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下肢抬高体位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1、下肢肿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抬高患肢有助于血液向心回流,减轻肿胀。不同情况下患肢抬高的角度也有区别。临床上常嘱患者下肢垫枕头、棉被等方式抬高患肢,但病床较小,病人身上带有各种管道及监护导线,过多的垫料即占空间又容易钩挂管道和导线,且无法有效固定患肢。此外,当患者需要长期抬高患肢治疗时,患者的依从性及对抬高的角度不能准确把握,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2、2021年09月21日公告的cn2142318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可自由调节高低的下肢抬高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端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端设置有抬高板,所述抬高板上端设置有下肢放置槽,所述下肢放置槽内部下端设置有乳胶垫,所述基座与抬高板连接处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部设置有万向球,所述基座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基座一侧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表面设置有升降开关,本技术利用抬高板,能够在使用时通过升降开关控制电动推杆进行升降,从而使电动推杆顶部的万向球在万向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抬高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具(1)和底座(3),所述托具(1)与所述底座(3)的中间设有可伸缩的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伸缩使托具(1)在底座(3)上方竖直移动,所述底座(3)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2)伸缩的控制钮(4),所述托具(1)上面设有托槽(10),托具(1)采用U形,人体下肢放置于所述托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移动杆(21)、旋转杆(22)和固定管(23),所述固定管(23)固定于所述底座(3)上面,所述移动杆(21)设于所述托具(1)下面,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抬高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具(1)和底座(3),所述托具(1)与所述底座(3)的中间设有可伸缩的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伸缩使托具(1)在底座(3)上方竖直移动,所述底座(3)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2)伸缩的控制钮(4),所述托具(1)上面设有托槽(10),托具(1)采用u形,人体下肢放置于所述托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移动杆(21)、旋转杆(22)和固定管(23),所述固定管(23)固定于所述底座(3)上面,所述移动杆(21)设于所述托具(1)下面,移动杆(21)底端设有螺纹槽(24),所述旋转杆(22)设于固定管(23)内,且旋转杆(22)底端旋转连接于底座(3),且旋转杆(22)外周面与所述螺纹槽(24)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杆(21)外周面设有卡条(25),所述卡条(25)长度方向与升降机构(2)伸缩方向相同,所述固定管(23)内周面设有配合卡条(25)的卡槽(26),所述卡条(25)在所述卡槽(26)内竖直移动,旋转杆(22)旋转使移动杆(21)在固定管(23)内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抬高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钮(4)采用旋钮,所述控制钮(4)旋转连接在所述底座(3)内,控制钮(4)外周面一侧裸露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晶,王丹,胡林林,王璐,王雪花,鲍立华,阮小梅,徐灿灿,吴佳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