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镜头防抖对焦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镜头防抖对焦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17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9
本申请涉及摄像模组技术领域,其提出一种镜头防抖对焦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其中,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包括主框架、芯片模块、驱动单元以及弹性复位结构;主框架包括沿Z轴延伸的通孔;芯片模块可沿Z轴上下活动地设于通孔内;驱动单元包括固接在主框架上的磁石、间隔设在主框架外围的第一线圈以及固接在芯片模块的第二线圈。本申请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与同一磁石产生相互作用力,这样的方案可以减少磁石的配置数量,从而可以降低整体的体积,简化了整体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模组,尤其是涉及一种镜头防抖对焦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拍摄设备
中,主流的稳像防抖技术有电子防抖技术与光学防抖技术。其中,电子防抖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器对图像进行处理复原,但其防抖效果一般。而光学防抖技术则是依靠防抖驱动组件来调整芯片与镜头的相对位置,从而进行位移补偿,实现摄像模组防抖,防抖效果较好。目前,光学防抖技术依然是不少手机厂商和光学器件厂商的主要选择。

2、如今,大多数拍摄设备都采用光学防抖技术,绝大多数拍摄设备都是双轴光学防抖,而少数拍摄设备则用上了三轴光学防抖以及四轴光学防抖,光学防抖已迎来了“多轴”之争。所谓双轴、三轴、四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防抖过程中镜头或传感器能往哪些方向进行位移。比如,双轴光学变焦可以抵消x、y两个方向的抖动;三轴可以抵消x、y、z三个方向的抖动;而四轴则可实现横向+纵向+前倾+侧倾八个方向的全方位修正抖动。

3、目前,现有技术之中,已经实现了多轴防抖。例如,专利文献(cn114257726a)公开一种摄像模组,请参阅图1,其包括承载板21、活动板22、芯片32、电路板31、第一支架41、连接支架42、第一弹性部件43、第二弹性部位46、第一动力部件44以及第二动力部件47;第一支架41与连接支架4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部件43连接;连接支架42与活动板22通过电路板31实现连接,第一支架41连接承载板21,芯片32设在电路板31上。工作时,第一动力部件44驱动连接支架42、电路板31以及芯片32同步沿z轴移动,以实现摄像模组对焦;第二动力部件47驱动第一支架41沿垂直z轴的方向移动,以实现摄像模组防抖。在该方案中,在承载板21和活动板22可以起到支撑芯片32的作用,第一动力部件44和第二动力部件47主要用以分别驱动承载板21和活动板22,从而借由承载板21和活动板22来驱动芯片32移动,调整芯片32与镜头1的相对位置,实现摄像模组对焦以及摄像模组多轴防抖。该方案虽然能够实现摄像模组多轴防抖,但是该方案的第一动力部件44和第二动力部件47分别位于芯片32的左右两侧,导致了摄像模组横向的跨越幅度过大,同时,该方案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占据较多的安装空间。基于以上原因,该方案的摄像模组的体积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

4、再例如,专利文献(cn114326008a)公开一种多轴传感器位移系统,请参阅图2和图3,其包括内部框架105、中间框架110、外部框架115、图像传感器140、第一组线圈170、磁体165以及第二组线圈180;图像传感器140与内部框架105连接,内部框架105与中间框架110之间通过可弹性形变的弯曲臂435连接,外部框架115与中间框架110通过可弹性形变的440连接。工作时,磁体165与第一组线圈170协同驱动内部框架105和图像传感器140同步地沿z轴移动或沿垂直z轴的方向移动,以实现相机防抖或对焦;磁体165与第二组线圈180协同驱动中间框架110,借由中间框架110驱动内部框架105和图像传感器140同步地沿z轴移动或沿垂直z轴的方向移动,以实现相机防抖或对焦。该方案中,采用内部框架105、中间框架110以及外部框架115协同支撑图像传感器140,采用磁体165、第一组线圈170和第二组线圈180来协同驱动图像传感器140移动,以实现相机对焦或多轴防抖。然而,该方案磁体165、第一组线圈170以及第二组线圈180沿z轴方向依次排列,这样会增加多轴传感器位移系统在z轴上的厚度,不利于降低多轴传感器位移系统的体积,此外,该方案的结构较为复杂。

5、由上述可知,无论是专利文献(cn114257726a)的方案还是专利文献(cn114326008a)的方案,其都存在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的缺陷。

6、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有体积较小且结构简单的摄像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镜头防抖对焦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其具备体积小以及结构简单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包括主框架、芯片模块、驱动单元以及弹性复位结果。主框架包括沿z轴延伸的通孔;芯片模块可沿z轴上下活动地设于通孔内;驱动单元包括磁石、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磁石固接在主框架;第一线圈位置固定且间隔地设于主框架的外围,且与磁石的外侧相对,借由磁石和第一线圈的相互作用力驱动主框架在x-y平面内移动;第二线圈固接在芯片模块,且与磁石的内侧相对,借由磁石和第二线圈的相互作用力驱动芯片模块相对于主框架沿z轴上下移动;弹性复位结构连接主框架和芯片模块,在主框架和芯片模块发生位移后,借由弹性复位结构的形变弹力驱使主框架和芯片模块恢复原位。

