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支架车和包含这种支架车的线性引导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支架车和包含这种支架车的线性引导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922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支架车,该线性引导件系统包括导轨元件,该导轨元件包括彼此面向的两个运行表面,并且支架车可相对于导轨元件在拉出方向上和逆着拉出方向移动,其中支架车包括基部主体、成对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具有彼此背离的滑动表面,其中,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表面与各运行表面中的相应一个运行表面摩擦地接合,并且其中第一滑动件安装在基部主体上,用于在垂直于拉出方向的上行方向上相对于基部主体运动,以及弹簧构件,其中该弹簧构件安装在基部主体上,使得弹簧构件在上行方向上偏置第一滑动件远离第二滑动件。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至少基部主体或第一滑动件具有间隙减小装置,其中间隙减小装置构造成使得第一滑动件以基本无间隙的方式安装在基部主体上,使得至少基部主体相对于第一滑动件围绕平行于上行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被间隙减小装置阻止,或者基部主体相对于第一滑动件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和拉出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被间隙减小装置阻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支架车,其中该线性引导件系统包括导轨元件,该导轨元件包括彼此面向的两个运行表面,支架车包括:基部主体、成对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具有彼此背离的滑动表面,其中,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表面与各运行表面中的相应一个运行表面摩擦地接合,并且其中第一滑动件支承在基部主体上,用于在垂直于拉出方向的上行方向上相对于基部主体运动,以及弹簧构件,其中该弹簧构件支承在基部主体上,使得弹簧构件在上行方向上偏置第一滑动件远离第二滑动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线性引导件系统,该线性引导件系统包括这种支架车和导轨元件,其中,导轨元件包括彼此面向的两个运行表面,其中,支架车和导轨元件可在拉出方向上和逆着拉出方向线性移动,以及其中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各自与导轨元件的各运行表面中的一个运行表面摩擦接合。


技术介绍

1、带有支架车和导轨元件的线性引导件系统,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布置在支架车上的滚动体设置于支架车与导轨元件的运行表面之间。它们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中,还用于汽车工程和许多其他应用领域。为了使支架车在摩擦力尽可能小的情况下相对于导轨元件移位,滚动体布置在导轨元件与支架车之间,其中滚动体在导轨元件的运行表面上滚动,或者在支架车和导轨元件的相对运动期间相对于运行表面的表面执行滑动运动。所得的滚动摩擦和/或滑动摩擦小于支架车与导轨元件之间的直接滑动摩擦。然而,在线性引导件系统的这种设计中,难以精确地调节支架车相对于导轨元件移动所需的力。此外,支架车相对于导轨元件的位置无法由滚动体精确地限定。>

2、因此,从wo2021/209301a1可以了解到用于开头提到的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改进的支架车,以及带有这种支架车和导轨元件的线性引导件系统。

3、相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线性引导件系统提供支架车,该支架车具有相对于导轨元件的进一步减小的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这个目标,根据本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1,提出了一种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支架车。为此,开头提到的支架车的至少基部主体或第一滑动件附加地包括间隙减小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该间隙减小装置设计成使得第一滑动件以基本无间隙的方式安装在基部主体上,使至少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围绕平行于上行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被间隙减小装置阻止,或者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和拉出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被间隙减小装置阻止。

2、首先,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这种支架车,与线性引导件系统所需的导轨元件的设计无关。

3、为此,在本申请中,拉出方向表示支架车当安装在导轨元件上时可相对导轨元件线性位移的沿着和逆着的方向。如果在线性引导件系统中放置坐标系,则拉出方向定义为该坐标系的x轴。

4、为此,在本申请中,上行方向被理解为垂直于拉出方向并且与导轨元件的导轨背部基本平行的方向。换言之,上行方向平行于由弹簧元件施加在第一滑动件上的弹簧力。上行方向连接成对滑动件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在此,上行方向独立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安装位置,即导轨背部的定向。在上述坐标系中,上行方向定义为y轴。

5、第三轴线布置成垂直于上行方向并且垂直于拉出方向,定义上述坐标系的z轴。可以理解,该z轴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导轨的背部。

