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69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它包括胶凝材料体系、轻质骨料体系、复合外加剂体系和水;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组分及其用量包括:胶凝材料体系400‑450kg,轻质骨料体系1200‑1400kg,水200‑220kg,复合外加剂体系的掺量为胶凝材料体系质量的2.0‑3.0%;其中,胶凝材料体系以磷石膏、水泥、矿粉、玻璃微珠、微硅粉为主要原料;复合外加剂体系以磷酸基团改性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保水增稠组分、碱激发组分、引气剂和水为主要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达100‑120h,且在72h后仍可保持拌合物良好的和易性,可有效保证同步切割浇筑混凝土连续墙等工艺的实现,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超缓凝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收到越来越广泛应用,为特殊结构和工法的施工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其特殊之处在于初凝时间相较于常规混凝土显著延长,可达到并超过24~48小时,甚至可达100小时以上;使得超缓凝混凝土成为咬合桩、smw工法桩、超长桩基、大体积混凝土、高层建筑底板等工程中的理想材料。

2、针对部分地连墙连续锯割成槽同步灌注成墙工艺(如专利cn106759262a和cn107964941a),通过链锯式切割箱锯割成槽、同步灌注超缓凝混凝土、后置劲性骨架,利用流态混凝土侧压力推动设备不断切削前进形成无冷缝的地下连续墙。该工艺拟借助流态化的超缓凝混凝土的侧压力推动设备横移掘进,这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不仅仅是凝结时间超长,而且要求72h后的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贯入阻力,这样可以确保掘进完成后,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中较为容易地插入劲性骨架。

3、然而,传统的超缓凝混凝土浇筑后处于静置或少扰动状态,成型后的混凝土流动性一般不作特殊要求,通常未就其粘度、稠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胶凝材料体系、轻质骨料体系、复合外加剂体系和水;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组分及其用量包括:胶凝材料体系400-450kg,轻质骨料体系1200-1400kg,水200-220kg,复合外加剂体系的掺量为胶凝材料体系质量的2.0-3.0%;其中,胶凝材料体系以磷石膏、水泥、矿粉、玻璃微珠、微硅粉为主要原料;复合外加剂体系以磷酸基团改性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保水增稠组分、碱激发组分、引气剂和水为主要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体系中,各组分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磷石膏40-50%,水泥8-10%,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胶凝材料体系、轻质骨料体系、复合外加剂体系和水;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组分及其用量包括:胶凝材料体系400-450kg,轻质骨料体系1200-1400kg,水200-220kg,复合外加剂体系的掺量为胶凝材料体系质量的2.0-3.0%;其中,胶凝材料体系以磷石膏、水泥、矿粉、玻璃微珠、微硅粉为主要原料;复合外加剂体系以磷酸基团改性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保水增稠组分、碱激发组分、引气剂和水为主要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体系中,各组分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磷石膏40-50%,水泥8-10%,矿粉25-30%,玻璃微珠3-5%,微硅粉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石膏是由磷石膏尾矿经陈化、干燥、筛分得到,水溶性p2o5含量为20-200mg/kg,150μm筛余≤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外加剂体系中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磷酸基团改性聚羧酸减水剂30-40%,保水增稠组分0.05-0.10%,碱激发组分0.2-0.5%,引气剂0.01-0.05%,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时保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基团改性聚羧酸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强宋万鹏周环宇魏倩巴鑫吴全龙董耀武张勇许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