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92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4
本申请涉及本申请涉及自行车车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包括前三角叉、后三角叉、头管和中管,所述前三角叉和后三角叉分别固定连接于中管的两侧,所述头管固定连接于前三角叉远离中管的尖端处;所述中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外杆、内杆和下外杆,所述上外杆和下外杆粗于内杆,所述下外杆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上外杆的底端,所述内杆的底端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内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外杆的底面和下外杆的顶面抵接;所述前三角叉和后三角叉相互靠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外杆和下外杆上。本申请具有使车架具有减震作用,便于人们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车架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


技术介绍

1、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车架作为自行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车架的强度决定了自行车的质量,但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遇到道路不平稳的情况,因此会产生震动,影响骑行者体验,不利于人们的使用,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车架具有减震作用,便于人们使用,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包括前三角叉、后三角叉、头管和中管,所述前三角叉和后三角叉分别固定连接于中管的两侧,所述头管固定连接于前三角叉远离中管的尖端处;

4、所述中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外杆、内杆和下外杆,所述上外杆和下外杆粗于内杆,所述下外杆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上外杆的底端,所述内杆的底端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内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三角叉(1)、后三角叉(2)、头管(3)和中管(4),所述前三角叉(1)和后三角叉(2)分别固定连接于中管(4)的两侧,所述头管(3)固定连接于前三角叉(1)远离中管(4)的尖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1),所述安装孔(43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421)滑动的限位槽(4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22)贯穿下外杆(43)的顶端,所述下外杆(4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三角叉(1)、后三角叉(2)、头管(3)和中管(4),所述前三角叉(1)和后三角叉(2)分别固定连接于中管(4)的两侧,所述头管(3)固定连接于前三角叉(1)远离中管(4)的尖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1),所述安装孔(43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421)滑动的限位槽(4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22)贯穿下外杆(43)的顶端,所述下外杆(43)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半环(6),两侧所述限位块(421)的顶面分别与两个固定半环(6)的底面抵接,所述减震弹簧(5)的底端通过与下杆体的顶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减震铝合金车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半环(6)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1),另一个所述固定半环(6)的端面上开设有供连接板(61)插设的连接槽(62),所述连接槽(62)贯穿固定半环(6)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伦陈双明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凤骓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