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63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渗漏水池,涉及水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水池主体,其内侧壁与池底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倾斜段、圆角段以及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均向内倾斜且均与圆角段相切,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分别与水池主体的内侧壁以及池底相连,所述水池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外分布的第一防渗漏层与第二防渗漏层。本申请通过连接结构的设计,避免了直角形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开敞式矩形水池内侧壁拐角处的水压应力集中点,同时分解水的重力剪力,从而避免因直角造成的渗漏,通过第一防渗漏层与第二防渗漏层的配合,形成双重防渗漏结构,进一步避免出现渗漏,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池,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水池


技术介绍

1、水池可分为自然水池和人工水池,自然水池也叫池塘,是指比湖泊细小的水体,人工水池常见的用于游泳池、蓄水池、人工喷泉等,根据其地形和土质条件可以修建在地上或地下,即分为开敞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形状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在现有技术中,开敞式矩形水池的结构受力条件较差,尤其是内侧壁拐角处,既是应力集中区域,也是薄弱环节,容易因承受水的重力剪力而出现渗漏,因此提出一种防渗漏水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开敞式矩形水池的结构受力条件较差,拐角处即是应力集中区域,也是薄弱环节,容易因承受水的重力剪力而出现渗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渗漏水池。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渗漏水池,包括:

4、水池主体,其内侧壁与池底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倾斜段、圆角段以及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均向内倾斜且均与圆角段相切,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分别与水池主体的内侧壁以及池底相连,所述水池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外分布的第一防渗漏层与第二防渗漏层。

5、进一步地,所述水池主体的相对侧外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竖直段、斜边段以及第二竖直段。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渗漏层包括内外分布的水泥砂浆层与砂石混凝土层。

7、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砂浆层与砂石混凝土层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钢筋层。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渗漏层包括内外依次分布的第一防水涂层、防水卷材以及第二防水涂层。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渗漏层、钢筋层以及第二防渗漏层的形状均与水池主体内表面的形状相适应。

10、进一步地,所述水池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第一防渗漏层和第二防渗漏层均与卡接结构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水池主体顶部的矩形环板,所述矩形环板的外周侧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矩形围板。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通过连接结构的设计,避免了直角形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开敞式矩形水池内侧壁拐角处的水压应力集中点,同时分解水的重力剪力,从而避免因直角造成的渗漏,通过第一防渗漏层与第二防渗漏层的配合,形成双重防渗漏结构,进一步避免出现渗漏,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的相对侧外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竖直段(7)、斜边段(8)以及第二竖直段(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漏层(5)包括内外分布的水泥砂浆层(501)与砂石混凝土层(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层(501)与砂石混凝土层(502)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钢筋层(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渗漏层(6)包括内外依次分布的第一防水涂层(601)、防水卷材(602)以及第二防水涂层(6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漏层(5)、钢筋层(10)以及第二防渗漏层(6)的形状均与水池主体(1)内表面的形状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卡接结构(11),所述第一防渗漏层(5)和第二防渗漏层(6)均与卡接结构(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11)包括设置在水池主体(1)顶部的矩形环板(1101),所述矩形环板(1101)的外周侧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矩形围板(11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的相对侧外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竖直段(7)、斜边段(8)以及第二竖直段(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漏层(5)包括内外分布的水泥砂浆层(501)与砂石混凝土层(5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层(501)与砂石混凝土层(502)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钢筋层(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渗漏层(6)包括内外依次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仟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