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眼表液采集器与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然专利>正文

眼表液采集器与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772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表疾病诊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凹槽二,所述壳体顶部中心处右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部右侧与外部相通,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外表面与所述安装槽内部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且所述采集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安装槽安装,所述壳体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内槽一,且所述内槽一内部上表面右侧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通;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采集组件与检测组件的配合可以对采集的眼表液进行快速的检测,这样就可以对眼表部位的相关蛋白因子和致病微生物进行即时快速的诊断,且避免蛋白反复冻融影响检测结果,同时该装置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表疾病诊断,更具体的说是眼表液采集器与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免疫层析技术是标记示踪粒子(胶体金、乳胶微球、荧光微球等)的抗体与待检测物质预先结合形成复合物,利用毛细作用在硝酸纤维素膜等固相载体上层析,膜上预先包被的抗原或者抗体,与流经的复合物结合而显色。该方法可通过肉眼直接判读结果,整个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基层诊断及大面积筛查使用。眼表液是指眼表泪液,眼表泪液中含有大量因子和蛋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子机制关系密切,通过泪液的疾病生物标记物的检测,对眼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随访、疗效判断以及愈后预测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眼表液采用接触式采集,例如刺激泪液法、毛细管采泪法和吸附采泪法,这些方法都会不同程度对被采集者造成不适影响。采集后样本保存较多采用冷冻保存,使用时复融样本可能会对蛋白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眼表液采集器与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凹槽二,所述壳体顶部中心处右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部右侧与外部相通,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外表面与所述安装槽内部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且所述采集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安装槽安装,所述壳体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内槽一,且所述内槽一内部上表面右侧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通,所述壳体顶部中心处右侧且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左方开设有观察口,且所述观察口内部与所述内槽一内部相通,所述内槽一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且所述检测组件的顶部右侧与所述采集组件相对应,所述检测组件的左侧贯穿所述壳体的左侧。

3、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槽内部前后两表面左侧的凹槽四,所述凹槽四内部远离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通槽二,所述通槽二内部远离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内槽三,所述内槽三内部上下两表面之间通过转动杆二转动连接有摆板,所述摆板内部左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一,所述通槽二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杆,且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一,所述安装杆内部位于所述通槽一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一,且所述限位杆一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通槽一内部上下两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槽一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限位槽一内部的两个所述滑块之间都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所述挡块远离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杆一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挡块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槽一内部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采集组件前后两表面的左侧均开设有凹槽三,且所述凹槽三内部左侧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通,所述安装杆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三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垫,且所述安装垫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凹槽三内侧壁相贴合,所述采集组件前后两表面的右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摆板内部右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四,所述内槽三内部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三,所述通槽三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且所述挤压块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插接在所述插槽内部,所述挤压块远离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通槽三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三,且所述弹簧三套设在所述挤压杆外表面,所述挤压杆远离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四,且内部位于所述通槽四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槽二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二,且所述限位杆二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槽二内部的上下两表面转动连接。

4、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拆卸连接在所述内槽一内部的检测板,且所述检测的左侧贯穿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检测板顶部右侧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部放置有检测试纸条,且所述检测试纸条的顶部右侧与所述采集组件相对应,并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左侧与所述观察口相对应,所述检测板内部中心处右侧开设有内槽二,所述内槽二内部右侧中心处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贯穿所述通孔,且与所述内槽一内部右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位于所述内槽二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内槽二内部左侧中心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左侧与所述导向槽内部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导向块右侧贯穿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右侧,且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内槽二内部前方与后方均通过转动杆一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左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收纳槽,所述转动杆一外表面位于所述收纳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直齿轮,且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杆啮合连接,所述卡杆靠近所述内槽二内部中心处的一侧的右侧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块的前后两表面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卡槽内部。

5、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后两表面的左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握持槽,且所述握持槽内部设置有弧形状。

6、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侧壁与所述卡杆的右端和所述卡块的前后两表面均设置成弧形状。

7、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板左侧中心处开设有拉槽二,且所述拉槽二内部与外部相通。

8、更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靠近所述安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插槽均设置成弧形状。

9、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垫采用海绵材质。

10、眼表液采集器,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包括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包括通过安装组件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部的采集头,所述采集头右侧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凹槽一,且所述凹槽一内部与所述凹槽一内部相对应,所述采集头顶部左侧开设有拉槽一,所述采集头内部中心处开设有漏斗型的采集槽,且所述采集槽内部上表面与外部相通,所述采集槽内部下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采集孔,且所述采集孔内部与所述检测组件相对应。

11、眼表疾病诊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2、s1、通过手握持住所述壳体使得该装置被拿起进行使用,且再通过所述壳体顶部的所述安装槽中的所述采集组件对眼表液进行采集,并在外眼睑处即可收集被采集者的眼表液;

13、s2、将所述采集组件采集的眼表液通过所述内槽一内部的所述检测组件进行检测,且检测的结果通过所述观察口便于进行观察;

14、s3、在检测完一个后可以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对所述采集组件进行拆卸更换新的再次安装,且所述检测组件也可以拆卸进行更换新的后与更换的新的所述采集组件再次配合对下一个进行眼表液的采集检测。

