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08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包括外壳一、外壳二、固定板和锥齿轮,所述外壳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且电机一贯穿外壳一连接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的另一端安装在外壳一的内壁上,且丝杆一的外表面安装有滑动杆。该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当门盖钣件将控制杆下压后,带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二转动,进而使得控制板将门盖钣件夹紧,然后开始辊边,当辊边结束后在恢复原位,保证了在辊边时对门盖钣件已经实施稳定的固定,不会因为辊边压力过大对门盖钣件产生损害,不会因为固定不稳定对设备产生损害,保证了辊头在辊边时不受外界的影响,辊头在辊边时贴附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具体为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上的需求也在日益倍增,其中汽车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不仅方便了日常出行,偶尔节假日也可以自驾游,已然成为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中交通工具,由于汽车的需求量增加,汽车制造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现在已有了完整的汽车制造的一整套工艺流程,其中有一项就是对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进行辊边。

2、现有的门盖钣件辊边装置都是在辊头上下功夫,如何才能刚好的贴合,从而忽略了在辊边时门盖钣件没有很好的固定住,从而在辊边时会造成门盖钣件的损坏,原本需要辊边的形状变形,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辊边时没有对门盖钣件进行稳定的固定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包括外壳一、外壳二、固定板和锥齿轮,所述外壳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且电机一贯穿外壳一连接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的另一端安装在外壳一的内壁上,且丝杆一的外表面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壁上安装有气缸,且滑动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二,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连接有辊头,且辊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垫,所述外壳一的上端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动杆的上端连接,

3、所述外壳一的下端设置有外壳二,且外壳一的底表面嵌入式安装有控制杆,并且控制杆的下端嵌入式安装在外壳二内壁的上端,所述外壳二内壁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控制杆的外表面,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贯穿支架,且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二内壁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丝杆二,且丝杆二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贯穿外壳二的上端和外壳一的底表面,且控制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

4、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内壁与丝杆一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且丝杆一与外壳一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上端设置滑块,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在辊边时可以通过电机一将辊头移动从而进行辊边处理。

6、优选的,所述辊头设置呈三棱柱状,且辊头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辊头与滑动杆转动连接,且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有辊头的转轴。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辊头在进行辊边时贴附性更加良好。

8、优选的,所述锥齿轮设置有2个,且2个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安装有其中1个锥齿轮,且另1个锥齿轮通过皮带连接在固定板的一侧转轴上,并且另1个锥齿轮安装在外壳一的内壁上。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通过控制杆的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的一侧转轴转动。

10、优选的,所述控制杆设置为麻花状,且控制杆与支架的内壁螺纹连接,并且控制杆与其中1个锥齿轮的内壁螺纹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控制杆向下移动可以带动锥齿轮转动。

12、优选的,所述丝杆二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侧转轴连接,且丝杆二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二的外表面与控制板下端的滑块内壁螺纹连接,且2个丝杆二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设置为u型结构。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固定板的一侧转轴转动时可以带动控制板将门盖钣件夹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

15、1.当门盖钣件将控制杆下压后,带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二转动,进而使得控制板将门盖钣件夹紧,然后开始辊边,当辊边结束后在恢复原位,保证了在辊边时对门盖钣件已经实施稳定的固定,不会因为辊边压力过大对门盖钣件产生损害,不会因为固定不稳定对设备产生损害,保证了辊头在辊边时不受外界的影响,辊头在辊边时贴附的更加稳定;

16、2.当门盖钣件固定好以后,电机一启动将滑动杆向前推进,气缸向下推进使得辊头接触门盖钣件,开始进行辊边,电机二带动辊头在辊边时转动从而能更好的贴附门盖钣件的表面曲线,保证了辊头在辊边时对门盖钣件表面曲线贴附更加细致,可以适应不同的门盖钣件大小和曲线,体现出了该辊头可以贴附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门盖钣件;

17、3.当门盖钣件辊边结束后,控制板和辊头都回到原位,门盖钣件进入下一道工序,全程不需要人工操作,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失误,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包括外壳一(1)、外壳二(11)、固定板(16)和锥齿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2),且电机一(2)贯穿外壳一(1)连接有丝杆一(3),所述丝杆一(3)的另一端安装在外壳一(1)的内壁上,且丝杆一(3)的外表面安装有滑动杆(4),所述滑动杆(4)的内壁上安装有气缸(5),且滑动杆(4)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二(6),所述滑动杆(4)的一侧连接有辊头(7),且辊头(7)的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垫(8),所述外壳一(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9),且滑槽(9)与滑动杆(4)的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4)的内壁与丝杆一(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且丝杆一(3)与外壳一(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的上端设置滑块,且滑块与滑槽(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7)设置呈三棱柱状,且辊头(7)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辊头(7)与滑动杆(4)转动连接,且电机二(6)的输出轴连接有辊头(7)的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14)设置有2个,且2个锥齿轮(1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支架(13)的下端安装有其中1个锥齿轮(14),且另1个锥齿轮(14)通过皮带(15)连接在固定板(16)的一侧转轴上,并且另1个锥齿轮(14)安装在外壳一(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10)设置为麻花状,且控制杆(10)与支架(13)的内壁螺纹连接,并且控制杆(10)与其中1个锥齿轮(14)的内壁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二(17)的一端与固定板(16)的一侧转轴连接,且丝杆二(17)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二(17)的外表面与控制板(18)下端的滑块内壁螺纹连接,且2个丝杆二(17)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18)设置为U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包括外壳一(1)、外壳二(11)、固定板(16)和锥齿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2),且电机一(2)贯穿外壳一(1)连接有丝杆一(3),所述丝杆一(3)的另一端安装在外壳一(1)的内壁上,且丝杆一(3)的外表面安装有滑动杆(4),所述滑动杆(4)的内壁上安装有气缸(5),且滑动杆(4)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二(6),所述滑动杆(4)的一侧连接有辊头(7),且辊头(7)的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垫(8),所述外壳一(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9),且滑槽(9)与滑动杆(4)的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4)的内壁与丝杆一(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且丝杆一(3)与外壳一(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的上端设置滑块,且滑块与滑槽(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门盖钣件辊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7)设置呈三棱柱状,且辊头(7)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辊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章信清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沃尔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