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43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夹持组件、电芯主体及极耳,极耳凸设于电芯主体的至少一端,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两个主体相对设置于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极耳的根部夹设在两个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主体将极耳根部夹紧,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防止了极耳倒插入电芯主体内部,避免了极耳倒插后与电芯主体内部接触后连接造成的短路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芯组件,通过夹持组件可靠地夹持极耳根部,防止极耳倒插后与电芯主体接触,有效地解决了极耳倒插造成电芯主体短路报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顶盖上的极柱与设置在电芯上的极耳均与连接片进行焊接,从而实现顶盖与电芯之间的连接,并且为了保证正常焊接和操作方便,一般会加长极耳长度,但随着极耳长度的增加,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在电池封装的过程中,极耳越长,极耳弯折后倒插入电芯内部的风险越大,进而导致电池的内部短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因此,亟需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电芯组件内的夹持组件能够夹持极耳的根部两侧,防止极耳发生倒插与电芯主体接触,有效避免电池短路风险,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

4、夹持组件、电芯主体及极耳,所述极耳凸设于所述电芯主体的至少一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两个所述主体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所述极耳的根部夹设在两个所述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

5、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所述主体的端部将所述极耳根部夹紧。

6、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存在弯折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所述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极耳根部抵接,所述夹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电芯主体的侧面相抵接

7、可选地,每个所述主体的所述夹持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每个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每个所述凸起均与对应的所述卡槽实现配合卡接。

8、可选地,每个所述主体设有两个所述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极耳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所述极耳根部的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槽为一组,每组所述卡槽与一个所述连接件实现配合卡接。

9、可选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之间设有胶体。

10、可选地,两个所述夹持部沿所述电芯主体厚度方向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电芯主体的厚度。

11、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夹持部的厚度。

12、可选地,所述夹持部的厚度为1um-2000um,所述固定部的厚度为1um-100um。

13、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中的一种。

14、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扣合于所述壳体。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夹持组件、电芯主体及极耳,极耳凸设于电芯主体的至少一端,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两个主体相对设置于电芯主体有极耳的一端,极耳的根部夹设在两个主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之间,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以使两个主体将极耳根部夹紧,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极耳倒插入电芯主体内部,避免了极耳倒插后与电芯主体内部接触后连接造成的短路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和上述电芯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壳体内,顶盖扣合于壳体。电芯组件内设置的夹持组件能够可靠地夹持极耳根部,防止极耳倒插入电芯主体,有效地解决了极耳倒插造成电芯主体短路报废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110)和固定部(120),所述夹持部(110)和所述固定部(120)之间存在弯折部,所述夹持部(110)位于所述电芯主体(10)有极耳(20)的一端,所述夹持部(110)的一端与所述极耳(20)根部抵接,所述夹持部(110)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20)连接,所述固定部(120)和所述电芯主体(10)的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100)的所述夹持部(110)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111),每个所述连接件(200)的两端均设有凸起(210),每个所述凸起(210)均与对应的所述卡槽(111)实现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100)设有两个所述卡槽(111),两个所述卡槽(111)分别设置于所述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所述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槽(111)为一组,每组所述卡槽(111)与一个所述连接件(200)实现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0)与所述卡槽(111)之间设有胶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部(110)沿所述电芯主体(10)厚度方向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电芯主体(10)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20)的厚度小于所述夹持部(110)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10)的厚度为1um-2000um,所述固定部(120)的厚度为1um-1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中的一种。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盖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扣合于所述壳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110)和固定部(120),所述夹持部(110)和所述固定部(120)之间存在弯折部,所述夹持部(110)位于所述电芯主体(10)有极耳(20)的一端,所述夹持部(110)的一端与所述极耳(20)根部抵接,所述夹持部(110)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20)连接,所述固定部(120)和所述电芯主体(10)的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100)的所述夹持部(110)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111),每个所述连接件(200)的两端均设有凸起(210),每个所述凸起(210)均与对应的所述卡槽(111)实现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100)设有两个所述卡槽(111),两个所述卡槽(111)分别设置于所述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所述极耳(20)根部的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卡槽(111)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佩金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