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设计重用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90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设计重用装置及方法,用于利用建筑工程图中标准层间和单体间的重复内容。该技术将重复内容部件化后自动组装成成品图纸,具有自动生成重复内容和联动修改重复内容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元件、部件、标准层件、图元分配模块、元件组装模块、元件调整模块、部件组装模块和标准层件组装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用图元分配模块将图元按重复性放入元件、部件或标准层件;用元件组装模块将元件组装到部件;用元件调整模块对组装到部件的元件进行与横向重用相关的调整;用部件组装模块将部件组装到标准层件;用标准层件组装模块将标准层件组装到其它标准层件,完成主题内容的叠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具体来讲是一种计算机辅 助设计的设计重用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一般为1个标准层安排1张图纸,不同标准层之间常存在竖向重复,1个 标准层内的不同单元之间或不同区域之间也常有横向重复。由于这些重复只涉及局部,因 而无法将涉及的标准层合并。为了表达这些重复内容,设计人员常采用“复制_粘贴”的办 法在多张图纸之间和一张图纸的不同区域之间形成重复内容。由于“复制-粘贴”方法在 操作时要经历指定基点和第二点以确定定位等一系列操作;修改时又要对复制出来的图元 逐一修改,因而这种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推出的“块”等功能可以克服“复制_粘贴” 方法的不足。“块”是“块定义”和“块引用”的统称。块定义是容器对象,可存放各种图元。 块引用是图元对象,其显示的内容由其对应的块定义决定。(来自AutoCAD 2004帮助用 户文档中关于“块概念”的表述。)用户可以将重复图元放入某个块定义,然后在各重复处 插入该块定义对应的块引用以替代“复制_粘贴”操作。这样,修改时只需修改块定义,就 可使插入各处的块引用自动更新。然而该技术的缺点在于,未考虑建筑工程设计信息的重复特点,没有提取设计元 素的可重用属性,如主题、适用的单体、标准层和重用方式等,因而不能充分分离出可重用 的设计元素集合;同时,在需要插入某块时,没有直接的参数确定该块是否适用于该处,需 要靠对其工程意义的理解进行判断,可靠性差且效率低;对于已经插入的块,当需要修改 时,难以确定其已被插入的位置,因此无法确定修改将要作用的范围,重用的可靠性低。因 此将“块”等技术直接用于设计重用时,需要设计者自行管理重用过程和属性,其效率和可 靠性有待提高。本专利技术将AutoCAD中“块”的技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现有技术合并于此,并针对 上述不足提出了自动命名、自动定义、自动组装、自动定位等设计重用的重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重用装置,所 述的装置包括元件,所述元件为容纳适用于1种主题、1或复数个标准层、1或复数个单体、 1种重用方式的图元的容器对象;所述重用方式为元件在部件上形成横向重复的方式;所 述横向重复为标准层平面内不同区域间的重复,其内容包括在部件中形成1或复数个元件 复本和对所述元件复本的几何变换;所述元件的属性至少包括主题、适用的单体、适用的标 准层以及对应的重用方式,并以此作为识别标志;部件,所述部件为容纳适用于1种主题、1 或复数个标准层、1个单体的图元和元件的容器对象;所述部件的属性至少包括主题、适用 的单体和适用的标准层,并以此作为识别标志;标准层件,所述的标准层件为容纳表达1种 主题的1个单体的1个标准层的设计信息所需的图元、部件和标准层件的容器对象;所述标准层件的属性至少包括主题、适用的单体和适用的标准层,并以此作为识别标志;图元分配 模块,用于提供交互界面供用户将重复的图元放入属性匹配的元件、部件或标准层件中;元 件组装模块,用于根据预存元件的属性将元件组装到部件;元件调整模块,用于对组装到部 件的元件根据元件的重用方式属性进行重用方式的调整;部件组装模块,用于根据预存部 件的属性将部件组装到标准层件;标准层件组装模块,用于根据预存标准层件的属性将标 准层件组装到对应的宿主主题标准层件;所述宿主主题为包含其它主题的主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重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图元分配, 用于将图元按重复性放入属性匹配的元件、部件或标准层件;将元件组装到部件,用于根据 预存元件的主题、适用标准层、适用单体属性将元件组装到部件;调整元件在部件中的重用 方式,对组装到部件的元件按元件的重用方式属性进行重复方式的调整;将部件组装到标 准层件,用于根据预存部件的主题、适用标准层、适用单体属性将部件组装到标准层件;将 标准层件组装到标准层件,将标准层件组装到对应的宿主主题标准层件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装置可以简化组装结构,更为有效的 利用重用信息,减轻劳动强度,加快设计速度,提高设计质量。