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4902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骨修复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为固相,以芦荟粘液为固化液,制得了一种骨修复复合体。所述骨修复复合体能够在成骨周期内提供成骨组分,促进骨创伤和缺损修复和功能恢复,符合骨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要求,并能够全部被组织吸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骨修复复合体还具有抗菌、抑炎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减少红肿、渗液等由于细菌感染和炎症出现造成的手术感染,可以在骨创伤、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陆地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禽类,其骨骼是整个身体的支撑系统,决定其行走、运动、飞行等日常生存的能力。对鸡蛋孵化过程中钙磷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蛋白提供了20.2%的钙,蛋黄提供了10.0%的钙,蛋壳提供了69.8%的钙,蛋壳是胚胎发育的主要钙源;除6胚龄外,蛋黄中磷含量一直降低,蛋黄在胚胎发育的供磷方面起主导作用;蛋白、蛋黄的钙磷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胚体的钙磷含量与日俱增,但钙含量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磷。说明骨骼的发育过程是由dna调节的组织自主调整钙、磷含量,逐步改变钙磷比例,形成骨骼组织。因此,骨骼起始成分并不是普遍熟悉的成熟骨组织的成分类骨磷灰石和胶原的复合体,而是由在胚胎内由蛋白质中的钙、蛋黄中的钙和蛋壳中的钙以及蛋黄里的磷在dna调解下逐步形成。根据这一过程,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也需要从起源开始,为其提供能够被组织吸收和同化的成骨组分,在dna调解下逐步被吸收同化为骨组织。

2、而目前国内推崇的骨修复和重建材料第一是羟基磷灰石,其次是硅酸钙一类。前者是成熟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材组分,后者为建筑用的主要一类水泥。都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能够长期存在于骨骼组织内占据空位、补充组织缺失的部分。但是这些材料与真正的骨组织的组成、性能和功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1)不能去被骨组织完全吸收和同化,会长期残留在组织内,特别是对于需要完全修复和重建的骨骼组织难以达到重建目标;(2)其密度、硬度和力学性能与骨组织有较大差别,在组织遇到升温、降温和应力的环境下,其传导性难以完全匹配,会在界面形成应力集中、使人体感觉不适;(3)其在组织内非常稳定,血液难以通过、不能携带其例子自由循环,血管、纤维难以形成和穿过,最终无法被组织同化为一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以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为固相,以芦荟粘液为固化液,制得了一种骨修复复合体。所述骨修复复合体能够在成骨周期内提供成骨组分,促进骨创伤和缺损修复和功能恢复,符合骨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要求,并能够全部被组织吸收。此外,本专利技术所得骨修复复合体还具有抗菌、抑炎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减少红肿、渗液等由于细菌感染和炎症出现造成的手术感染,可以在骨创伤、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修复复合体,所述骨修复复合体的原料包括固相和固化液,其中,所述固相包括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所述固化液为芦荟粘液。

4、进一步,所述固化液和固相的比例为0.5~1.5ml:1.0g。

5、进一步,所述固相中包括甘油磷酸盐30~60重量份、可溶性植酸盐100~200重量份和硫酸盐40~100重量份。

6、进一步,所述可溶性植酸盐是以植酸和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为原料制得的,其中植酸与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摩尔比为1:2~5,所述可溶性植酸盐的ph为6.50~7.2,所述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选自钙、镁、锶、锌、钇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

7、进一步,所述甘油磷酸盐选自甘油磷酸钙、甘油磷酸镁或甘油磷酸锌。

8、进一步,所述硫酸盐为无水或半水硫酸盐,所述硫酸盐选自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锶或硫酸钇。

9、进一步,所述芦荟粘液采用下述方法制得:将芦荟去皮、切块后搅碎,经过过滤、灭菌后得到所述芦荟粘液,其中,芦荟优选为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木立芦荟、皂质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或开普芦荟。

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骨修复复合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混匀形成固相,再将芦荟粘液和固相按照0.5~1.5ml:1.0g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最后将混合液固化得到所述骨修复复合体。

1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指出上述骨修复复合体在骨缺损、骨损伤、骨创伤或骨重建中的用途。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以芦荟粘液为固化液的含有植酸盐的骨修复复合体含具有抗菌、消炎的植酸组分和容易被吸收的甘油硫酸盐以及能够调节钙含量和加速固化的硫酸盐,同时含有成骨元素有机钙、磷,具有可自凝固、ph中性、全降解的特性,还具有抗菌、抑炎等功能。

