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扫频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43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扫频雾化器,其涉及雾化器领域,该电流扫频雾化器包括:电源电路,用于供给直流电压;MCU主控电路,用于综合控制电路;雾化片驱动电路,用于驱动雾化片起雾,生成雾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雾化器的扫频功能,使用户在使用不同的雾化片时,能够得到相同的最优雾化效果,通过触摸按键电路控制系统不断改变控制信号的频率,并逐一检测每个频率下的雾化效果,找到最佳的频率点,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系统需要不断地实时监测雾化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以实现精确的扫频控制,本方案硬件电路适用于市面常见频率雾化片,比如1.7MHZ、2.4MHz、3M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流扫频雾化器


技术介绍

1、喷雾技术已经存在几十年,早期主要用于农业和工业领域,如农药喷洒、园林浇灌和表面喷漆等。然而,这种加压雾化技术在十年前逐渐被一种新的雾化技术所取代,即利用压电材料制造的雾化系统。

2、这种新型雾化技术的核心是微孔雾化片,也称为换能片。在雾化片的两端施加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使其产生高频震荡,这种震荡会打破水分子并形成水雾。这个水雾被喷洒出来,可以广泛应用于美容、医疗等领域。

3、这种雾化技术的能量转化率和雾化的均匀程度都优于早期的加压雾化技术。它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将水分子直径打碎至纳米级别,这需要雾化器的工作频率和产品的一致性达到较高水平。理论上,电路中的控制信号频率如果能与雾化片的最佳工作频率一致,就能达到最佳的振荡效果。

4、然而,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雾化片本身的特性和生产技术的限制,每个雾化片的最佳工作频率并不是精准的设计值。因此,不能保证每个电路都可以在相同的开关频率上形成最佳的振荡回路。

5、目前市场上的雾化器产品大多选择忽略这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流扫频雾化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电源电路包括稳压器U2,稳压器U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7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24V电压,稳压器U2的接地端接地,稳压器U2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MCU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1型号为SN8F5711,单片机U1的16号引脚连接5V电压,单片机U1的9、14号引脚连接雾化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流扫频雾化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电源电路包括稳压器u2,稳压器u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7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24v电压,稳压器u2的接地端接地,稳压器u2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mcu主控电路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1型号为sn8f5711,单片机u1的16号引脚连接5v电压,单片机u1的9、14号引脚连接雾化片驱动电路,单片机u1的8号引脚连接温度保护电路,单片机u1的7号引脚连接触摸按键电路,单片机u1的3、4、5号引脚连接led电路,单片机u1的10号引脚连接风扇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流扫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雾化片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mos管q3、接口j2,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mcu主控电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5v电压,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尔铮王家模
申请(专利权)人:松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