6、已经发现,已知的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支架车在支架车在该支架车和导轨元件已经组装完成后,当对基部主体施加扭矩时,趋于允许基部主体相对于与导轨元件的运行表面接触的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进行倾斜或枢转运动。这种间隙允许支架车围绕上行方向或者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和拉出方向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运动,这种间隙可能具有对线性引导件系统的用户造成声学和触觉上的不利影响。

7、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措施是为了补偿基部主体与滑动件之间可能的旋转运动,即在基部主体和导轨元件之间的安装状态中,通过在导轨元件上为基部主体提供附加的支承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减小至少基部主体相对于至少第一滑动件的间隙,优选地相对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间隙。为此,间隙减小装置设置在基部主体上,或者至少第一滑动件上,或者两个滑动件上,或者基部主体和第一、第二滑动件上。

8、根据本专利技术,间隙减小装置的具体作用为阻止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围绕平行于上行方向(y轴)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和/或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y轴)和拉出方向(x轴)的旋转轴线(这种旋转轴线平行于z轴)的旋转运动。

9、原则上,期望的是借助于间隙减小装置来减小间隙,使得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的旋转运动在围绕平行于上行方向的旋转轴线上受阻,并且在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和拉出方向的旋转轴线上受阻。

10、然而,这种基部主体相对于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围绕上述两个旋转轴线的旋转或枢轴运动的阻止,可能导致第一/第二滑动件相对于基部主体在上行方向的线性移动失效。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隙减小装置构造成没有间隙地阻止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围绕平行于上行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或没有间隙地阻止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和拉出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而滑动件相对于基部主体在上行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仍然是可能的。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隙减小装置构造成使得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相对于基部主体的在拉出方向上间隙小于在垂直于拉出方向和上行方向上的间隙,或者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相对于基部主体的在垂直于拉出方向和上行方向上的间隙小于在拉出方向上的间隙。

12、在一个实施例中,取决于线性引导件系统的安装位置,可以选择完全受阻或至少更受限制的旋转运动。如果导轨元件的背部定向成基本竖直,则称线性引导件系统是竖直地安装的。滑动件的上行方向于是也是竖直的。在这种安装位置中,有利的是阻止围绕垂直于上行方向和拉出方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

13、当导轨元件的导轨背部定向成基本水平时,即是水平安装位置。在这种安装位置中,支架车的上行方向于是也是基本水平的。在这种安装位置中,有用的是基部主体相对于滑动件在上行方向上的旋转运动,特别是仅围绕上行方向的旋转运动,被完全阻止或至少受到更多限制。

14、由于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几何设计和/或它们安装或固定于的基部主体,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是只能用它们的滑动表面在导轨元件的运行表面上滑动,而不能滚动的部件。这种滑动件的示例是带有形成滑动表面的圆筒形或部分圆筒形表面的部件,其中圆筒轴线与支架车的拉出方向基本对齐。可以理解,这种圆筒滑动表面当如所示的来定向时可以在相应的运行表面上滑动,但不能滚动。回到家的另一个示例是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平面观察,具有多边形截面区域的部件。例如,滑动件可以具有布置成v形的滑动表面,这些滑动表面当组装时与导轨元件的运行表面接触。

