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26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7
本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插套在外圈内,内圈和外圈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满树脂;所述内圈由多个第一硅钢片堆叠而成,所述外圈由多个第二硅钢片堆叠而成,所述第一硅钢片和第二硅钢片的数量及厚度相等设置。它通过将转子铁芯分体设置成内圈和外圈,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树脂,可有效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噪音和轴向共振,同时可有效降低转子铁芯的整体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转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堆叠而成,为一体式设置,转子铁芯中部插套并固定在电机轴上,转子铁芯外侧固定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磁瓦。这类铁芯在电机通电正常工作时,由于磁场经过中间的电机轴,容易产生轴电压,产生轴向共振,从而产生较大的电磁噪音和振动,同时由于一体设置,转子质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通过将转子铁芯分体设置成内圈和外圈,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树脂,可有效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噪音和轴向共振,同时可有效降低转子铁芯的整体重量。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插套在外圈内,内圈和外圈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满树脂;

4、所述内圈由多个第一硅钢片堆叠而成,所述外圈由多个第二硅钢片堆叠而成,所述第一硅钢片和第二硅钢片的数量及厚度相等设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转子铁芯在装配时,先逐个形成内圈和外圈,然后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浇注树脂,待树脂固化,从而将内圈和外圈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个铁芯。

6、由于分体设置,当外圈装上多个磁瓦,内圈装上电机轴,磁瓦的磁感线走向不会穿过电机轴,从而不会产生轴电压,也不会产生轴向共振,从而可有效降低电磁噪音;

7、同时由于分体设置,可有效降低整个转子铁芯的重量,从而降低电机的整体质量。

8、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硅钢片和第二硅钢片都呈圆环状;

9、第一硅钢片的外壁与第二硅钢片的内壁之间的间隙l大于2㎜ 。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间隙用于填充树脂,间隙太小,固化后的树脂强度太弱会使内圈和外勤产生相对转动,使间隙大于2㎜ 能确保树脂的固化强度。

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硅钢片的外缘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第一减重通槽,第一减重通槽包括一体成型的圆角弧形孔和外大内小设置的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的内端与圆角弧形孔相通设置;所述第一开口槽的端部各个棱边上成型有第一圆角。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减重通槽,填充树脂时树脂进入到第一减重通槽内,从而可增加树脂与内圈的连接强度;同时可进一步降低内圈的质量。

13、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硅钢片的内侧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第二减重通槽,第二减重通槽包括一体成型的长弧形腰型孔和外大内小设置的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的外端与长弧形腰型孔相通,所述第二开口槽的端部各个棱边上成型有第二圆角。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减重通槽,可增加树脂与外圈的连接强度,也可进一步降低外圈的质量,进一步减轻后期整个电机的重量。

1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重通槽和第二减重通槽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开口槽正对第一开口槽。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重通槽和第二减重通槽对齐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固化后的树脂厚度,从而增加树脂整体强度。

1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硅钢片的外壁上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轴瓦夹持凸起,所述轴瓦夹持凸起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轴瓦的定位及安装工作。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转子铁芯分体设置成内圈和外圈,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树脂,可有效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噪音和轴向共振,同时可有效降低转子铁芯的整体重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内圈(10)和外圈(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0)插套在外圈(20)内,内圈(10)和外圈(20)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满树脂(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钢片(101)和第二硅钢片(201)都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钢片(101)的外缘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第一减重通槽(102),第一减重通槽(102)包括一体成型的圆角弧形孔(103)和外大内小设置的第一开口槽(104),第一开口槽(104)的内端与圆角弧形孔(103)相通设置;所述第一开口槽(104)的端部各个棱边上成型有第一圆角(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硅钢片(201)的内侧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第二减重通槽(202),第二减重通槽(202)包括一体成型的长弧形腰型孔(203)和外大内小设置的第二开口槽(204),第二开口槽(204)的外端与长弧形腰型孔(203)相通,所述第二开口槽(204)的端部各个棱边上成型有第二圆角(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通槽(102)和第二减重通槽(202)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开口槽(204)正对第一开口槽(1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硅钢片(201)的外壁上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轴瓦夹持凸起(206),所述轴瓦夹持凸起(206)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内圈(10)和外圈(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0)插套在外圈(20)内,内圈(10)和外圈(20)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满树脂(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钢片(101)和第二硅钢片(201)都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软连接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钢片(101)的外缘成型有多个圆周均布的第一减重通槽(102),第一减重通槽(102)包括一体成型的圆角弧形孔(103)和外大内小设置的第一开口槽(104),第一开口槽(104)的内端与圆角弧形孔(103)相通设置;所述第一开口槽(104)的端部各个棱边上成型有第一圆角(105)。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金卡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