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防污非织造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976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防污非织造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品是以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经开松、混合、梳理、铺网、缝编或针刺加固成非织造基材,再将该基材经后整理和印染加工制成。后整理工序采用三浸三轧的方式,整理液由下述原料配比而成:①一浸整理液包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余量为水;②二浸整理液包含改性丁腈乳液2%-10%,FR-32阻燃剂(磷酸盐类)5%-10%,纳米银抗菌剂10%-20%,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0.1‰-1‰,余量为水;③三浸整理液包含175拨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材料阻燃、防污性能较好,且防潮防霉效果佳、手感柔软,同时还可以赋予材料华丽的色彩或风格各异的图案、花纹;而且生产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效率高、产品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织造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阻燃防污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引发的火灾数量和死亡率都比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灾数量和死亡率要高,世 界各国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也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内每年发生的火灾次数为3-4万次。非 织造装饰材料(譬如窗帘、门帘、屏风、台布、床垫、墙布、沙发套等)的燃烧特性是人们关注 的重要特性指标之一。国内阻燃纺织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添加型,即将阻燃剂与纺丝原液混合或将 阻燃剂加到聚合物中,再纺出阻燃纤维,利用其制得的材料;一类是后整理型,将纤维或织 物进行阻燃整理制得的材料。国内阻燃纤维的研究开发起步于70年代,目前阻燃纤维已经 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后整理型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浸渍阻燃整理法、涂层阻燃整理法、复合 阻燃整理法等几种。浸渍阻燃整理法是指将非织造织物通过化学浸渍,然后干燥、焙烘的方 法。棉、毛等有纺织物阻燃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无纺织物阻燃技术研究较少。在家用装饰材料领域,非织造材料因其加工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获得 消费者喜爱。传统的阻燃非织造装饰材料多由阻燃纤维加工制成,阻燃性能不强、防污性能 较差,防潮防霉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非织造装饰材料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阻燃、防污性 能较好,且防潮防霉效果佳、手感柔软的非织造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种阻燃防污非织造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首先以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加工成 非织造基材,其次将该基材经三浸三轧的方式进行整理,其中①一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 有渗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 ;余量为水;②二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黏合 剂改性丁腈乳液2% -10%、阻燃剂磷酸盐类5% -10%、抗菌剂纳米银10% -20%、染 料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0. 1% _1%。;余量为水;③三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 有防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 ;余量为水;最后经印染加工获得图案或花纹。所述废料纺涤纶纤维是以废旧瓶片纺丝制得,其细度为2. 0-6. 0D,长度为 38-75mm。所述浸整理液包含中的阻燃剂为FR-32阻燃剂;三浸整理液中的防水剂为175拨 水剂。所述三轧的条件如下①一轧轧辊压力为0.6MPa,上胶量控制为150%,再经热定型整理,温度控制为 160 °C,车速为 10m/min ;3②二轧轧辊压力为0.5MPa,上胶量控制为200%,再经热定型整理,温度控制为 180°C,车速为 12m/min ;③三轧轧辊压力为0.5MPa,上胶量控制为200%,再经热定型整理,温度控制为 180 °C,车速为 10m/min。采用上述方 案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阻燃防污非织造装饰材料的优点在于①本专利技术的非织造装饰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防污性能,而且防潮防霉效果佳、手 感柔软、色彩华丽,还可以赋予其符合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各式图案或花纹。②本专利技术可采用针刺或缝编法加工,生产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效率高、产品成 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配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开松混合梳理工序以2. 0D*38mm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将此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均勻,再通过喂棉 系统将原料送入梳理机形成纤网。②铺网工序对纤网进行反复交叉叠合,达到所需的克重。③针刺或缝编工序将铺好的纤网通过缝编机进行缝边加固成非织造基材,缝编线为常规纱线,其加 固采用14针,针距为2mm。或者将铺好的纤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加固成非织造基材。