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03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土石坝,土石坝的迎水面堆砌有铅丝石笼护坡以及铅丝石笼坡脚,铅丝石笼护坡内堆砌接缝处以及铅丝石笼坡脚内堆砌接缝处均填充有防渗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多泥沙河道中起到河岸生态防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中小河流堤防治理工程中,常用的防洪坝按照结构类型主要分为重力坝、土石坝、铅丝石笼坝等。现有的河岸防冲刷措施中,以干砌片石、混凝土面板防护最为常见。干砌片石和混凝土面板防护河岸仅仅考虑河岸防暴雨和水流的冲刷,并未将河流的生态环境考虑在内。因此,河岸在采取干砌片石和混凝土面板防护后,河岸往往会干秃秃一片,不符合我们所追求的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此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砌片和混凝土面板下的土壤在降雨、渗流和河岸水位涨落的循环下,从砌片间隙或者混凝土面板伸缩缝间渐渐流失,砌片和混凝土面板下会出现一个个空洞,造成塌陷,如此后期的维护费用高昂。

2、铅丝石笼是目前中小型河道治理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堤防治理工程措施,通过土石坝迎水面堆积石笼形成堤防,以达到防止水流侵蚀和冲刷的作用。由于中小河流治理需采用石笼的堤防一般都建在相对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的地区,铅丝石笼坝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河道内天然材料,避免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比较简便、抗震性能好、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但是,铅丝石笼坝存在防渗性太弱,防护能力不足渗透破坏严重的问题,且不能进行绿化,在环境保护和生态需求上存在较大劣势,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3、鉴于此在多泥沙河道的河岸防护中,亟需一种经济可行,既能防护河岸的冲刷又考虑生态环保效益的堤防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堤防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在多泥沙河道中起到河岸生态防护的作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堤防,包括土石坝,所述土石坝的迎水面堆砌有铅丝石笼护坡以及铅丝石笼坡脚,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堆砌接缝处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堆砌接缝处均填充有防渗植物。

4、优选的,所述防渗植物为麦草、芨芨、芦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优选的,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的石料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的石料均为块石,所述块石的中值粒径为150mm-200mm。

6、优选的,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的所述块石的孔隙率均小于30%。

7、优选的,所述铅丝石笼护坡的网箱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的网箱均为由低碳钢丝编织而成的多个六角网制成的网箱结构。

8、优选的,所述低碳钢丝的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9、优选的,所述铅丝石笼护坡为由多层铅丝石笼逐层砌筑而成的护坡结构,每层所述铅丝石笼的厚度为40cm-80cm。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生态堤防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在所述土石坝的迎水面堆砌所述铅丝石笼护坡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

12、步骤二,在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堆砌接缝处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堆砌接缝处均填充所述防渗植物。

1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堤防,包括土石坝,土石坝的迎水面堆砌有铅丝石笼护坡以及铅丝石笼坡脚,通过在铅丝石笼护坡内堆砌接缝处以及铅丝石笼坡脚内堆砌接缝处均填充防渗植物,增加了铅丝石笼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在后续过滤了洪水中的悬移质后,使得本生态堤防在结构上更加稳固,当遇到地基沉降等问题时,铅丝石笼的柔性能够很好地消除地基沉降带来的破坏;对于在西北地区盛产的蒲公英、狗尾巴草、苜蓿等天然草本植物,这类植物的种子可随着水流或者风进行传播,通过防渗植物的停滞作用在坝体中生长,形成“草在坝中”的绿色景观,上述植物为矮本植物,不会因植物生长而破坏坝体结构;本专利技术在土石坝表面覆盖铅丝石笼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适应地基范围广,抗震性能优越,抗滑稳定和抗倾覆安全性较高,其基础适应性和经济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与多泥沙中小河流治理,增加的防渗植物,造价较低,实现了铅丝石笼堤防的绿化,大大节约了进一步绿化的建设成本,防风固沙且美观实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堤防,包括土石坝,所述土石坝的迎水面堆砌有铅丝石笼护坡以及铅丝石笼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堆砌接缝处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堆砌接缝处均填充有防渗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植物为麦草、芨芨、芦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的石料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的石料均为块石,所述块石的中值粒径为15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的所述块石的孔隙率均小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的网箱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的网箱均为由低碳钢丝编织而成的多个六角网制成的网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钢丝的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为由多层铅丝石笼逐层砌筑而成的护坡结构,每层所述铅丝石笼的厚度为40cm-80cm。p>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堤防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堤防,包括土石坝,所述土石坝的迎水面堆砌有铅丝石笼护坡以及铅丝石笼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堆砌接缝处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堆砌接缝处均填充有防渗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植物为麦草、芨芨、芦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的石料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内的石料均为块石,所述块石的中值粒径为15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堤防,其特征在于:所述铅丝石笼护坡内以及所述铅丝石笼坡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泽王昱鹏齐桂花张朝辉唐天铎黄景荣郭涵雨沈国轩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