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57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9
一种用植物油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方法,对植物油皂脚进行补充皂化,再采用有机二元酸乙二酸为碱性中和剂,进行酸化中和反应;将补充皂化后的皂脚制备成混合脂肪酸的混合物;当酸化、中和后的混合物进入总分相缶分离,混合物分层会形成四层不同物质;从下往上分别为乙二酸钠盐层、水、有机物的絮状物层、最上面的混合脂肪酸层;将总分相缶中含乙二酸钠盐层的料切入水相分相缶;切出含乙二酸钠盐层及水相共30‑65%的体积的料;剩下的35‑70%的体积的料泵入离心机进行分离,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对剩余的水相、有机物的絮状物层、混合脂肪酸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植物油皂脚(油脚)生产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植物籽榨油过程简言之为:油料予处理→蒸炒→浸出→蒸脱、汽提→毛油→脱胶→酸炼→碱炼→脱色→脱臭→植物油。

2、棉籽油、米糠油以及酸值达不到食用油质量的其它植物油均需碱炼,国内皂脚以棉油皂脚为主。菜油、大豆油、花生粕,以及含有磷脂的植物油均需水化脱除磷脂,菜油油脚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

3、植物油皂脚就是在碱炼过程中生成的,碱炼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磷脂、蛋白质、诸多的杂质以及吝种植物油中特有的有机物。皂脚随工艺和原料的不同而组成不同,其主要成分:脂肪酸钠盐、中性油、磷脂,色素、脂肪酸、粘液质、水份以及其他不皂化物等。如在棉籽皂脚有效成份中:脂肪酸(33.3±7.3)%,磷脂(26.3±6.9)%,中性油(8.4±6.4)%,棉酚(7.5±3.0)%等。

4、我们选用植物油皂脚作为制备混合脂肪酸的原料,一定是基于这种油料是一大宗经济作物。如棉籽皂脚,凡是棉产区均有棉籽,且棉籽的量远大于成品棉的量。新疆是我国棉花的重要产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植物油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植物油皂脚进行补充皂化,再采用有机二元酸乙二酸为碱性中和剂,进行酸化中和反应;将补充皂化后的皂脚制备成混合脂肪酸(酸化油)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植物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对皂脚用片碱进行补充皂化,以降低皂脚中的中性油含量;片碱用量范围为2~6%,具体用量视现场皂脚中中性油的情况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植物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中和反应后的乙二酸生成钠盐分离,分离后的乙二酸钠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清洗、烘干,作为乙二酸钠的粗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植物油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对植物油皂脚进行补充皂化,再采用有机二元酸乙二酸为碱性中和剂,进行酸化中和反应;将补充皂化后的皂脚制备成混合脂肪酸(酸化油)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植物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对皂脚用片碱进行补充皂化,以降低皂脚中的中性油含量;片碱用量范围为2~6%,具体用量视现场皂脚中中性油的情况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植物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中和反应后的乙二酸生成钠盐分离,分离后的乙二酸钠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清洗、烘干,作为乙二酸钠的粗产品;二是采用盐酸进行酸化处理,得到乙二酸和氯化钠。乙二酸循环使用,氯化钠粗产品为副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植物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乙二酸作为酸化剂脱钠,生成乙二酸钠;乙二酸包括二水乙二酸,也包括在装置中直接加入或反应后的乙二酸钠,经酸转化处理后生成的溶于水中的乙二酸或脱水后的乙二酸回收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植物皂脚制备混合脂肪酸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乙二酸作为酸化剂,因生成的乙二酸钠盐不溶于皂脚及皂脚中所含的其它有机物,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小,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楠金爱军朱贵平王国珍沈井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三宁油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