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737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超滤膜去除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母液中残留的蛋白和色素杂质;接着利用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差异,即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减压蒸发浓缩母液,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回收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而后该浓缩的母液在降低温度的条件下,氯化铵结晶析出,回收得到氯化铵。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地利用两种温度下结晶,实现了母液中两种有效成分的综合回收;该回收工艺没有引入新的物质,摒弃了高风险、高耗能、高排污工序步骤的使用,整个工艺安全、节能、环保、成本低,回收产品收率高、质量佳,因此该工艺非常适于产业化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药,涉及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从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


技术介绍

1、d-对羟基苯甘氨酸(d-p-hydoxylphenylglycine,d-p-hpg)是抗生素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的合成,而后者为酶法合成阿莫西林过程中的侧链化合物。

2、目前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酶法和化学法两种。其中酶法主要以对羟基苯海因为底物,借助d-海因酶和d-氨甲酰基水解酶高效催化作用,将对羟基苯海因转化为d-对羟基苯甘氨酸,在该转化过程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逐渐析出,在酶解完全后,通过加入盐酸使析出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溶解,在经过滤除杂后通过加入氨水调节ph在4.5~5.5,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经过滤干燥,得到质量合格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产品,分离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之后的母液,即为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上述酶法工艺由于工艺简单、污染少、成本低和产品质量优等诸多优点,逐步成为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主流生产方法。

3、如上所述,在上述酶法反应后的结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盐酸和氨水,因此酶法结晶体系中会有大量氯化铵的存在,进而产生的盐溶现象就导致制备并结晶分离d-对羟基苯甘氨酸之后的残留的结晶母液中含有大量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进而严重影响产品的收率。一般而言,在该结晶母液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浓度为15~20g/l,氯化铵的浓度为140~160g/l,ph值为4.5~5.5,电导率为150~200ms/cm。因此,针对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残留的结晶母液后处理工艺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意义,也是各生产厂家致力研究的项目。

4、中国专利文献cn113214103a公开了一种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后续处理方法,其中包括采用纳滤和浓缩蒸干的方法回收一价盐,采用电渗析和浓缩蒸干的方法回收三价盐,剩余富含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除盐液回收套用,通过该种方法实现了母液中盐成分的回收,而并没有实现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该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采用纳滤膜去除母液中的一价盐需要使用大量的纯化水,而浓缩和蒸干这些大量的水会付出高昂的动力成本;在纯化水洗涤母液的过程中,母液中的部分d-对羟基苯甘氨酸也会透过纳滤膜,这样一方面造成产品损失,另外也会影响回收一价盐的品质。而采用耗电量巨大的电渗析方法脱除母液中的三价盐会导致回收成本的急剧攀升,而回收的三价盐中更是会掺杂部分一价盐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其品质将大打折扣。因此,该专利文献报道的方法并没有实现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而是将含有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除盐液套用于步骤(2),这会影响正常生产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产品质量。

5、此外,中国专利文献cn112479909a和cn112029812a均采用电渗析的方法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而电渗析方法的使用导致耗电量巨大,回收成本高。

6、中国专利文献cn111393315a公开了一种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母液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回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该种方法中由于树脂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需要后续处理,而且工艺中还需要引入大量的盐酸和氨水,进而严重推高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成本。

7、综上,对于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的回收处理工艺的研究、改进和优化,存在持续的需要,以寻求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回收效果好、更经济且适于产业化推广的回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回收效果好、产品质量优异、更经济且适于产业化推广的从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

3、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采用超滤膜去除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母液中残留的蛋白和色素杂质;接着利用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差异,即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减压蒸发浓缩母液,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回收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而后该浓缩的母液在降低温度的条件下,氯化铵结晶析出,回收得到氯化铵;对分离后的母液重复上述在较高温度下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在降低温度下回收氯化铵的过程,经此处理后母液中大部分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得以回收。

5、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从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

7、采用超滤膜对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进行超滤,得到经超滤的母液;然后在50℃~90℃的温度下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浓缩经超滤的母液至2倍以上,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过滤后的母液;该过滤后的母液在降低温度至5℃~25℃,氯化铵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氯化铵和过滤后的一次母液;

