述第一基料包括以预设质量配比的水泥、机制砂、碎石、外加剂、和水;

4、基于所述第一基料配制的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和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经验吸水力,通过第一试验确定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预估吸水力,所述经验吸水力为单位质量的所述超吸水聚合物能吸收的补偿水的质量;

5、基于所述预估吸水力及采用天然砂等量替换机制砂的第二基料的1h扩展度,通过第二试验确定所述补偿水的用量;

6、基于所述补偿水的用量和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预估吸水力,确定所述超吸水聚合物在所述第一基料中的添加量;

7、基于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添加量及所述补偿水的用量,调整所述预设质量配比以获得机制砂混凝土的设计配比。

8、进一步的,所述超吸水聚合物为聚丙烯酸盐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试验的步骤包括:

10、以所述第一基料的预设质量配比拌和获得第一砂浆拌和物;

11、测试所述第一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

12、配制第一试验基料并拌和获得第一试验砂浆拌和物,所述第一试验基料包括以第一质量配比的水泥、机制砂、碎石、外加剂、所述超吸水聚合物、所述补偿水和水;

13、测试所述第一试验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

14、基于所述第一试验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与所述第一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的比较,调整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经验吸水力以令所述第一试验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与所述第一砂浆拌和物的5min扩展度相匹配,以调整后的所述经验吸水力作为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预估吸水力。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试验的步骤包括:

16、将采用天然砂等量替换机制砂的第二基料拌和获得第二砂浆拌和物;

17、测试所述第二砂浆拌和物的1h扩展度;

18、在第一质量配比基础上并基于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预估吸水力,调整第一质量配比以获得第二质量配比;

19、以所述第二质量配比配制第二试验基料并拌和获得第二试验砂浆拌和物,所述第二试验基料包括水泥、机制砂、碎石、外加剂、所述超吸水聚合物、所述补偿水和水;

20、测试所述第二试验砂浆拌和物的1h扩展度;

21、基于所述第二试验砂浆拌和物的1h扩展度与所述第二砂浆拌和物的1h扩展度的比较,调整所述补偿水的用量以令所述第二试验砂浆拌和物的1h扩展度与所述第二砂浆拌和物的1h扩展度相匹配,进而基于调整后的所述补偿水的用量及所述超吸水聚合物的添加量,调整所述预设质量配比以获得机制砂混凝土的设计配比。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兼顾混凝土出机时的流动性和1小时后的流动性,流动性经时损失小,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超吸水聚合物,使得混凝土中不因超量添加外加剂而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匀质性。超吸水聚合物不涉及化工生产,无需要接触危险化学药品。

23、本专利技术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精准控制补偿水的含量,不会过量加水,不削弱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

24、本专利技术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采用根据工程经验积累总结出的经验取值超吸水聚合物的吸水能力估计值的初始值和补偿水用量初始值,试验工作量较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吸水聚合物为聚丙烯酸盐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验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试验的步骤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流动性经时损失的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吸水聚合物为聚丙烯酸盐或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婴桂强陈扬潘绍学魏森关新春张建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