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装置及开关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0035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7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开关组件,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接线端子和辅助电传导件。壳体位于接触器与断路器之间。接线端子设置于壳体朝向接触器的一侧,接线端子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有接线口,接线口用于供外部导体的端部穿过,第一方向垂直于接触器与断路器的排列方向。辅助电传导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段、连接段和第二接线段,第一接线段与接触器的线圈电连接,连接段连接于壳体,第二接线段位于接线端子内,以与外部导体电连接。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小接触器的线圈的接线难度,且在减小接触器的线圈的接线难度的同时,不会引发诸如安装空间、成本和适配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开关组件


技术介绍

1、工业电气系统中,尤其在接入大功率负载的情况下,常需要同时使用接触器和断路器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和保护功能。

2、目前常通过连接装置来实现接触器和断路器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然而,在通过现有的连接装置连接好接触器与断路器之后,存在向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及开关组件,可以减小接触器的线圈的接线难度。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接线端子和辅助电传导件。壳体位于接触器与断路器之间。接线端子设置于壳体朝向接触器的一侧,接线端子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有接线口,接线口用于供外部导体的端部穿过,第一方向垂直于接触器与断路器的排列方向。辅助电传导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线段、连接段和第二接线段,第一接线段与接触器的线圈电连接,连接段连接于壳体,第二接线段位于接线端子内,以与外部导体电连接。

3、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连接装置的辅助电传导件将接触器的线圈接线端子引出至壳体朝向接触器的一侧。在此基础上,沿第一方向在连接装置的接线端子上设置接线口,该侧不会被接触器或壳体所遮挡,所以不会影响外部导体从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接线口伸入接线端子,降低了线圈接线的难度。本申请在减小接触器的线圈的接线难度的同时,不会引发诸如安装空间、成本和适配性等问题。

4、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连接结构,接线框与壳体连接,接线口设于接线框。接线框具有空腔,连接结构容纳于空腔内,连接结构用于在接线框内将辅助电传导件与外部导体电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框背向壳体的一侧具有安装口,接线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槽。连接结构包括接线片,接线片经由安装口进入空腔,并安装于第一安装槽,接线片连接于辅助电传导件与外部导体之间。

6、通过上述方案,接线片只需要经由安装口进入接线框的空腔,并沿着第一安装槽向接线框内推进,即可快速将接线片安装到位,提高了接线片的安装效率。另外,接线片安装于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可以限制接线片的位置,使得接线片在接线螺钉的移动方向上不发生位移,便于接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第一盖体连接于接线框,且第一盖体遮挡于安装口。

8、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在接线片安装到位后,通过第一盖体对接线框背向壳体的一侧进行遮挡。这样,操作人员的手或工具不会从该侧伸入接线框内而引发触电风险,因此,可以提高连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朝向接触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连接段位于第二安装槽内。

10、通过上述方案,第二安装槽的槽壁对连接段具有限位作用,可以减小连接段相对于壳体发生移动的可能,从而可以提高辅助电传导件在壳体上的安装牢固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盖体,第二盖体连接于接线框或壳体,且第二盖体遮挡于第二安装槽的槽口。

12、通过上述方案,第二盖体可以对连接段朝向接触器的一侧进行遮挡,将连接段罩在第二安装槽内,使得连接段不会外露,由此,减小了连接段引发触电风险的可能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电传导件为刚性或刚柔混合性。

14、通过上述方案,当辅助电传导件是刚性时,可以适用于包含该辅助电传导件的连接装置所连接的接触器不需要频繁开关的场景。当辅助电传导件是刚柔混合性时,可以适用于包含该辅助电传导件的连接装置所连接的接触器需要频繁开关的场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主电传导件,主电传导件连接于壳体,主电传导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接触器的主回路电连接,主电传导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断路器的主回路电连接。

16、本申请在壳体上设置辅助电传导件的基础上,还在壳体上设置主电传导件,使得该连接装置不仅可以通过辅助电传导件将接触器的线圈接线端子引出至壳体朝向接触器的一侧,以便于为接触器的线圈接线端子接线,还可以通过主电传导件将接触器与断路器电连接起来。也即,通过一个连接装置既可以实现接触器与断路器的电连接,还可以方便接触器的线圈接线端子的接线,提高了连接装置的使用性能。

17、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组件,包括接触器、断路器和第一方面的连接装置,接触器和断路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线圈位于电磁系统内。接线端子设于壳体靠近电磁系统的位置。

19、通过上述方案,使得接线端子在便于线圈接线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壳体与电磁系统之间的闲置空间,而不会额外占用接触器与断路器的排列方向上的空间。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开关组件,连接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连接装置在连接接触器与断路器时不引发增大安装空间的问题。

2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连接结构,所述接线框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接线口设于所述接线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安装口,所述接线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接线框,且所述第一盖体遮挡于所述安装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接触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于所述接线框或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盖体遮挡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传导件为刚性或刚柔混合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主电传导件,所述主电传导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主电传导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接触器的主回路电连接,所述主电传导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断路器的主回路电连接。

9.一种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断路器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接触器和所述断路器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电磁系统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连接结构,所述接线框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接线口设于所述接线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安装口,所述接线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接线框,且所述第一盖体遮挡于所述安装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接触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琪朱嫣然李新叶蔡洪洲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