8、(2)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二次回收

9、在50℃~90℃的温度下对上述步骤(1)得到的一次母液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浓缩至1.5倍以上,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过滤后的母液;该过滤后的母液在降低温度至5℃~25℃,氯化铵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氯化铵和过滤后的二次母液。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创新地利用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二者在溶解度的差异,即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减压蒸发浓缩母液,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回收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而后该浓缩的母液在降低温度的条件下,氯化铵结晶析出,回收得到氯化铵,巧妙地利用两种温度下结晶,实现了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中两种有效成分的综合回收。该回收工艺没有引入新的物质,摒弃了高风险、高耗能、高排污工序步骤的使用,整个工艺安全、节能、环保、成本低,回收产品收率高、质量佳,因此该工艺非常适于产业化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回收母液中的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不仅能够增加新的经济效益,而且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具有显而易见的实际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其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浓度为15~20g/L,氯化铵的浓度为140~160g/L,pH值为4.5~5.5,电导率为150~200ms/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中,所述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中,在减压蒸馏浓缩过程中温度保持在60℃~80℃范围内,真空度控制在≤-0.080MPa,经超滤的母液减压浓缩至2.5~4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中,将过滤后的母液降温至10℃~20℃,氯化铵晶体析出,过滤,收集析出的氯化铵和一次母液;在所得到的一次母液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浓度为20~25g/L,氯化铵的浓度为280~320g/L,pH为4.5~5.5,电导率为300~400ms/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2)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二次回收中,在60℃~80℃的温度下,真空度控制在≤-0.080MPa,对上述步骤(1)得到的一次母液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浓缩至1.5~2.5倍,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过滤后的母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2)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二次回收中,将过滤后的母液降温至10℃~20℃,氯化铵晶体析出,过滤,收集析出的氯化铵和二次母液;在所得到的二次母液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浓度为20~25g/L,氯化铵的浓度为280~320g/L,pH为4.5~5.5,电导率为300~400ms/cm;并且根据需要,所述二次母液在预处理后,套用于步骤(1)中,合并于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三次回收,即步骤(3):在50℃~90℃的温度下对上述步骤(2)得到的二次母液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浓缩至1.5倍以上,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过滤后的母液;该过滤后的母液在降低温度至5℃~25℃,氯化铵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氯化铵和过滤后的三次母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3)中,在60℃~80℃的温度下,真空度控制在≤-0.080MPa,对上述步骤(2)得到的二次母液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浓缩至优选1.5~2.5倍,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过滤后的母液;根据需要,使用60℃~80℃的纯化水淋洗D-对羟基苯甘氨酸滤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3)中,将过滤后的母液降温至10℃~20℃,氯化铵晶体析出,过滤,收集析出的氯化铵和三次母液;根据需要,淋洗D-对羟基苯甘氨酸滤饼后收集到的洗涤用水和三次母液在预处理后,套用于步骤(1)中,合并于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结晶母液,其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浓度为15~20g/l,氯化铵的浓度为140~160g/l,ph值为4.5~5.5,电导率为150~200ms/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中,所述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2500道尔顿的超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中,在减压蒸馏浓缩过程中温度保持在60℃~80℃范围内,真空度控制在≤-0.080mpa,经超滤的母液减压浓缩至2.5~4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1)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一次回收中,将过滤后的母液降温至10℃~20℃,氯化铵晶体析出,过滤,收集析出的氯化铵和一次母液;在所得到的一次母液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浓度为20~25g/l,氯化铵的浓度为280~320g/l,ph为4.5~5.5,电导率为300~400ms/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结晶母液中回收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2)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氯化铵的二次回收中,在60℃~80℃的温度下,真空度控制在≤-0.080mpa,对上述步骤(1)得到的一次母液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浓缩至1.5~2.5倍,d-对羟基苯甘氨酸结晶析出,在此温度下过滤,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过滤后的母液。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臣白延峰李伟王正杰张鹏韩健刘新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双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