1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成对滑动件中的第二滑动件也安装在基部主体上,以便相对于基部主体在垂直于拉出方向的上行方向上可移动。弹簧元件于是也使第二滑动件偏离第一滑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3)的支架车(1),所述线性引导件系统包括导轨元件(2),所述导轨元件包括面向彼此的两个运行表面,并且所述支架车(1)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元件(2)沿拉出方向(14)和逆着所述拉出方向(14)移动,其中,所述支架车(1)包括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0)包括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延伸的细长摩擦钳(22),并且其中,所述摩擦钳(22)包括优选地平行于所述拉出方向(14)延伸的两个侧表面(23)、优选地平行于所述上行方向(12)延伸的两个端部面(37),以及所述滑动表面(21)。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减小装置(27、28、29、31、33、25、36)包括所述基部主体(8)上的两个引导槽(27),每个所述引导槽(27)包括两个接触表面(28),所述接触表面优选地平行于所述拉出方向(14)延伸,并且与所述摩擦钳(22)的侧表面(23)摩擦接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所述接触表面(28)中的一个接触表面与所述摩擦钳(22)的所述侧表面(23)中的一个侧表面在引导长度上接触,其中,所述引导长度是所述摩擦钳(22)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总长度的至少20%。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肋(31)和两个所述导轨肋(29)各自具有部分圆形的截面区域,使得所述引导肋(31)的一个表面与两个所述导轨肋(29)的各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之间形成基本线性的接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0)包括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延伸的细长摩擦钳(22)和从所述摩擦钳在所述上行方向(12)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引导销(24),其中所述引导销(24)与所述基部主体(8)中的引导衬套(25)接合,所述引导衬套(25)与所述引导销(24)互补,使得所述第一滑动件(10)相对于所述基部主体(8)在所述上行方向(12)上能够移动地安装。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减小装置形成为至少在至少一个所述引导销(24)上或在所述引导衬套(25)上的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元件设计成使得所述引导销(24)和所述引导衬套(25)的组合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间隙小于在垂直于所述拉出方向(14)和所述上行方向(12)的方向(26)上的间隙,或者,在垂直于所述拉出方向(14)和所述上行方向(12)的所述方向(26)上的间隙小于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间隙。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是挤压幅材(35、36),所述挤压幅材布置在所述引导销(24)或所述引导衬套(25)的表面(34)上,相对于所述表面(34)突出并且在所述上行方向(12)向上延伸,减小所述引导销(24)与所述引导衬套(25)之间的间隙。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两个挤压幅材(35、36),优选地恰好两个,所述挤压幅材布置在所述引导销(24)或所述引导衬套(25)的表面(34)上,相对于所述表面(34)突出并且在所述上行方向上延伸,其中优选地两个所述挤压幅材(35、36)布置成在所述表面(34)上对立地彼此相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幅材(35、36)是可弹性变形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架车,只要属于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基部主体(8)或所述第一滑动件(10)包括两个间隙减小装置(27、28、29、31、33、25、36),其中所述两个间隙减小装置(27、28、29、31、33、25、36)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彼此间隔开,其中间隔开所述摩擦钳(22)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总延伸的至少50%,优选地至少60%。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支架车(1),只要从属于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钳(22)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延伸是所述基部主体(8)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总延伸的至少35%,优选地至少40%,尤其优选地至少50%。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

15.线性引导件系统(3),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线性引导件系统(3)的支架车(1),所述线性引导件系统包括导轨元件(2),所述导轨元件包括面向彼此的两个运行表面,并且所述支架车(1)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元件(2)沿拉出方向(14)和逆着所述拉出方向(14)移动,其中,所述支架车(1)包括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0)包括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延伸的细长摩擦钳(22),并且其中,所述摩擦钳(22)包括优选地平行于所述拉出方向(14)延伸的两个侧表面(23)、优选地平行于所述上行方向(12)延伸的两个端部面(37),以及所述滑动表面(21)。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减小装置(27、28、29、31、33、25、36)包括所述基部主体(8)上的两个引导槽(27),每个所述引导槽(27)包括两个接触表面(28),所述接触表面优选地平行于所述拉出方向(14)延伸,并且与所述摩擦钳(22)的侧表面(23)摩擦接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所述接触表面(28)中的一个接触表面与所述摩擦钳(22)的所述侧表面(23)中的一个侧表面在引导长度上接触,其中,所述引导长度是所述摩擦钳(22)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的总长度的至少20%。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肋(31)和两个所述导轨肋(29)各自具有部分圆形的截面区域,使得所述引导肋(31)的一个表面与两个所述导轨肋(29)的各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之间形成基本线性的接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0)包括在所述拉出方向(14)上延伸的细长摩擦钳(22)和从所述摩擦钳在所述上行方向(12)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引导销(24),其中所述引导销(24)与所述基部主体(8)中的引导衬套(25)接合,所述引导衬套(25)与所述引导销(24)互补,使得所述第一滑动件(10)相对于所述基部主体(8)在所述上行方向(12)上能够移动地安装。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奎莱恩P·内德霍菲
申请(专利权)人:雅固拉国际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