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脑积水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04683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脑积水的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纳米颗粒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所述4条单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6所示。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能够降低脉络丛上皮细胞中SPAK和OSR1的表达,同时下调其下游离子通道与脑脊液分泌相关的蛋白NKCC1、ATP1a1、KCNJ13和CLIC6的表达,抑制脑脊液过度分泌。同时TSOs能够抑制脉络丛巨噬细胞由M0向M1极化,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缓解脉络丛炎症,从而抑制脑积水形成。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TSOs能够有效抑制脑积水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脑积水的用途


技术介绍

1、脑积水是一类脑脊液分泌和吸收失衡所导致的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走路不稳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脑疝导致死亡。目前脑积水最主要的治疗方案是脑室-腹腔分流术,但这一手术方式术后常发生堵管、感染及移位等并发症。此外,60%的经手术治疗后的脑积水患者会出现终身的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包括运动功能受损、认知功能受损及癫痫等。而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于脑积水缺乏有效的药物。因而,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脑积水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2、最近,kahle等人取得了重大发现,阐明脉络丛上皮炎症由于室内出血(ivh)或感染导致脑脊液过度分泌,从而促进脑积水的发展。研究者们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在脉络丛表面有一群巨噬细胞,它们是进入脑脊液中的血液成分及微生物的“第一响应者”。受炎症刺激物激活的巨噬细胞会引起脑脊液的“炎症因子风暴”,这些炎症因子会与脉络丛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上皮细胞炎症,从而激活spak/osr1蛋白,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所述4条单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NO.4、SEQ ID NO.6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4条单链DNA先溶于溶剂中,然后置于90~95℃维持10~15min,再将温度降低到2~8℃维持20min以上,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4条单链DNA的摩尔比为1:1:1:1;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面体框架核酸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所述4条单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no.4、seq id no.6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4条单链dna先溶于溶剂中,然后置于90~95℃维持10~15min,再将温度降低到2~8℃维持20min以上,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4条单链dna的摩尔比为1:1:1:1;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锋蔡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