④后整理工序将该基材经整理液浸渍、预烘,经三浸三轧关于三轧每浸完一次整理液后会对 产品进行压辊(压力),总共有三次,称为三轧,目的是为了控制整理液的吸收的方式,再 经干燥、焙烘的方法进行定型整理。其中一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渗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余量为水二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黏合剂改性丁腈乳液2 %阻燃剂FR_32阻燃剂(磷酸盐类)5 %抗菌剂纳米银10%染料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0. 1%余量为水三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防水剂175拨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余量为水⑤印染工序根据消费者审美观念,通过染色工序,赋予产品华丽的色彩;或者通过印花工序, 赋予产品各式的图案或花纹。实施例二 ①开松混合梳理工序以6. 0D*75mm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将此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均勻,再通过喂棉 系统将原料送入梳理机形成纤网。②铺网工序对纤网进行反复交叉叠合,达到所需的克重。③针刺或缝编工序将铺好的纤网通过缝编机进行缝边加固成非织造基材,缝编线为常规纱线,其加 固采用14针,针距为2mm。或者将铺好的纤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加固成非织造基材。④后整理工序将该基材经整理液浸渍、预烘,经三浸三轧的方式,再经干燥、焙烘的方法进行定 型整理。其中一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渗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余量为水二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黏合剂改性丁腈乳液10%阻燃剂FR_32阻燃剂(磷酸盐类)10 %抗菌剂纳米银20%染料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1%。余量为水三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防水剂175拨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余量为水⑤印染工序根据消费者审美观念,通过染色工序,赋予产品华丽的色彩;或者通过印花工序, 赋予产品各式的图案或花纹。实施例三①开松混合梳理工序以4. 0D*51mm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将此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均勻,再通过喂棉 系统将原料送入梳理机形成纤网。②铺网工序对纤网进行反复交叉叠合,达到所需的克重。③针刺或缝编工序将铺好的纤网通过缝编机进行缝边加固成非织造基材,缝编线为常规纱线,其加 固采用14针,针距为2mm。或者将铺好的纤网通过针刺机进行针刺加固成非织造基材。④后整理工序将该基材经整理液浸渍、预烘,经三浸三轧的方式,再经干燥、焙烘的方法进行定 型整理。其中一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渗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余量为水二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黏合剂改性丁腈乳液6 %阻燃剂FR_32阻燃剂(磷酸盐类)7. 5 % 抗菌剂纳米银15%染料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0. 55%。余量为水三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防水剂175拨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余量为水⑤印染工序根据消费者审美观念,通过染色工序,赋予产品华丽的色彩;或者通过印花工序, 赋予产品各式的图案或花纹。权利要求,首先以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加工成非织造基材,其次将该基材经三浸三轧的方式进行整理,其中①一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渗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余量为水;②二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黏合剂改性丁腈乳液2%-10%、阻燃剂磷酸盐类5%-10%、抗菌剂纳米银10%-20%、染料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0.1‰-1‰;余量为水;③三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防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余量为水;最后经印染加工获得图案或花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 废料纺涤纶纤维是以废旧瓶片纺丝制得,其细度为2. 0-6. 0D,长度为38-7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二浸 整理液包含中的阻燃剂为FR-32阻燃剂;三浸整理液中的防水剂为175拨水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三轧的条件如下①一轧轧辊压力为0.6M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防污非织造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首先以废料纺涤纶纤维为原料加工成非织造基材,其次将该基材经三浸三轧的方式进行整理,其中:①一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渗透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余量为水;②二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黏合剂:改性丁腈乳液2%-10%、阻燃剂:磷酸盐类5%-10%、抗菌剂:纳米银10%-20%、染料:非偶氮无重金属有机及无机颜料0.1‰-1‰;余量为水;③三浸整理液依质量比包含有:防水剂:全氟丙烯酸聚合物5%;余量为水;最后经印染加工获得图案或花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鹏程郭秉臣瞿北斗蔡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