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03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1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氧机。一种制氧机包括壳体、隔罩、气泵、排风扇和排气隔板,壳体包括底壳和固定在底壳上的外壳,隔罩安装在外壳内并固定在底壳上,隔罩具有容纳腔,隔罩的底端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气口,气泵和排风扇安装在容纳腔内;底壳具有排气腔,排气腔的顶端为开口结构,排气隔板固定在底壳上,以封堵排气腔的顶端开口;排气隔板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孔,排气孔与出气口上下对应,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组,排气口组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口,而形成竖向风道和横向风道,气体在流动过程中需进行变向,使得高压高速气体流动时的风阻增加,以降低气体排出时的速度,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氧机


技术介绍

1、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适用于氧疗和氧保健的人群。医用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物理制氧原理,其结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5571860a的专利申请公布的一种制氧机,外壳的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支撑箱和分子筛,支撑箱内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压缩空气,并将压缩后的空气通入分子筛内,分子筛吸附氮气及其他气体以制得氧气,并将高压高速的废气排入支撑箱内。

2、压缩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支撑箱的侧壁上于压缩机的后方设置有出气口,外壳上于出气口的后方设置有排气孔组,排风扇将支撑箱内的高压高速气体通过出气口和排气孔组排出,以带走压缩机产生的热量。

3、但是,由于排气孔组位于出气口的后方,形成直流风道,导致气体排出时的速度较高,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制氧机的排气孔组位于出气口的后方,导致气体排出时的速度较高、噪音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制氧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包括壳体、隔罩、气泵、排风扇和排气隔板,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固定在所述底壳上的外壳,所述隔罩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固定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隔罩具有容纳腔,所述隔罩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气泵和排风扇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3、所述底壳具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顶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排气隔板固定在所述底壳上,以封堵所述排气腔的顶端开口;所述排气隔板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出气口上下对应,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组,所述排气口组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口,所述排风扇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内的高压高速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孔、排气口组排出。

4、可选地,排气口组的多个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腔的外周方向间隔分布。

5、可选地,排气口呈沿竖向延伸的长条形。

6、可选地,排气孔为多边形孔,多个所述排气孔呈蜂巢状布置。

7、可选地,排气口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口组沿所述排气腔的外周方向间隔分布。

8、可选地,排气口组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排气口组、第二排气口组和第三排气口组,所述第一排气口组与第二排气口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口组与第三排气口组沿所述排气腔的外周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口组的排气口的数量和第二排气口组的排气口的数量均大于所述第三排气口组的排气口的数量。

9、可选地,底壳包括排气仓和由所述排气仓的顶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固定台,所述隔罩固定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排气腔形成于所述排气仓的内部,所述排气仓呈方形,所述第一排气口组、第二排气口组和第三排气口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仓的三个相邻侧壁上。

10、可选地,排气隔板的尺寸大于所述排气腔的顶端开口的尺寸,所述排气隔板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以封盖所述排气腔的顶端开口。

11、可选地,固定台的端面上于所述排气腔的外周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的形状与所述排气隔板的外形适配,所述排气隔板放置在所述围栏内。

12、可选地,隔罩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隔罩的底端开口构成所述出气口,所述排气隔板封堵所述隔罩的底端开口,以分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排气腔。

13、本技术的制氧机中,排风扇工作时,容纳腔内的高压高速气体先通过出气口和排气隔板上的排气孔向下流动至排气腔内,再通过底壳侧壁上的排气口组水平向外排出,以带走气泵产生的热量,冷却气泵。由于排气孔设置在位于底壳顶端的排气隔板上,排气口组设置在底壳的侧壁上,而形成竖向风道和横向风道,气体在流动过程中需进行变向,使得高压高速气体流动时的风阻增加,以降低气体排出时的速度,降低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罩(4)、气泵(3)、排风扇(9)和排气隔板(5),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和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的外壳(2),所述隔罩(4)安装在所述外壳(2)内并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所述隔罩(4)具有容纳腔(41),所述隔罩(4)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41)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气泵(3)和排风扇(9)安装在所述容纳腔(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组(15)的多个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呈沿竖向延伸的长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51)为多边形孔,多个所述排气孔(51)呈蜂巢状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组(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口组(15)沿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组(15)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排气口组、第二排气口组和第三排气口组,所述第一排气口组与第二排气口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口组与第三排气口组沿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口组的排气口的数量和第二排气口组的排气口的数量均大于所述第三排气口组的排气口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包括排气仓(11)和由所述排气仓(11)的顶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固定台(12),所述隔罩(4)固定在所述固定台(12)上,所述排气腔(14)形成于所述排气仓(11)的内部,所述排气仓(11)呈方形,所述第一排气口组、第二排气口组和第三排气口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气仓(11)的三个相邻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隔板(5)的尺寸大于所述排气腔(14)的顶端开口的尺寸,所述排气隔板(5)放置在所述固定台(12)上,以封盖所述排气腔(14)的顶端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2)的端面上于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设置有围栏(13),所述围栏(13)的形状与所述排气隔板(5)的外形适配,所述排气隔板(5)放置在所述围栏(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罩(4)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隔罩(4)的底端开口构成所述出气口,所述排气隔板(5)封堵所述隔罩(4)的底端开口,以分隔所述容纳腔(41)与所述排气腔(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罩(4)、气泵(3)、排风扇(9)和排气隔板(5),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和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的外壳(2),所述隔罩(4)安装在所述外壳(2)内并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所述隔罩(4)具有容纳腔(41),所述隔罩(4)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41)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气泵(3)和排风扇(9)安装在所述容纳腔(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组(15)的多个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呈沿竖向延伸的长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51)为多边形孔,多个所述排气孔(51)呈蜂巢状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组(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口组(15)沿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组(15)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排气口组、第二排气口组和第三排气口组,所述第一排气口组与第二排气口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口组与第三排气口组沿所述排气腔(14)的外周方向相对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王瑞强唐克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