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连接,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目前已经普及至千家万户,对每户用电情况进行测量。电能表通过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
2、早期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包括安装在电能表上的接线螺钉,在使用时直接将导线缠绕到接线螺钉上,通过积压的方式固定住,这种接线方式存在如下问题:接线螺钉尾部和导线的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接线螺钉和导线充分接触,导致接线回路电阻增加;此外,在接线螺钉压接电流导线时,螺钉采用螺旋式下压与导线直接接触,螺钉和导线产生的旋转摩擦导致螺钉表面保护层的损伤,也会引起接线回路电阻增加。根据安培法则,电阻增加会导致能耗增加,进而引起电能表整体温升偏高,严重时会导致电能表自燃。
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020755072.8的技术专利《电能表压片式接线端子》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该压片式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贯穿安装于接线框上侧面的接线螺钉以及套装于接线螺钉钉帽上的压板;其中,压板包括上部、下部以及连接上部和下部的连接部,上部套装于接线螺钉上端,下部穿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4)的槽壁沿导电压块(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导槽(12),所述第一导槽(12)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块(14),所述第一导块(14)与所述导电压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13),所述第一导块(14)通过第一螺旋弹簧(13)与所述第一导槽(12)一端的槽壁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杆(19)、操作杆(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4)的槽壁沿导电压块(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导槽(12),所述第一导槽(12)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块(14),所述第一导块(14)与所述导电压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13),所述第一导块(14)通过第一螺旋弹簧(13)与所述第一导槽(12)一端的槽壁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杆(19)、操作杆(31)以及第四螺旋弹簧(32);所述支撑杆(1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铁(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9)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座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孔体(8),且孔体(8)与座体(1)的内腔(10)连通,所述操作杆(31)穿过孔体(8),且操作杆(31)与孔体(8)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操作杆(31)位于座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操作套(7),所述操作杆(31)上套设有第四螺旋弹簧(32),所述第四螺旋弹簧(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9)固接,第四螺旋弹簧(32)的另一端与内腔(10)的腔壁接触,所述座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盖(9),所述端盖(9)上固定连接有挡座(11),所述挡座(11)与所述支撑杆(19)的一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杆(19)和操作杆(31);所述支撑杆(1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铁(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9)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座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孔体(8),且孔体(8)与座体(1)的内腔(10)连通,所述操作杆(31)穿过孔体(8),且操作杆(31)与孔体(8)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操作杆(31)位于座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操作套(7),所述操作杆(31)上固定连接有挡条(33),且挡条(33)贴靠至内腔(10)的腔壁上,所述座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盖(9),所述端盖(9)上固定连接有挡座(11),所述挡座(11)上开设有滑槽(34),所述滑槽(34)滑动连接有滑块(35),所述滑块(35)上开设有槽体(38),所述槽体(38)内设置有发条弹簧(37),所述支撑杆(19)固定连接有铰接柱(36),所述铰接柱(36)与操作杆(31)同轴设置,且铰接柱(36)的一端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叶钦,肖宇,刘谋海,申丽曼,谭海波,曾伟杰,刘超,余敏琪,熊德智,贺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