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水分离器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966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5
本技术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气水分离器及燃料电池系统,气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挡板以及叶轮,分离器壳体的进气口用于含水混合气体通过,出气口用于气体通过;挡板固定设置于分离器壳体并将内腔分隔为与进气口连通的第一腔以及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二腔,挡板具有透气结构,位于第一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透气结构进入第二腔;叶轮设置于分离器壳体并位于第一腔内,含水混合气体中的液态水能够附着于叶轮,叶轮能够相对于分离器壳体转动,以使附着于叶轮的液态水朝向第一腔的腔壁运动,同时,叶轮带动含水混合气体在第一腔内形成离心旋流,使气水分离,而到达叶轮后端的液态水也可由挡板进行阻挡,以进一步防止液态水进入第二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尤其涉及气水分离器及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堆的阴极在工作时会排出大量的高温饱和湿空气,在冷却后会产生较多的液态水。对于设置有增压器的燃料电池系统,液态水会随着空气进入到增压器的涡轮端,造成水蚀现象,水蚀现象是指含液态水的气体由高压级或中压级进入低压级时,水滴在蒸汽流中凝结并被加速,以接近叶片转速的速度高速撞击转子叶片,形成巨大的瞬时力,当瞬时力超过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时,瞬时力将在表面上引起残余变形并造成材料侵蚀,从而导致叶轮损伤,甚至会严重缩短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2、目前一般通过设置气水分离器来减少进入增压器的液态水含量,以减少水蚀现象,例如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水分离器其设置有螺旋流道以及位于螺旋流道一端的挡板件,混合气体经螺旋流道的入口端流入,并在螺旋流道内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态水与气体分离,并流向四周,气体通过挡板件的穿气孔流出,液态水则沿挡板件的下边沿向下流出。该方案能够通过离心原理实现气体与液态水的分离,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混合气体是通过螺旋流道的自身结构完成旋转的,形成旋流的效果较差,且结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壳体(1)呈筒状,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出气口(13)分别位于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两端,所述挡板(2)具有内端(24)和外端(25),所述外端(25)与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内壁连接,以阻止含水混合气体从所述外端(25)与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21)包括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透气孔组(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组(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壳体(1)呈筒状,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出气口(13)分别位于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两端,所述挡板(2)具有内端(24)和外端(25),所述外端(25)与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内壁连接,以阻止含水混合气体从所述外端(25)与所述分离器壳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21)包括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透气孔组(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组(2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透气孔(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呈喇叭状,所述外端(25)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端(24)的直径,所述外端(25)相对于所述内端(24)靠近所述出气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4),所述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端(24),所述叶轮(3)固定设置于所述轴承(4)的外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5),所述分离器壳体(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腔(121)连通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宗双马学龙赵武廷杨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