4、在一实施方式中,磁石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磁石沿主框架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线圈的配置数量为至少是四个,每一磁石至少与一第一线圈相对设置。

5、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的配置数量至少为五个,至少一磁石与两个第一线圈相对设置,该两第一线圈沿相应的磁石的长度方向排列。

6、在一实施方式中,

7、第二线圈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线圈围绕芯片模块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四个磁石的位置逐一对应。

8、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套设在芯片模块外围。

9、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弹簧板,弹簧板位于主框架和芯片模块的下方,其包括由边缘向中间依次分布的框架部位、第一弹性部位以及第二弹性部位,第二弹性部位通过第一弹性部位连接于框架部位;

10、其中,第二弹性部位固接芯片模块,在芯片模块沿z轴发生位移后,借由第二弹性部位的形变弹力可使芯片模块恢复原位;第一弹性部位固接主框架,当主框架和第二弹性部位在x-y平面内移动后,借由第一弹性部位的形变弹力可使主框架以及第二弹性部位恢复原位。

11、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位包括中间框架和第一弹性连接结构;外框部位间隔地围绕在中间框架的外围,中间框架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结构悬空地连接于外框部位;第二弹性部位包括内框架和第二连接结构;中间框架间隔地围绕在内框架的外围,内框架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结构悬空地连接在中间框架。

12、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连接结构为弹簧丝组,弹簧丝组环绕在中间框架外围,弹簧丝组位于中间框架和外框部位之间,且连接中间框架和外框部位;

13、第二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弹性框架、两个第一弹性片和两个第二弹性片,弹性框架位于内框架和中间框架之间,并且与内框架和中间框架间隔,弹性框架围绕在内框架的外围;两个第一弹性片位于内框架的相对两侧,每一第一弹性片均连接内框架和弹性框架;两个第二弹性片位于弹性框架的相对两侧,每一第二弹性片均连接弹性框架和中间框架;两个第一弹性片的连线与两个第二弹性片的连线垂直。

14、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和导向结构;壳体内部包括顶壁,主框架设于壳体内;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板和第一导向柱;导向板位于主框架的上方;导向板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162)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磁石(162)沿所述主框架(13)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163)的配置数量至少为四个,每一所述磁石至少与一所述第一线圈(163)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163)的配置数量至少为五个,至少一所述磁石(162)与两所述第一线圈(163)相对设置,并且该两所述第一线圈(163)沿相应的所述磁石(162)的长度方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套设在所述芯片模块(14)外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161)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线圈(161)围绕芯片模块(14)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四个所述磁石(162)的位置逐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弹簧板(15),所述弹簧板(15)位于所述主框架(13)和所述芯片模块(14)的下方,其包括由边缘向中间依次分布的框架部位、第一弹性部位(152)以及第二弹性部位(153),所述第二弹性部位(153)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位(152)连接于所述框架部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位(152)包括中间框架(1521)和第一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外框部位(151)间隔地围绕在所述中间框架(1521)的外围,所述中间框架(1521)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结构悬空地连接于所述外框部位(151);所述第二弹性部位(153)包括内框架(1533)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中间框架(1521)间隔地围绕在所述内框架(1533)的外围,所述内框架(1533)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结构悬空地连接在所述中间框架(152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导向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包括顶壁,所述主框架(13)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板(17)和第一导向柱(134);所述导向板(17)位于所述主框架(13)的上方;所述导向板(17)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71),所述第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X轴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柱(134)凸设在所述主框架(13)顶面,且其顶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71)配合,借由所述第一导向槽(171)对所述第一导向柱(134)的移动过程进行导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主框架(13)顶面的凹槽(133)以及设在所述凹槽(133)内的滚珠(132),所述滚珠(132)抵接所述导向板(17)的底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头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所述芯片模块(14)位于所述镜头的光轴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162)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磁石(162)沿所述主框架(13)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线圈(163)的配置数量至少为四个,每一所述磁石至少与一所述第一线圈(163)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163)的配置数量至少为五个,至少一所述磁石(162)与两所述第一线圈(163)相对设置,并且该两所述第一线圈(163)沿相应的所述磁石(162)的长度方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套设在所述芯片模块(14)外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161)的配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线圈(161)围绕芯片模块(14)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四个所述磁石(162)的位置逐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弹簧板(15),所述弹簧板(15)位于所述主框架(13)和所述芯片模块(14)的下方,其包括由边缘向中间依次分布的框架部位、第一弹性部位(152)以及第二弹性部位(153),所述第二弹性部位(153)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位(152)连接于所述框架部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防抖对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位(152)包括中间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咨木黄庆跃韦程鹏崔桥军杨检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