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极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857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8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电极模组,包括封装材料、夹设于该封装材料之间的上载体和下载体、夹设于该上载体和该下载体之间的至少两块光伏电池,还包括用于沿电流汇流方向排列并设置的至少一个光伏复合电极,该光伏复合电极包括一个导电连接件以及分别设于该上载体和该下载体上的两个导电体,该导电连接件的一自由端与一个该导电体欧姆接触,并另一自由端与另一个该导电体欧姆接触,两个该导电体通过该导电连接件串联相邻两块光伏电池,位于同一电流汇流路径上的所有导电体的横截面大小各不相同,且满足沿电流汇流方向按照横截面逐渐增大排列。本技术能够减少光伏电极串联光伏电池时对入射光的遮挡面积,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电极模组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光伏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2、目前,光伏电机模组中光伏电池的串联是通过光伏电极连接实现的,具体参阅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光伏电极模组包括封装材料10、夹设于该封装材料10之间的上载体21和下载体22、夹设于该上载体21和该下载体22之间的至少两块光伏电池30,还包括用于沿电流汇流方向(如图2所述的a方向)排列并设置的至少一个光伏复合电极40,该光伏复合电极40包括一个导电连接件41以及分别设于该上载体21和该下载体22上的两个导电体42,该导电连接件41的一自由端与一个该导电体42欧姆接触,并另一自由端与另一个该导电体42欧姆接触,两个该导电体42通过该导电连接件41串联相邻两块光伏电池30。通过多个光伏复合电极40实现多块光伏电池30的串联,位于串联路径末端的光伏复合电极40连接电流导出部50,通过电流导出部50导出汇流的电流,进而实现一条电流汇流路径,不同电流导出部分别对应有不同的电流汇流路径。现有的光伏电机模组中,同一电流汇流路径上的所有导电体42的横截面相同,且该横截面的大小是根据电流汇流路径末端(即流至电流导出部处)的电流大小所对应的载流要求确定的。

3、但是,在实际中,电流大小是沿着汇流方向逐渐增大的,也就是说,流经汇流路径始端处的电流是小于流经汇流路径末端处的电流的,因此,现有的光伏电极模组中位于汇流路径末端以前的导电体42存在横截面偏大的问题,虽然横截面偏大不影响电流传导,但是确导致了部分导电体的体积偏大,一方面导致光伏电极单元制作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对入射光的不必要的遮挡,降低了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极模组,能够减少光伏电极串联光伏电池时对入射光的遮挡面积,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本技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光伏电极模组,包括封装材料、夹设于所述封装材料之间的上载体和下载体、夹设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之间的至少两块光伏电池,还包括用于沿电流汇流方向排列并设置的至少一个光伏复合电极,所述光伏复合电极包括一个导电连接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上的两个导电体,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自由端与一个所述导电体欧姆接触,并另一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导电体欧姆接触,两个所述导电体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串联相邻两块光伏电池,位于同一电流汇流路径上的所有导电体的横截面大小各不相同,且满足沿电流汇流方向按照横截面逐渐增大排列。

3、本技术通过沿电流汇流方向按照导电体横截面逐渐增大的方式排列光伏复合电极,以使同一电流汇流路径上的导电体的载流能力与汇流的电流大小保持一致,而无需将整条串联路径上的所有导电体都按照末端的最大电流来设计载流能力,一方面避免了对导电体尺寸的浪费,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导电体与光伏电池连接时对入射光的遮挡面积,提高了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了能耗。

4、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上载体的表面或所述下载体的表面。

5、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载体的表面和所述下载体的表面均设有导电金属层,所述导电体形成于所述导电金属层上。

6、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或所述下载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供所述导电体对应嵌固的嵌槽,所述导电体满嵌于相应的所述嵌槽。

7、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形状为矩形。

8、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载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和所述下载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粘接材料。

9、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体的材料选自铜、镍、锡、铋、金、锌、银、钯、铯、锂、钾、钠、铅、镓、铟、汞或其合金,或含甲酸根金属。

10、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满足熔点大于40℃并透光率大于85%。

11、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选自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聚碳酸酯)、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c(环烯烃共聚物)、eva(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poe(乙烯-α烯烃聚合物)、em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mm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环氧树脂、硅胶树脂、pma(丙烯酸酯)、pu(聚氨酯)、vae(醋酸乙稀-乙烯共聚乳液)、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或其复合片。

12、本技术光伏电极模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伏复合电极还包括设于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两侧、并和相邻两块所述光伏电池接触以排除所述上载体和所述载体间空气从而避免短路的若干填充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极模组,包括封装材料、夹设于所述封装材料之间的上载体和下载体、夹设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之间的至少两块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沿电流汇流方向排列并设置的至少一个光伏复合电极,所述光伏复合电极包括一个导电连接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上的两个导电体,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自由端与一个所述导电体欧姆接触,并另一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导电体欧姆接触,两个所述导电体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串联相邻两块光伏电池,位于同一电流汇流路径上的所有导电体的横截面大小各不相同,且满足沿电流汇流方向按照横截面逐渐增大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上载体的表面或所述下载体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的表面和所述下载体的表面均设有导电金属层,所述导电体形成于所述导电金属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或所述下载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供所述导电体对应嵌固的嵌槽,所述导电体满嵌于相应的所述嵌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形状为矩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和所述下载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均设置有粘接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材料选自铜、镍、锡、铋、金、锌、银、钯、铯、锂、钾、钠、铅、镓、铟、汞或其合金,或含甲酸根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满足熔点大于40℃并透光率大于8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选自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聚碳酸酯)、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C(环烯烃共聚物)、EVA(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POE(乙烯-α烯烃聚合物)、EM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MM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环氧树脂、硅胶树脂、PMA(丙烯酸酯)、PU(聚氨酯)、VAE(醋酸乙稀-乙烯共聚乳液)、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或其复合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复合电极还包括设于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两侧、并和相邻两块所述光伏电池接触以排除所述上载体和所述载体间空气从而避免短路的若干填充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极模组,包括封装材料、夹设于所述封装材料之间的上载体和下载体、夹设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之间的至少两块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沿电流汇流方向排列并设置的至少一个光伏复合电极,所述光伏复合电极包括一个导电连接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上载体和所述下载体上的两个导电体,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自由端与一个所述导电体欧姆接触,并另一自由端与另一个所述导电体欧姆接触,两个所述导电体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串联相邻两块光伏电池,位于同一电流汇流路径上的所有导电体的横截面大小各不相同,且满足沿电流汇流方向按照横截面逐渐增大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上载体的表面或所述下载体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的表面和所述下载体的表面均设有导电金属层,所述导电体形成于所述导电金属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和/或所述下载体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供所述导电体对应嵌固的嵌槽,所述导电体满嵌于相应的所述嵌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的形状为矩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和所述下载体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