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753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所述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包括:衬底层;外延层;第一体区;第二体区;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一源区;第二源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设第一体区、第二体区的深度,使第二体区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体区的深度,得到相较于第一体区来说体区深度较浅的第二体区,降低了体区的长度,进而降低了二极管开启的阈值电压,从而以较低的阈值电压开启了体二极管,实现了降低反向续流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在半导体
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半导体
的高度复杂性,传统的沟槽mos自带的寄生二极管是由其p型体基区和n型外延层所构成的pn结二极管,其开启电压在1v左右,存在当反向续流时,电流通过体二极管,产生开启电压较高、功耗较大。

2、因此,如何以更低的开启电压开启体二极管,实现降低反向续流功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当前传统的沟槽mos自带的寄生二极管在反向续流时,电流通过体二极管,产生开启电压较高、功耗较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

3、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层;

4、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位于所述衬底层上;

5、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体区,所述第一体区位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体区的离子掺杂浓度小于所述第一体区的离子掺杂浓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包括:形成所述第一栅极结构的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上的第一栅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栅极结构的第二介质层包括: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沟槽底部上方的底部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沟槽侧壁上的上壁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沟槽侧壁上的下壁介质层,所述上壁介质层位于所述下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体区的离子掺杂浓度小于所述第一体区的离子掺杂浓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包括:形成所述第一栅极结构的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上的第一栅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栅极结构的第二介质层包括: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沟槽底部上方的底部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二沟槽侧壁上的上壁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沟槽侧壁上的下壁介质层,所述上壁介质层位于所述下壁介质层的上方,所述上壁介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下壁介质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沟槽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结构上设置有预设形状的第一接触孔,所述第一源区和所述第二源区之间设置有第二接触孔,所述第一接触孔、所述第二接触孔中填有金属,用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献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芯能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