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49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8
本技术涉及端子安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包括母插头组件和公插头组件,所述母插头组件包括母插头本体,在母插头本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对接插口,在对接插口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头,所述母插头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凸台,在第一安装凸台前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通过在母插头本体前侧面的两端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内部的前端安装有限位钮,而公插头本体前侧面的两端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侧部开设有J形槽,通过公插头本体与母插头本体闭合后,使转动杆通过J形槽与限位钮侧部之间的作用力下,转动杆转动45度,实现对公插头本体与母插头本体闭合后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端子安装,具体为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端子通常与线材相连接使用。

2、目前,现有的电子线材端子通过公插头与母插头进行插接,来实现电信号及数据传输的功能,但是公插头与母插头任意一端受到拉扯时,易导致公插头与母插头分离,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具备能够保证公插头与母插头连接后的固定及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插头与母插头连接后,任意一端受到拉扯后,导致插头易分离,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包括母插头组件和公插头组件,所述母插头组件包括母插头本体,在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包括母插头组件(1)和公插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组件(1)包括母插头本体(101),在母插头本体(101)的前侧面开设有对接插口(102),在对接插口(102)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头(103),所述母插头本体(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凸台(106),在第一安装凸台(106)前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07),在定位杆(107)相对的内侧面、且远离中部和两端之间均开设有固定卡口(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本体(101)前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包括母插头组件(1)和公插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组件(1)包括母插头本体(101),在母插头本体(101)的前侧面开设有对接插口(102),在对接插口(102)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对接头(103),所述母插头本体(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凸台(106),在第一安装凸台(106)前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07),在定位杆(107)相对的内侧面、且远离中部和两端之间均开设有固定卡口(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本体(101)前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04)、且安装槽(104)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钮(105)、且限位钮(105)活动连接在j形槽(20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插头(202)的侧部与对接插口(102)的内侧面相吻合,且对接插头(202)活动连接在对接插口(1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接口(203)的前端与对接头(103)的前端相对应、且对接头(103)活动连接在对接接口(20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线材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本体(101)的顶部等距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定位螺杆(109)、且第一定位螺杆(109)的位置与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秋霞罗辉黄伟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辰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