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65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3
本技术涉及光伏安装部件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由导电性材料制成,该导电结构包括一弯折塑形体,所述弯折塑形体的纵剖面轮廓为向上弯曲隆起的“n”型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底部开口,用于卡接横担上的凸缘限位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错位设置的若干凸棱,所述弯折塑形体底部两端分别连接有本体,所述本体为薄片板体结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上用于在装配后与上下两侧的部件抵接并形成导电连接结构。本技术能够适配横担结构进行装配,且结构相对稳定,不会轻易变形,有利于保证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安装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光伏能屋顶层计划”光伏发电得到了迅速发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由于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只需要将光伏发电组件连同安装支架一起固定在屋顶上,并且光伏发电组件产生的电能也能够就近消纳,对整个电网系统要求较低,深受社会的欢迎。

2、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光伏组件上会产生静电,要是不及时导走静电,静电会损坏光伏模组,引起发电系统故障。因此会在光伏组件与支架之间设置导电片,如中国专利cn201921460679.7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接地导电片,是由一金属结构体组成,金属结构体的四角边缘正表面与反表面处均设置有凸起带刺面;金属结构体的单一表面上四角边缘处还设置有方形定位块;凸起带刺面是由双层面组成,一面向正表面凸起带刺,另一面向反表面凸起带刺,因此形成了金属结构体的双面带刺结构。

3、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电片的主体为薄片平板结构,安装时利用中心位置处的定位槽进行定位,但是,这种结构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且不适合在横担结构上装配。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导电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能够适配横担结构进行装配,且结构相对稳定,不会轻易变形,有利于保证安装质量。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由导电性材料制成,该导电结构包括一弯折塑形体,所述弯折塑形体的纵剖面轮廓为向上弯曲隆起的“n”型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底部开口,用于卡接横担上的凸缘限位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错位设置的若干凸棱,所述弯折塑形体底部两端分别连接有本体,所述本体为薄片板体结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上用于在装配后与上下两侧的部件抵接并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弯折塑形体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朝内侧突出的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所述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的纵剖面轮廓为“c”字型结构。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纵向错位设置。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弯折塑形体顶部的水平端面上设有第三凸棱,所述第三凸棱的纵剖面轮廓为“u”字型结构。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本体呈水平设置,所述本体上设有第四凸棱,所述第四凸棱的长边方向平行于弯折塑形体的长边方向平行设置。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四凸棱的纵剖面轮廓为“n”字型结构或“u”字型结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分别垂直固设于本体的上下端面上,且上凸起和下凸起的结构一致但朝向相反。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外侧端设有若干斜切槽,相邻斜切槽之间形成抵接端部,所述抵接端部在上下压持后能够刺破上下连接部件的表面氧化层,形成稳定的导电连接结构。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的抵接端部上设有尖刺。

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的外侧壁上设有加强筋。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4、本技术通过设置弯折塑形体作为锚点结构,在弯折塑形体底部两侧设置本体,本体作为承载体结构,利用上凸起和下凸起在装配后能够与上下连接部件构成导电连接结构,弯折塑形体和本体构成稳定的主体结构,能够适配横担结构进行装配,且结构相对稳定,不会轻易变形,有利于保证安装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由导电性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结构包括一弯折塑形体(2),所述弯折塑形体(2)的纵剖面轮廓为向上弯曲隆起的“n”型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2)底部开口,用于卡接横担(b)上的凸缘限位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2)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错位设置的若干凸棱,所述弯折塑形体(2)底部两端分别连接有本体(1),所述本体(1)为薄片板体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上凸起(3)和下凸起(4),所述上凸起(3)和下凸起(4)上用于在装配后与上下两侧的部件抵接并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塑形体(2)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朝内侧突出的第一凸棱(21)和第二凸棱(22),所述第一凸棱(21)和第二凸棱(22)的纵剖面轮廓为“C”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21)和第二凸棱(22)纵向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塑形体(2)顶部的水平端面上设有第三凸棱(23),所述第三凸棱(23)的纵剖面轮廓为“U”字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水平设置,所述本体(1)上设有第四凸棱(11),所述第四凸棱(11)的长边方向平行于弯折塑形体(2)的长边方向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棱(11)的纵剖面轮廓为“n”字型结构或“U”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3)和下凸起(4)分别垂直固设于本体(1)的上下端面上,且上凸起(3)和下凸起(4)的结构一致但朝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3)和下凸起(4)外侧端设有若干斜切槽(5),相邻斜切槽(5)之间形成抵接端部,所述抵接端部在上下压持后能够刺破上下连接部件的表面氧化层,形成稳定的导电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3)和下凸起(4)的抵接端部上设有尖刺(6)。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3)和下凸起(4)的外侧壁上设有加强筋(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由导电性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结构包括一弯折塑形体(2),所述弯折塑形体(2)的纵剖面轮廓为向上弯曲隆起的“n”型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2)底部开口,用于卡接横担(b)上的凸缘限位结构,所述弯折塑形体(2)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错位设置的若干凸棱,所述弯折塑形体(2)底部两端分别连接有本体(1),所述本体(1)为薄片板体结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上凸起(3)和下凸起(4),所述上凸起(3)和下凸起(4)上用于在装配后与上下两侧的部件抵接并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塑形体(2)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朝内侧突出的第一凸棱(21)和第二凸棱(22),所述第一凸棱(21)和第二凸棱(22)的纵剖面轮廓为“c”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21)和第二凸棱(22)纵向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塑形体(2)顶部的水平端面上设有第三凸棱(23),所述第三凸棱(23)的纵剖面轮廓为“u”字型结构。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艺叶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冠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