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50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4
本技术涉及CT扫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固定腔体、支撑组件,所述固定腔体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固定腔体下方,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扫描设备的载物台上。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固定腔体采用有机玻璃材质,能够有效调整现生鱼类摆放位置、并突出现生鱼的灰度值、保证鱼类在扫描过程中能够有效固定、在扫描过程中不发生形变,同时可以寻找到最小旋转半径,获得高质量和高精度的扫描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ct扫描,具体涉及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


技术介绍

1、工业ct的工作原理为:当x射线入射到被检测物时,一部分x射线被吸收,一部分x射线被散射,还有一部分x射线透过被检测物。如果被检测物均匀、结构无差异,那么透过的x射线强度就是均匀的;如果被检测物不均匀或存在结构差异,它将改变x射线投射的均匀情况,使其不均匀。使用探测器检测透射x射线的强度,即可显示出被检测物的结构差异、大小和性质。一般情况下,被检测物的密度越高,检测出的灰度值越高,密度越低,检测出的灰度值就越低。根据被检测物品密度的不同,即可无损、快速的识别出被检测物品内部的结构、孔隙等信息。

2、尼康xth225st工业ct的x射线管为固定装置,仪器进行三维扫描时需要被检测物通过夹具安装固定在载物台上。扫描过程中被检测物整体旋转360度,获得3142张x射线二维图像,其中3141张图像为旋转360度过程中拍摄的二维图像,第3142张图像为被检测物旋转360度后在初始角度拍摄。完成扫描后,三维重构软件将第1张图像与第3142张图像进行对比后重构,其重合度越高,重构的三维图像质量越高,也就是说,在扫描过程中保持样品不晃动,保持第1张图像与第3142张图像完全重合,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重构数据。

3、ct扫描的放大倍数等于射线管距离探测器的距离除以样品距离射线管的距离,假设其射线管距离探测器的距离为a,样品距离射线管的位置为b,样品扫描的放大倍数=a/b,在探测器接收到扫描物品完整信息的前提下,被扫描物品距离射线管越近,其放大倍数越大。对于同一被检测物来说,其在夹具上安装的位置越居中,旋转时获得的旋转半径越小,样品距离射线管就越近,其获得的扫描精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对于同一被检测物来说,在扫描中不发生位移、在夹具上安装的位置越居中,即360度旋转时获得的旋转半径越小,其获得的扫描质量和精度就越高。

4、由于显微ct能够快速、无损的观察到被检测物内部结构,在近些年中已被广泛应用到古生物化石研究领域中,特别一些具有复杂结构的化石研究,例如鱼化石的研究。为了更好的重建鱼化石的分类位置、演化谱系,研究人员会通过现生鱼类和鱼化石的对比来反演鱼化石的结构、功能等。通过ct扫描,可以重建现代鱼类和鱼化石的骨骼结构,为进一步属种分类、生存环境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样品台或夹具用来安装现生鱼类样品,通常简单的将样品放入开口的塑料瓶中,然后再将瓶子固定在样品台上,这容易导致以下缺陷:

5、1、在将鱼放入塑料开口瓶中,由于重力作用,鱼会发生弯曲,无法获得最小的旋转半径,影响扫描质量。

6、2、ct扫描时间通常在1-3小时之间,在扫描过程中,现生鱼类的有机质会发生脱水、收缩现象,即使鱼类本身能够保持固定,在扫描结束时,鱼也会发生形变,即初始扫描位置和结束扫描位置所拍摄的x图像无法完全重合,降低扫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包括:固定腔体、支撑组件,所述固定腔体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固定腔体下方,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扫描设备的载物台上。

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腔体包括第一固定腔体、第二固定腔体,第一固定腔体与第二固定腔体合体后,在固定腔体内形成了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的容纳空间。

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腔体与第二固定腔体合体后,通过胶条粘结或缠绕固定、整体呈圆柱状。

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腔体、第二固定腔体内、靠近腔体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入酒精的脱脂棉层。

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腔体采用两个对开的有机玻璃圆管组成,圆管的两侧封闭。

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用于放置固定腔体,第二基座设置于第一基座下方、用于支撑第一基座。

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座呈圆盘状。

1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棒、呈圆柱状。

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基座与第一基座同轴设置。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14、(1)利用有机玻璃制作的夹具,由于有机玻璃材质的密度较低,接近空气,能够有效的突出现生鱼类的灰度值;

15、(2)由于固定腔体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便于调整鱼类扫描时的装样位置;

16、(3)在固定腔体内设置脱脂棉,并加入酒精,能够保证现生鱼类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因为短时间脱水而导致变形;

17、(4)将现生鱼类放入长管类固定腔体夹具中,能保证鱼类在扫描过程中获得较小的旋转半径,提高了扫描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腔体、支撑组件,所述固定腔体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固定腔体下方,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扫描设备的载物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体包括第一固定腔体、第二固定腔体,第一固定腔体与第二固定腔体合体后,在固定腔体内形成了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腔体与第二固定腔体合体后,通过胶条粘结或缠绕固定、整体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腔体、第二固定腔体内、靠近腔体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入酒精的脱脂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用于放置固定腔体,第二基座设置于第一基座下方、用于支撑第一基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呈圆盘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为支撑棒、呈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与第一基座同轴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腔体、支撑组件,所述固定腔体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固定腔体下方,通过支撑组件安装在扫描设备的载物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体包括第一固定腔体、第二固定腔体,第一固定腔体与第二固定腔体合体后,在固定腔体内形成了用于放置待扫描物体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腔体与第二固定腔体合体后,通过胶条粘结或缠绕固定、整体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ct用现生鱼类扫描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腔体、第二固定腔体内、靠近腔体内壁的一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