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起毛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95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7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起毛辊,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侧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能相对于外壳体转动一定角度且能被固定,内壳体内缘面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底板,外壳体外缘面开设有多个直槽口,每个直槽口内均设置有一个圆柱块,每个圆柱块由前到后开设有多个贯穿圆柱块外缘面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分别有一个刺针,刺针尖端朝向外壳体外侧,刺针内侧贯穿内壳体,内壳体内侧与每个直槽口对应位置均有一个前后放置的直杆,位于同一个圆柱块上的刺针内侧端固定在直杆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内外两层间隔布置的壳体,并且刺针能绕圆柱块轴线转动,使两壳体产生相对转动时,能够带动所有刺针偏斜一定角度,满足不同的拉毛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毛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起毛辊


技术介绍

1、起毛机利用起毛辊自转和公转令起毛辊上的针尖与织物接触时产生的相对速度差,使针尖将织物表面的纱线挑断,形成绒毛层;在拉毛过程中,织物厚度、针尖的伸出长度和倾斜程度均为影响拉毛样式;

2、现有技术中为了适应不同拉毛需求,有对起毛辊进行改造能够调节针尖伸出长度,例如公告号为cn 209722513 u所公开的一种起毛辊,通过转动长齿轮带动针齿轮旋转从而实现调节挑毛针的伸出长度,但由于起毛辊本身规格并不大,采用齿轮啮合对加工和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且被挑毛针挑起的纱线容易卡滞在通孔内,后期清理和更换挑毛针难度大,实用性欠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采用一种可调节起毛辊,解决了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起毛辊,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轴线水平前后放置的圆柱形壳体,外壳体前后两端面分别开设有开口,外壳体内侧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为轴线水平前后放置的管状壳体,内壳体外缘面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起毛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轴线水平前后放置的圆柱形壳体,外壳体(1)前后两端面分别开设有开口,外壳体(1)内侧设置有内壳体(2),内壳体(2)为轴线水平前后放置的管状壳体,内壳体(2)外缘面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端的开口内缘面转动连接,内壳体(2)能相对于外壳体(1)转动一定角度且能被固定,内壳体(2)内缘面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圆形的底板(3),底板(3)能相对于内壳体(2)自由转动,外壳体(1)外缘面沿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直槽口(4),直槽口(4)长度方向沿外壳体(1)轴线方向开设,每个直槽口(4)内均设置有一个圆柱块(5),圆柱块(5)前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起毛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轴线水平前后放置的圆柱形壳体,外壳体(1)前后两端面分别开设有开口,外壳体(1)内侧设置有内壳体(2),内壳体(2)为轴线水平前后放置的管状壳体,内壳体(2)外缘面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端的开口内缘面转动连接,内壳体(2)能相对于外壳体(1)转动一定角度且能被固定,内壳体(2)内缘面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圆形的底板(3),底板(3)能相对于内壳体(2)自由转动,外壳体(1)外缘面沿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直槽口(4),直槽口(4)长度方向沿外壳体(1)轴线方向开设,每个直槽口(4)内均设置有一个圆柱块(5),圆柱块(5)前后两端分别与直槽口(4)前后两端面转动连接,圆柱块(5)外缘面与直槽口(4)侧面贴合,每个圆柱块(5)由前到后开设有多个贯穿圆柱块(5)外缘面的通孔(6),同一个圆柱块(5)上的所有通孔(6)相互平行,每个通孔(6)内分别有一个刺针(7),刺针(7)尖端朝向外壳体(1)外侧,刺针(7)内侧贯穿内壳体(2),刺针(7)能沿通孔(6)轴线方向滑动,内壳体(2)内侧与每个直槽口(4)对应位置均有一个前后放置的直杆(8),位于同一个圆柱块(5)上的刺针(7)内侧端贯穿内壳体(2)后均固定在对应位置的直杆(8)上,当直杆(8)随外壳体(1)和内壳体(2)转动至底板(3)上半部分时,对应直杆(8)上的所有刺针(7)尖端均伸出外壳体(1),当直杆(8)转动至底板(3)下半部分时,对应直杆(8)上的所有刺针(7)均伸至通孔(6)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起毛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底板(3)内侧端面均开设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业灿马进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世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