14、本专利技术所得骨修复复合体具有能够从与骨组织接触的一面逐步降解、在骨组织从创伤面开始修复重建的全过程中提供成分、促进组织修复和重建等特点。

15、本专利技术所得骨修复复合体固化后的强度具有早期缺位支撑功能、逐步降解与组织融合、被组织吸收替代,同时能够提供促进骨组织再生多种有机和无机成分,提高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功能;其降解速度可以根据组成控制,与骨组织再生和重建匹配。并且使用过程中会减少红肿、渗液等由于细菌感染和炎症出现造成的手术感染,可以在骨创伤、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16、具体实施方案:

17、本专利技术以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为固相,以芦荟粘液为固化液,制得了一种骨修复复合体。所述骨修复复合体能够在成骨周期内提供成骨组分,促进骨创伤和缺损修复和功能恢复,符合骨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要求,并能够全部被组织吸收。此外本专利技术所得骨修复复合体还具有抗菌、抑炎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减少红肿、渗液等由于细菌感染和炎症出现造成的手术感染,可以在骨创伤、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18、本专利技术芦荟粘液采用下述方式制备:选取新鲜、肥硕、嫩芦荟页茎,尽可能选取肉质比较肥厚、且大小大致相同的芦荟;将芦荟茎叶从最下面剥落,去皮、把芦荟绿色的皮给去掉、留下果冻样的胶质切块,块的大小根据使用的破壁机容积确定,一般为长宽高均为1~2cm;之后将果冻样胶质切块放进破壁机里搅碎、打细,3~10分钟即可,一般家用破壁机或药用破壁机都可使用;之后使用2号或3号玻沙漏斗或孔径5~50μm的滤网或滤布进行过滤;对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处理(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到135℃~140℃,保持3秒~4秒右),之后装入灭菌过的容器密封,并放入冰箱内保存,保存温度为-18℃。得到的芦荟粘液作为固化液备用。本专利技术芦荟粘液具有固化、提供营养和增加强度三重作用。

19、本专利技术可溶性植酸盐(i)可采用下述方式制得:制备可溶性植酸盐时,选用50%的植酸水溶液作为原料,选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碳酸锌、氢氧化锶、碳酸钇等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作为二价金属离子供体。当使用金属的氢氧化物作为二价金属离子供体时,所涉及的反应如下:

20、其中,m为钙、镁、锶、锌、钇等,根据m不同,植酸盐的组成不同、溶解度也不相同,如m=3,(mca=2,mmg=1),得到的植酸盐结构为:

21、控制m的数值、金属离子的种类,可以得到多种可溶性植酸盐。m可以是2、3、4、5整数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复合体的原料包括固相和固化液,其中,所述固相包括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所述固化液为芦荟粘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液和固相的比例为0.5~1.5mL: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中包括甘油磷酸盐30~60重量份、可溶性植酸盐100~200重量份和硫酸盐40~1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植酸盐是以植酸和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为原料制得的,其中植酸与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摩尔比为1:2~5,所述可溶性植酸盐的pH为6.50~7.2,所述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选自钙、镁、锶、锌、钇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磷酸盐选自甘油磷酸钙、甘油磷酸镁或甘油磷酸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盐为无水或半水硫酸盐,所述硫酸盐选自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锶或硫酸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芦荟粘液采用下述方法制得:将芦荟去皮、切块后搅碎,经过过滤、灭菌后得到所述芦荟粘液,其中,芦荟优选为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木立芦荟、皂质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或开普芦荟。

8.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混匀形成固相,再将芦荟粘液和固相按照0.5~1.5mL:1.0g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最后将混合液固化得到所述骨修复复合体。

9.骨修复复合体在骨缺损、骨损伤、骨创伤或骨重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复合体为权利要求1~7所述骨修复复合体,或为采用权利要求8制得的骨修复复合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修复复合体的原料包括固相和固化液,其中,所述固相包括甘油磷酸盐、可溶性植酸盐和硫酸盐;所述固化液为芦荟粘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液和固相的比例为0.5~1.5ml: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中包括甘油磷酸盐30~60重量份、可溶性植酸盐100~200重量份和硫酸盐40~1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植酸盐是以植酸和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为原料制得的,其中植酸与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摩尔比为1:2~5,所述可溶性植酸盐的ph为6.50~7.2,所述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选自钙、镁、锶、锌、钇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骨修复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磷酸盐选自甘油磷酸钙、甘油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雪菲黄伟邓光进严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鼎凯瑞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