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安装结构及电暖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安装结构及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52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8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电暖气,安装结构包括本体及第一限位件。本体形成有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安装新增零件。第一限位件,设于本体上,并沿设定走线方向布置,用于与连接新增零件的线束形成限位配合。上述安装结构,新增零件安装在本体上后,其线束会受到第一限位件的约束,而不会随意窜动,进而不会对后续组件之间的装配形成困扰。在进行整机组装时,可沿用老机型的组装顺序,并只需在原本的组装顺序之间增加安装新增零件形成组件的工序即可,而无需大范围调整装配顺序,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此外,在装配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找准第一限位件的位置,实现对线束的盲装,且在第一限位件的引导下,线束装配、连接会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取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及电暖器


技术介绍

1、因为电暖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老品产品机型迭代较快,为了盘活老品并且增加市场竞争力。经常会根据市场需求在老品机型上增加功能,重新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2、而对于原有的老品的组装顺序,走线通常已有完善的作业指导书,为服务新功能而新增走线、零件,会导致整机组装顺序出现变更,从而影响整机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安装结构及电暖器。

2、一种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3、本体,形成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新增零件;及

4、第一限位件,设于本体上,并沿设定走线方向布置,用于与连接所述新增零件的线束形成限位配合。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构造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被配置为供所述线束自所述本体一侧穿过并达到所述本体相对的另一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并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线束的夹持间隙。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的线径为k,所述夹持间隙的宽度为l,则0.65k≤l≤0.85k。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环绕所述安装位设置,用于对设于所述安装位内的所述新增零件限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位,全部所述安装位周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件,且至少部分安装位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件与其内所述新增零件为过盈配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上。

11、一种电暖器,包括上述安装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控制板总成,所述控制板总成连接所述本体,并在朝向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有线扣,所述线扣用于固定所述线束。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为前壳,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网罩,所述网罩设于所述安装结构形成所述安装位的一侧,并压在所述安装位内的所述新增零件上;所述安装结构及所述网罩中一者形成第二定位孔,另一者形成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的定位筋条。

14、上述安装结构及电暖器,新增零件安装在本体上后,其线束会受到第一限位件的约束,而不会随意窜动,进而不会对后续组件之间的装配形成困扰。在进行整机组装时,可沿用老机型的组装顺序,并只需在原本的组装顺序之间增加安装新增零件形成组件的工序即可,而无需大范围调整装配顺序,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此外,在装配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找准第一限位件的位置,实现对线束的盲装,且在第一限位件的引导下,线束装配、连接会更加准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还构造有过线孔(13),所述过线孔(13)被配置为供所述线束(230)自所述本体(10)一侧穿过并达到所述本体(10)相对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0)包括第一部(31)和第二部(33),并在所述第一部(31)和所述第二部(33)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线束(230)的夹持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230)的线径为K,所述夹持间隙的宽度为L,则0.65K≤L≤0.85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0),所述第二限位件(50)环绕所述安装位(11)设置,用于对设于所述安装位(11)内的所述新增零件(210)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位(11),全部所述安装位(11)周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件(50),且至少部分安装位(11)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件(50)与其内所述新增零件(210)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0)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10)上。

8.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安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还包括控制板总成(250),所述控制板总成(250)连接所述本体(10),并在朝向所述本体(10)的一侧形成有线扣(251),所述线扣(251)用于固定所述线束(23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前壳,所述电暖器还包括网罩(270),所述网罩(270)设于所述安装结构形成所述安装位(11)的一侧,并压在所述安装位(11)内的所述新增零件(210)上;所述安装结构及所述网罩(270)中一者形成第二定位孔(17),另一者形成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7)配合的定位筋条(27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还构造有过线孔(13),所述过线孔(13)被配置为供所述线束(230)自所述本体(10)一侧穿过并达到所述本体(10)相对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0)包括第一部(31)和第二部(33),并在所述第一部(31)和所述第二部(33)间隔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线束(230)的夹持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230)的线径为k,所述夹持间隙的宽度为l,则0.65k≤l≤0.85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0),所述第二限位件(50)环绕所述安装位(11)设置,用于对设于所述安装位(11)内的所述新增零件(210)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位(11),全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鸿廖泓斌周小兵李阳余义凤邵玉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