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03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涉及磁性线圈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和安装筒,所述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该散热结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散热风扇,对安装筒内部磁性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热气随散热孔排出,且通过导热夹板、导热块、散热翅片以及铜制散热片吸收磁性线圈本体表面的热量,铜制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筒体的内部该结构实现能快速对磁性线圈本体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性线圈,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


技术介绍

1、磁性线圈是指缠绕在一个固体上的导线,但不一定要有这个固体,它主要用于固定较细的导线,线圈用在变压器、继电器和电动机内,有电流经过线圈时,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将电能存储在磁场中,切断电流时,磁能重新转化为电能,产生感应电压,线圈最重要的物理特性是其电感。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圈散热结构(cn201921389596.3),包括下罩体、上罩体,还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由铜芯线环形缠绕在骨架外侧,所述铜芯线设置有5-7层,并且所述铜芯线之间由绝缘柱隔开,所述铜芯线截面呈扁平状,所述铜芯线外侧包裹有绝缘漆层。本技术将铜芯线做为扁平状,中间用绝缘柱隔开,提高了铜芯线通过大电流时热量的扩散效果,解决了传统线圈结构的散热问题。

3、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该散热结构通过绝缘柱将铜芯线隔开,利用铜芯线来对磁性线圈进行散热,但是该方式的散热效率较慢,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且该磁性线圈在结构中不能被稳定地固定住,容易出现线圈偏移散热结构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散热结构通过绝缘柱将铜芯线隔开,利用铜芯线来对磁性线圈进行散热,但是该方式的散热效率较慢,散热效果不够理想,且该磁性线圈在结构中不能被稳定地固定住,容易出现线圈偏移散热结构的问题。p>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包括筒体和安装筒,所述筒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两个所述散热翅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安装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安装筒的内部放置有磁性线圈本体,所述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安装筒的左侧设置有冷端传导板,所述冷端传导板贯穿安装筒的左侧壁并与磁性线圈本体接触,所述冷端传导板的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3、可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右侧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第一保护罩的内部连通。

4、可选的,所述导热块远离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夹板,所述散热翅片贯穿安装筒的内表面并与铜制散热片固定连接。

5、可选的,所述磁性线圈本体的与导热夹板抵接,所述磁性线圈本体的两端贯穿安装筒和筒体的外表面并分别与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固定连接。

6、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内部通过通气管与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设置有若干个。

7、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的表面并与排气风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左侧设置有排气口。

8、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左侧设置有热端散热片,所述热端散热片设置在第二保护罩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该散热结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散热风扇,对安装筒内部磁性线圈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热气随散热孔排出,且通过导热夹板、导热块、散热翅片以及铜制散热片吸收磁性线圈本体表面的热量,铜制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筒体的内部,同时使磁性线圈本体固定在安装筒内部,再经过通气管进入第二保护罩内,最后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将冷端传导板表面的高温热量传递给热端散热片,进而将热量散发到第二保护罩内,通过排气风扇将所有热量由排气口排出,该结构实现能快速对磁性线圈本体进行散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安装筒(3),所述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2),所述第一保护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21)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3)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32),两个所述散热翅片(3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块(33),所述安装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6),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放置有磁性线圈本体(4),所述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5),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53),所述安装板(5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4),所述安装筒(3)的左侧设置有冷端传导板(6),所述冷端传导板(6)贯穿安装筒(3)的左侧壁并与磁性线圈本体(4)接触,所述冷端传导板(6)的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3)的右侧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1),所述进风孔(31)与第一保护罩(2)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33)远离散热翅片(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夹板(34),所述散热翅片(32)贯穿安装筒(3)的内表面并与铜制散热片(3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线圈本体(4)的与导热夹板(34)抵接,所述磁性线圈本体(4)的两端贯穿安装筒(3)和筒体(1)的外表面并分别与第一接线口(41)和第二接线口(4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内部通过通气管(51)与筒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通气管(51)设置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54)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52)的表面并与排气风扇(5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左侧设置有排气口(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61)的左侧设置有热端散热片(62),所述热端散热片(62)设置在第二保护罩(5)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安装筒(3),所述筒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2),所述第一保护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21)的右侧壁并与散热风扇(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3)设置在筒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32),两个所述散热翅片(3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块(33),所述安装筒(3)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6),所述安装筒(3)的内部放置有磁性线圈本体(4),所述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5),所述第二保护罩(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53),所述安装板(5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4),所述安装筒(3)的左侧设置有冷端传导板(6),所述冷端传导板(6)贯穿安装筒(3)的左侧壁并与磁性线圈本体(4)接触,所述冷端传导板(6)的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磁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3)的右侧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31),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周波陈泓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璟跃珲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