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95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的衬底层包括显示区、隔离区和开孔区,隔离区设置于显示区与开孔区之间;在远离衬底层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发光层、阴极层和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用于隔断发光层和阴极层;第一隔离柱位于隔离区,且第一隔离柱环绕开孔区的周侧设置,第一隔离柱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第一阻挡层,电极层位于第一阻挡层和衬底层之间;第二阻挡层,第二阻挡层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之间,第二阻挡层遮盖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相对的侧面、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之间的开口处内的隔离区,且部分遮盖第一阻挡层远离衬底层的表面,第一阻挡层为无机层,第二阻挡层为无机层或者有机层中的任一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加,对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性能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显示装置通常存在打孔需求,以便于设置摄像头、传感器等器件,但在显示面板打孔容易造成gdsh(growing dark spot athiaa,由于封装或者外力导致的裂纹、划伤、顶伤等不良引起的开开孔区的水汽氧化)现象。

2、现有的显示面板通常通过设置隔离柱,避免公共层未进行断电设计,公共层间存在电场,会加速水汽入侵速率,引发显示面板的gdsh现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3、然而,现有技术的隔离柱通常通过钝化层进行包覆或者去除顶部钛电极再进行钝化层包覆的方案,但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工艺的波动进而导致钝化层未能完全覆盖铝电极层远离衬底层的表面,因而在隔离柱侧蚀面积增大的情况下,侧蚀深度将减小,在发光层蒸镀过程中,容易导致发光层难以断开,进而导致显示面板的gdsh不良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其中,所述第二阻挡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中的至少一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像素界定层和光刻间隙柱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包括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其中,所述第二阻挡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中的至少一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像素界定层和光刻间隙柱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俊秀周洋白露屈忆李宇婧温为舒张代应赵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