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 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主题层化图纸内容的工程实例;图2为一种主题被多种其它主题重复利用的工程实例;图3为标准层间重复内容的工程实例;图4为单体确定方法的示意图5为重用方式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与方法的关系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元件;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元件;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元件;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元件;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元件组装到部件后,重用方式调整前的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元件组装到部件后,重用方式调整后的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部件组装到标准层件-一效果;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标准层件组装到标准层件一效果;图15为一个单体所存在的横向重复的示意图 图16为本专利技术从部件组装到标准层件的完整过程示意图。-效果; -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 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针对的是建筑工程图纸中常见的在各个主题内、不同单体间、不同标准 层间以某种重用方式重复的内容。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主题”概念是设计信息的内容种类,用来层化图纸内容,使图纸成 为多种主题叠加的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101是某标准层“柱墙标注”主题的最终叠加 完成的图纸,它由102所示的“柱墙”主题图和103所示未叠加102前的“柱墙标注”主题 图叠加而成。用主题层化图纸的好处在于,分层后的内容可以被重复利用,如图2。图2中某标 准层的“板标注”主题图202、“梁标注Y”主题图203和“梁标注X”主题图204均共用了 201所示的“梁板线”主题图作为其底图。表1中的示例显示了结构专业图纸内容主题化后 被重用利用的情况,例如“柱墙标注”与“梁板线”主题均重用了 “柱墙”主题,“梁标注”与 “板标注”主题均重用了 “梁板线”主题。表 1 ·表示所在行的主题直接包含所在列的主题;〇表示所在行的主题因其直接包含的主题包含有第三个主题,而间接包含有第 三个主题。例如板标注包含了梁板线,而梁板线又包含了柱墙,因而板标注间接包含了柱掉 丄回ο主题的其它特性还包括所有设计内容必须也只能归入一个主题,因而不同主题之 间没有交集,所有主题的合集即为全部设计信息。主题同时也是提取重用图元的前提,横向 重复和竖向重复的提取工作只能在一个主题的标准层和单体间进行。本专利技术中的“标准层”为具有相同布置的楼层平面,不同标准层间的重复内容为竖 向重复,如图3所示。图3中,301、302、303、304分别为梁板线主题标准层2、3、4、5,均含有 305所示的相同局部,因而305是在标准层2、3、4、5之间的竖向重复内容。本专利技术中的“单体”是一个标准层件所含信息涉及的平面范围。一个单体可能包 含一个或多个单元。如图4所示,401表示图框;402表示两个单元安排在一个图框中,在一 张图纸出图,因而两个单元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元件,所述元件为容纳适用于1种主题内、1或复数个标准层、1或复数个单体、1种重用方式的图元的容器对象;所述元件的属性至少包括适用的1个主题、适用的1或复数个标准层、适用的1或复数个单体以及适用的1种重用方式;所述元件以所述属性作为区分不同元件的标志;部件,所述部件为容纳适用于1种主题内、1或复数个标准层、1个单体的图元和元件的容器对象;所述部件的属性至少包括适用的1个主题、适用的1或复数个标准层以及适用的1个单体;所述部件以所述属性作为区分不同部件的标志;标准层件,所述标准层件为容纳表达1种主题的1个单体的1个标准层的设计信息所需的图元、部件和标准层件的容器对象;所述标准层件的属性至少包括对应的1种主题、对应的1个标准层以及对应的1个单体;所述标准层件以所述属性作为区分不同标准层件的标志;图元分配模块,用于提供交互界面供用户将图元按重复性放入属性匹配的元件、部件或标准层件;元件调整模块,用于对组装到部件的元件根据元件的重用方式属性进行重用方式的调整。部件组装模块,用于根据预存部件的属性将部件组装到标准层件;标准层件组装模块,用于根据预存标准层件的属性将标准层件按主题叠加关系组装到其它标准层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刚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