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845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涉及手机散热技术领域,包括:主板机构。该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本装置使用时,处理分析模块配合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对手机温度进行检测,控制模块配合处理分析模块控制微型水泵和微型电磁阀启动,使得第一液冷管和第二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开始流动,不断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而进入第二液冷管内部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散热的热量经过凝胶层和第二吸热板传导至鳍片板内部后被输送到空气中,并且整体为多层平板状设计,外部没有贯穿的孔洞,解决了风冷散热容易因灰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散热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1、液冷散热器是一种通过液体循环来冷却电子设备的散热器,液冷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泵将冷却液体循环流经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将热量带走,然后通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散热器,液冷散热器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更低的噪音水平。

2、目前,手机在使用时为了提高防护性通常安装有手机壳进行保护,但是手机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散发热量,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部分手机壳上会安装散热扇进行风冷散热,而安装有风冷散热器的手机壳虽然能够保护手机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但是,风冷散热手机壳表面需要开设大量的散热孔,灰尘进入后容易导致风冷结构故障,散热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及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其能克服现有安装有风冷散热器的手机壳虽然能够保护手机的同时提高散热效果,但是,风冷散热手机壳表面需要开设大量的散热孔,灰尘进入后容易导致风冷结构故障,散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包括:主板机构,所述主板机构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控制主板的前侧设置有四个液冷机构,四个所述液冷机构均包括第一液冷管,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后端安装有微型电磁阀,所述第一液冷管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液冷管,所述第二液冷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穿层管,所述穿层管的底端和微型电磁阀输入端相连通。

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附加泵,所述附加泵和微型水泵相配合,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控制模块。

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位于附加泵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控制主板的顶部位于电源模块的右侧安装有处理分析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后表面安装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和电源模块通过内部线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水泵、附加泵、电源模块和处理分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板,所述第一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管槽,所述第一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管槽,四个所述第一液冷管固定嵌设在第一管槽内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固定嵌设在第二管槽内部。

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液冷管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液冷管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填充板的底部通过散热胶粘合连接有第一吸热板。

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填充板的顶部设置有多功能机构,所述多功能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填充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后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圈,所述无线充电圈的后侧电性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贴片式温感器,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贴片式温感器,所述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隔温板,所述隔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所述第二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管槽,所述第二填充板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第四管槽,所述第二液冷管安装在第三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连通管安装在第四管槽的内部。

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填充板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板,所述第二吸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鳍片板。

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一种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包括上述任一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卷边,所述壳体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处理分析模块配合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对手机温度进行检测,控制模块配合处理分析模块控制微型水泵和微型电磁阀启动,使得第一液冷管和第二液冷管内部的冷却液开始流动,不断对手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而进入第二液冷管内部温度较高的冷却液散热的热量经过凝胶层和第二吸热板传导至鳍片板内部后被输送到空气中,并且整体为多层平板状设计,外部没有贯穿的孔洞,解决了风冷散热容易因灰尘而发生故障的问题,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15、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第一贴片式温感器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可以准确对手机背部不同区域的温度进行判断,而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第一液冷管和第二液冷管及其配套结构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降温时处理分析模块配合控制模块启动对应的微型电磁阀开启即可,并且可以启动两个附加泵对微型水泵的流量、水压和效率进行提高,确保了散热的可靠性。

16、本装置安装在手机背面时,具有无线反向供电功能的手机可以直接配合无线充电圈对电源模块进行反向供电,从而提高的本装置的单次使用时间,功能性较强,也可通过无线充电器配合无线充电圈和连接线对本设备中的电源模块进行无线充电,有线和无线两种充电方式的设计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充电过程中,处理分析模块可以对无线充电圈是否通电状态进行分析,对电源模块剩余电量分析,并将处理后产生的电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中,从而完成对无线充电圈的通断电操作,避免充电过载,提高了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机构(2),所述主板机构(2)包括控制主板(201),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微型水泵(202),所述控制主板(20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液冷机构(3),四个所述液冷机构(3)均包括第一液冷管(301),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302),所述第一连通管(302)的后端安装有微型电磁阀(307),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03),所述连接管(30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液冷管(304),所述第二液冷管(304)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305),所述第二连通管(305)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穿层管(306),所述穿层管(306)的底端和微型电磁阀(307)输入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附加泵(203),所述附加泵(203)和微型水泵(202)相配合,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控制模块(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附加泵(203)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源模块(204),所述电源模块(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81),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电源模块(204)的右侧安装有处理分析模块(205),所述控制主板(201)的后表面安装有充电端口(207),所述充电端口(207)和电源模块(204)通过内部线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水泵(202)、附加泵(203)、电源模块(204)和处理分析模块(205)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板(4),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管槽(41),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管槽(42),四个所述第一液冷管(301)固定嵌设在第一管槽(41)内部,所述第一连通管(302)和第二连通管(305)固定嵌设在第二管槽(4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二液冷管(304)的内部灌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底部通过散热胶粘合连接有第一吸热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设置有多功能机构(5),所述多功能机构(5)包括安装板(501),所述安装板(501)固定安装在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凹槽(502),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502)后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503),所述第一凹槽(5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圈(504),所述无线充电圈(504)的后侧电性连接有连接线(505),所述连接线(505)和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靠近边缘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凹槽(506)和第四凹槽(507),所述第三凹槽(5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所述第四凹槽(50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所述第一贴片式温感器(508)和第二贴片式温感器(509)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01)的顶部安装有隔温板(6),所述隔温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板(7),所述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管槽(71),所述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四个第四管槽(72),所述第二液冷管(304)安装在第三管槽(7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通管(305)安装在第四管槽(72)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板(7)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凝胶层(82),所述凝胶层(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热板(83),所述第二吸热板(8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鳍片板(84)。

10.一种采用该散热片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卷边(11),所述壳体(1)的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预留槽(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机构(2),所述主板机构(2)包括控制主板(201),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微型水泵(202),所述控制主板(201)的前侧设置有四个液冷机构(3),四个所述液冷机构(3)均包括第一液冷管(301),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302),所述第一连通管(302)的后端安装有微型电磁阀(307),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03),所述连接管(30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液冷管(304),所述第二液冷管(304)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305),所述第二连通管(305)的后端固定连通有穿层管(306),所述穿层管(306)的底端和微型电磁阀(307)输入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附加泵(203),所述附加泵(203)和微型水泵(202)相配合,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控制模块(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附加泵(203)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电源模块(204),所述电源模块(2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81),所述控制主板(201)的顶部位于电源模块(204)的右侧安装有处理分析模块(205),所述控制主板(201)的后表面安装有充电端口(207),所述充电端口(207)和电源模块(204)通过内部线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水泵(202)、附加泵(203)、电源模块(204)和处理分析模块(205)均与控制模块(20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3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板(4),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管槽(41),所述第一填充板(4)的顶部靠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四个第二管槽(42),四个所述第一液冷管(301)固定嵌设在第一管槽(41)内部,所述第一连通管(302)和第二连通管(305)固定嵌设在第二管槽(4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翼丰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