15、本专利技术眼表液采集器与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及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16、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采集组件与检测组件的配合可以对采集的眼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侧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凹槽二(5),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处右侧开设有安装槽(4),且所述安装槽(4)内部右侧与外部相通,所述安装槽(4)内部设置有采集组件(3),所述采集组件(3)外表面与所述安装槽(4)内部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9),且所述采集组件(3)通过所述安装组件(9)与所述安装槽(4)安装,所述壳体(1)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内槽一(7),且所述内槽一(7)内部上表面右侧与所述安装槽(4)内部相通,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处右侧且位于所述安装槽(4)的左方开设有观察口(2),且所述观察口(2)内部与所述内槽一(7)内部相通,所述内槽一(7)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8),且所述检测组件(8)的顶部右侧与所述采集组件(3)相对应,所述检测组件(8)的左侧贯穿所述壳体(1)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槽(4)内部前后两表面左侧的凹槽四(908),所述凹槽四(908)内部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通槽二(916),所述通槽二(916)内部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内槽三(901),所述内槽三(901)内部上下两表面之间通过转动杆二(902)转动连接有摆板(903),所述摆板(903)内部左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一(911),所述通槽二(916)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杆(907),且所述安装杆(907)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一(911),所述安装杆(907)内部位于所述通槽一(911)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限位槽一(910),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一(913),且所述限位杆一(913)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通槽一(911)内部上下两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09),所述滑槽(909)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12),每个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的两个所述滑块(912)之间都固定连接有挡块(914),且所述挡块(914)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杆一(91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挡块(914)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915),所述采集组件(3)前后两表面的左侧均开设有凹槽三(904),且所述凹槽三(904)内部左侧与所述安装槽(4)内部相通,所述安装杆(907)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三(904)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06),所述安装板(906)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垫(905),且所述安装垫(905)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凹槽三(904)内侧壁相贴合,所述采集组件(3)前后两表面的右侧均开设有插槽(923),所述摆板(903)内部右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四(918),所述内槽三(901)内部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三(917),所述通槽三(917)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921),所述挤压杆(921)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922),且所述挤压块(922)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插接在所述插槽(923)内部,所述挤压块(922)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通槽三(917)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三(924),且所述弹簧三(924)套设在所述挤压杆(921)外表面,所述挤压杆(921)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四(918),且内部位于所述通槽四(918)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限位槽二(920),所述限位槽二(920)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二(919),且所述限位杆二(919)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槽二(920)内部的上下两表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8)包括拆卸连接在所述内槽一(7)内部的检测板(802),且所述检测的左侧贯穿所述壳体(1)的左侧,所述检测板(802)顶部右侧开设有检测槽(803),所述检测槽(803)内部放置有检测试纸条(804),且所述检测试纸条(804)的顶部右侧与所述采集组件(3)相对应,并所述检测试纸条(804)的左侧与所述观察口(2)相对应,所述检测板(802)内部中心处右侧开设有内槽二(808),所述内槽二(808)内部右侧中心处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孔(811),所述通孔(811)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812),且所述固定杆(812)的右端贯穿所述通孔(811),且与所述内槽一...

【技术特征摘要】

1.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侧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凹槽二(5),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处右侧开设有安装槽(4),且所述安装槽(4)内部右侧与外部相通,所述安装槽(4)内部设置有采集组件(3),所述采集组件(3)外表面与所述安装槽(4)内部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9),且所述采集组件(3)通过所述安装组件(9)与所述安装槽(4)安装,所述壳体(1)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内槽一(7),且所述内槽一(7)内部上表面右侧与所述安装槽(4)内部相通,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处右侧且位于所述安装槽(4)的左方开设有观察口(2),且所述观察口(2)内部与所述内槽一(7)内部相通,所述内槽一(7)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8),且所述检测组件(8)的顶部右侧与所述采集组件(3)相对应,所述检测组件(8)的左侧贯穿所述壳体(1)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表疾病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槽(4)内部前后两表面左侧的凹槽四(908),所述凹槽四(908)内部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通槽二(916),所述通槽二(916)内部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内槽三(901),所述内槽三(901)内部上下两表面之间通过转动杆二(902)转动连接有摆板(903),所述摆板(903)内部左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一(911),所述通槽二(916)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杆(907),且所述安装杆(907)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一(911),所述安装杆(907)内部位于所述通槽一(911)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限位槽一(910),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一(913),且所述限位杆一(913)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通槽一(911)内部上下两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09),所述滑槽(909)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12),每个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的两个所述滑块(912)之间都固定连接有挡块(914),且所述挡块(914)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杆一(91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挡块(914)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槽一(910)内部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915),所述采集组件(3)前后两表面的左侧均开设有凹槽三(904),且所述凹槽三(904)内部左侧与所述安装槽(4)内部相通,所述安装杆(907)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凹槽三(904)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06),所述安装板(906)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垫(905),且所述安装垫(905)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凹槽三(904)内侧壁相贴合,所述采集组件(3)前后两表面的右侧均开设有插槽(923),所述摆板(903)内部右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四(918),所述内槽三(901)内部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前后贯穿式的通槽三(917),所述通槽三(917)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杆(921),所述挤压杆(921)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922),且所述挤压块(922)靠近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插接在所述插槽(923)内部,所述挤压块(922)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侧与所述通槽三(917)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三(924),且所述弹簧三(924)套设在所述挤压杆(921)外表面,所述挤压杆(921)远离所述安装槽(4)内部中心处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四(918),且内部位于所述通槽四(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然
申请(专利权)人:顾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