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68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冰盒,包括制冰件及制冰模具、脱冰件,所述制冰件内设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制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闭合围成制冰腔;在开模状态下,所述脱冰件作用于所述制冰模具上,打开所述制冰腔;在脱冰状态下,所述脱冰件施压于第一模具,第一模具在所述制冰件内被所述第一支撑件局部支撑,产生整体形变;或/和,所述脱冰件施压于第二模具,第二模具在所述制冰件内被所述第二支撑件局部支撑,产生整体形变。本技术的优点是:整个开模和脱冰过程,用户都可以使用脱冰件进行操作,无需直接触碰到制冰模具,确保冰块不会被手触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制冰盒


技术介绍

1、冰块经常用于放置在饮料或者酒水中,常规的冰块为长方体结构,随着人们最求的提高,也需要圆形、砖石形等形状的冰块,这些冰块无法采用一个模具成型,需要利用两个模具拼接制成,一般会采用上下模合模形成制冰腔,保证制冰腔内有足够的水,然后放入冰箱冰冻成型。

2、上述结构的制冰模具,在制冰完成后,需要先进行开模,也就是将上下模具分开,采用的方式是在上模和下模上设置类似把手的部件,通过用户捏住把手硬拔的方式,将上下模分开,该方式用户施力较大,并且在将上下模分开的时候有可能将冰块散落。并且将上下模掰开后,还需要扭动模具将粘附在模具上的冰块脱离,上述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让冰块散落的风险,另外在开模和脱冰时手需要把持住上下模具,有可能接触到冰块,使得冰块有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盒,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制冰盒开模和脱冰都需要手直接接触模具,存在污染冰块的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制冰盒,包括制冰件及设于所述制冰件中的制冰模具,制冰盒还包括脱冰件,所述制冰件内设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制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具有合模状态、开模状态和脱冰状态;

4、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闭合围成制冰腔;

5、在开模状态下,所述脱冰件作用于所述制冰模具上,打开所述制冰腔;

6、在脱冰状态下,所述脱冰件施压于第一模具,第一模具在所述制冰件内被所述第一支撑件局部支撑,产生整体形变;或/和,所述脱冰件施压于第二模具,第二模具在所述制冰件内被所述第二支撑件局部支撑,产生整体形变。

7、在上述制冰盒中,在开模状态下,所述脱冰件作用于所述第二模具朝向第一模具的端面上;在脱冰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模具朝向第二模具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模具背向所述第一模具的端面抵接。

8、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脱冰件上设有抵接部;在脱冰状态下,所述抵接部挤压第一模具,所述脱冰件的端部挤压第二模具;或,在脱冰状态下,所述抵接部挤压第二模具,所述脱冰件的端部挤压第一模具。

9、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模具开有第一开孔,所述脱冰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模具的端面抵接。

10、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脱冰件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在开模状态下的间距。

11、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脱冰件从所述第一模具的边缘通过,与所述第二模具的端面抵接。

12、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件包括盒体和盖合在所述盒体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上开有供所述脱冰件穿入所述制冰件内的第二开孔。

13、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上盖具有放置所述脱冰件的放置腔。

14、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件的底部设有供脱冰件穿入所述制冰件内的第三开孔。

15、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件内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模具上开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第四开孔,所述导向柱穿设过所述第四开孔。

16、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在所述第一模具的边缘;或/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在所述第二模具的边缘。

17、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脱冰件包括用于抵接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的杆体,所述杆体的投影面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投影面不重合,所述杆体的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面不重合。

18、在上述制冰盒中,脱冰件包括第一脱冰件和第二脱冰件;所述第一脱冰件和所述第二脱冰件施压于所述第一模具的边缘;或者,所述第一脱冰件和所述第二脱冰件施压于所述第二模具的边缘。

19、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脱冰件和所述第二脱冰件施压于所述第一模具的边缘,所述第一支撑件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投影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脱冰件和所述第二脱冰件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投影的连线相交。

20、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脱冰件和所述第二脱冰件施压于所述第二模具的边缘,所述第二支撑件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投影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脱冰件和所述第二脱冰件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投影的连线相交。

21、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模具的横截面为至少具有四边的多边形,所述第一脱冰件和第二脱冰件位于制冰模具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22、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制冰模具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23、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二支撑件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制冰模具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24、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通过弹性卡扣连接或者过盈配合实现合模状态。

25、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二模具的端面与所述制冰件的底部之间留有让所述第二模具产生整体形变的下变形空间。

26、在上述制冰盒中,开模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具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模具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制冰腔的高度。

27、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件的侧壁上开有倒冰口,所述倒冰口与开模状态下的所述制冰腔相通,所述制冰腔脱出的冰块从所述倒冰口脱离制冰盒。

28、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件的下方设有储冰件,所述储冰件内设有存储所述制冰模具的储冰腔。

29、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在所述制冰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更靠近所述制冰件的中心;或者,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件更靠近所述制冰件的中心。

30、在上述制冰盒中,所述制冰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制冰模具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模具上设有多个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具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模腔对应的第二模腔,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闭合,所述第一模腔和所述第二模腔围成所述制冰腔;

