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6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其包括:电芯主体,电芯主体上设置有极耳层,极耳层包括多层极耳,沿极耳层的厚度方向,极耳层的表面设置有连接部;极耳套,极耳套套设于极耳层且与连接部焊连,极耳套内设有至少一个分隔部,分隔部将极耳套分隔出至少两个夹层,多层极耳分别被包裹在夹层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极耳套的设置扩大了极耳层的焊接区域,一方面,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脆弱的极耳,使极耳在焊接过程中更不易开裂损伤,另一方面,其也能够提高极耳的过流能力、拓宽电池本身性能及使用范围,此外,极耳套还兼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等显著优势,由此,本申请中的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在本行业内是一种具有广阔使用前景的新型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指一种电芯、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传统能源枯竭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锂电池凭借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通讯等领域。

2、电池一般包括电芯、金属壳体和顶盖等结构。其中,电芯顶部有用于将电流从电芯内部导出的极耳,在装配时,一种方式需要先将极耳和转接片焊接,再将转接片和顶盖上的极柱焊接,从而将电流导向电池外部;另一种方式需要先将极耳预焊成一个整体,再将极耳和极柱焊接,从而将电流导向电池外部。

3、然而,现有的极耳均由多层箔材制成且面积相对较小,为确保其导电性能,箔材通常选用铜箔、铝箔等,因此极耳整体较为脆弱,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等损伤情况,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现阶段行业内通常只能通过减小焊接区积来尽量保护极耳,但是极耳的焊接区积与其过流能力成正比,即,焊接区积越大、过流能力越强,因此较小的焊接区积严重制约了极耳的过流能力,进而影响了电池本身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套(200)包括套体(220)、设置于所述套体(220)上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及用以容置所述极耳层(110)的容置腔,所述分隔部(21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套体(22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熔点低于所述极耳层(110)及所述套体(220)的熔点,或所述分隔部上设置有易熔层,且所述易熔层的熔点低于所述极耳层(110)及所述套体(220)的熔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套(200)焊接于所述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套(200)包括套体(220)、设置于所述套体(220)上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及用以容置所述极耳层(110)的容置腔,所述分隔部(211)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套体(22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熔点低于所述极耳层(110)及所述套体(220)的熔点,或所述分隔部上设置有易熔层,且所述易熔层的熔点低于所述极耳层(110)及所述套体(220)的熔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套(200)焊接于所述连接部(111)并形成焊接部,沿所述连接部(111)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焊接部从所述极耳套(200)的一侧穿过极耳层(110)并至少延伸到所述极耳套(200)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211)表面设有凸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套(200)的长度大于所述极耳层(110)长度1mm-2m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奇廉俊杰田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