31、所述脱冰件为杆状,所述脱冰件上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为凸出所述脱冰件外表面的凸块,所述脱冰件有两个;

32、所述第一模具的边缘开有与所述脱冰件数量对应的第一开孔,在开模状态下,所述脱冰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模具的边缘抵接;

33、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根导向柱,所述第二模具的边缘还开有与导向柱相适配的第四开孔;

34、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两个第二支撑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沿同一条的所述制冰模具的对角线设置,两个所述脱冰件沿所述制冰模具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在制冰模具的开模方向留有开模空间;

35、在脱冰状态下,所述脱冰件的端部施压于所述第二模具的边缘,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模具背向所述第一模具的端面抵接;所述脱冰件的抵接部施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冰盒,包括制冰件(100)及设于所述制冰件(100)中的制冰模具(200),其特征在于,制冰盒还包括脱冰件(300),所述制冰件(100)内设有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所述制冰模具(200)包括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所述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具有合模状态、开模状态和脱冰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状态下,所述脱冰件(300)作用于所述第二模具(220)朝向第一模具(210)的端面上;在脱冰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110)与所述第一模具(210)朝向第二模具(220)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20)与所述第二模具(220)背向所述第一模具(210)的端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300)上设有抵接部(3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210)开有第一开孔(212),所述脱冰件(300)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孔(212)与所述第二模具(220)的端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310)与所述脱冰件(300)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模具(210)与第二模具(220)在开模状态下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300)从所述第一模具(210)的边缘通过,与所述第二模具(220)的端面抵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100)包括盒体(130)和盖合在所述盒体(130)上的上盖(140),所述上盖(140)上开有供所述脱冰件(300)穿入所述制冰件(100)内的第二开孔(15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40)具有放置所述脱冰件(300)的放置腔(141)。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100)的底部设有供脱冰件(300)穿入所述制冰件(100)内的第三开孔(161)。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100)内设有导向柱(170),所述第二模具(220)上开有与所述导向柱(170)相适配的第四开孔,所述导向柱(170)穿设过所述第四开孔(22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支撑在所述第一模具(210)的边缘;或/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0)支撑在所述第二模具(220)的边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300)包括用于抵接第一模具(210)或第二模具(220)的杆体(320),所述杆体(320)的投影面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的投影面不重合,所述杆体(320)的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20)的投影面不重合。

13.如权利要求1或11或12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脱冰件(300)包括第一脱冰件(330)和第二脱冰件(34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冰件(330)和所述第二脱冰件(340)施压于所述第一模具(210)的边缘,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110)在所述第一模具(210)上的投影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脱冰件(330)和所述第二脱冰件(340)在所述第一模具(210)上的投影的连线相交。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冰件(330)和所述第二脱冰件(340)施压于所述第二模具(220)的边缘,所述第二支撑件(120)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120)在所述第二模具(220)上的投影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脱冰件(330)和所述第二脱冰件(340)在所述第二模具(220)上的投影的连线相交。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模具(200)的横截面为至少具有四边的多边形,所述第一脱冰件(330)和第二脱冰件(340)位于制冰模具(200)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110)位于所述制冰模具(200)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20)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120)位于所述制冰模具(200)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1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冰盒,包括制冰件(100)及设于所述制冰件(100)中的制冰模具(200),其特征在于,制冰盒还包括脱冰件(300),所述制冰件(100)内设有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二支撑件(120),所述制冰模具(200)包括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所述第一模具(210)和第二模具(220)具有合模状态、开模状态和脱冰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状态下,所述脱冰件(300)作用于所述第二模具(220)朝向第一模具(210)的端面上;在脱冰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110)与所述第一模具(210)朝向第二模具(220)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20)与所述第二模具(220)背向所述第一模具(210)的端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300)上设有抵接部(3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210)开有第一开孔(212),所述脱冰件(300)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孔(212)与所述第二模具(220)的端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310)与所述脱冰件(300)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第一模具(210)与第二模具(220)在开模状态下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300)从所述第一模具(210)的边缘通过,与所述第二模具(220)的端面抵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100)包括盒体(130)和盖合在所述盒体(130)上的上盖(140),所述上盖(140)上开有供所述脱冰件(300)穿入所述制冰件(100)内的第二开孔(15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40)具有放置所述脱冰件(300)的放置腔(141)。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100)的底部设有供脱冰件(300)穿入所述制冰件(100)内的第三开孔(161)。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100)内设有导向柱(170),所述第二模具(220)上开有与所述导向柱(170)相适配的第四开孔,所述导向柱(170)穿设过所述第四开孔(22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支撑在所述第一模具(210)的边缘;或/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0)支撑在所述第二模具(220)的边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300)包括用于抵接第一模具(210)或第二模具(220)的杆体(320),所述杆体(320)的投影面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10)的投影面不重合,所述杆体(320)的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20)的投影面不重合。

13.如权利要求1或11或12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脱冰件(300)包括第一脱冰件(330)和第二脱冰件(34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冰件(330)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浩钱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品沐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