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543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属于型材加工设备领域。该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包括至少一组工序单元,每组工序单元包括两个功能相同且间隔布置的加工模块,每组工序单元中两个加工模块的加工部件相对布置以分别对型材的两端进行加工,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原料的一端在一个加工模块上加工完成后,平移到另一加工模块上对另一端进行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一组工序单元中设置两个功能相同的加工模块,从而使型材的一端加工完成后,不必旋转180°,而只需要平移型材便可以对另一端进行加工,有效缩短了两次加工之间的间隔,提高了型材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型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


技术介绍

1、型材加工过程中,常需要在型材的端部进行冲孔、弯边等操作。目前型材端部的冲孔、弯边等工序均为离散式的作业模式,即冲孔和弯边的单机设备均为相互独立的工作单元,需要依靠操作人员在各个设备之间转移物料,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2、另外在进行冲孔或者弯边作业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型材给冲孔或弯边设备上料,型材的一端加工完成后,将型材旋转180°以对另一端进行加工,造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材在加工两端时需要旋转180°而造成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包括至少一组工序单元,每组工序单元包括两个功能相同且间隔布置的加工模块,每组工序单元中两个加工模块的加工部件相对布置以分别对型材的两端进行加工,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原料的一端在一个加工模块上加工完成后,平移到另一加工模块上对另一端进行加工。

4、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属于开拓型的专利技术创造。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型材的一端完成加工后,不需要将型材旋转180°,而只需要将型材平移便可以对型材的另一端进行加工,型材的动作幅度小,有效缩短了两次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也能够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型材加工的工作站还包括至少一个机器人,每个机器人均用于完成上料、下料和转移原料三项工作中的至少一项。

6、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机器人来进行上料、下料以及转移原料的工作,机器人替代操作人员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机器人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机器人为设置在所有工序单元上游且用于上料的上料机器人,另一个机器人为设置在所有工序单元下游且用于下料的下料机器人,上料机器人和/或下料机器人也用于转移原料。

8、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机器人分工明确,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应对一般的加工工序。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工序单元设置有至少两组,原料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加工完成后,转移至下游工序单元中的加工模块上进行下游工序的加工。

10、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原料可在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内进行多个工序的加工,减少各工序之间的原料转移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每组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左右布置,各组工序单元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12、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原料在上游工序单元中完成两端的加工后将会处于该工序单元的其中一个加工模块处,原料在向下游工序单元转移时,只需要斜向地平移至下游工序单元中相对侧的加工模块处即可,能够进一步地缩短原料在各工序单元之间转移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各组工序单元中包括相邻布置的冲孔工序单元和弯边工序单元,冲孔工序单元位于弯边工序单元的上游,冲孔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前后对正布置,弯边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前后错位布置。

14、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在该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内完成冲孔和弯边的加工工序。并且由于冲孔的时间较短,而弯边的时间较长,因此上述的设置可以使冲孔和弯边的加工节奏能够很好地配合,冲孔后的型材不需要在原地等待,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一组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对齐或者错位设置。

16、有益效果是:当该工序单元中加工模块对型材端部进行加工所需的时间较短时可以将两个加工模块对齐,当该工序单元中加工模块对型材端部进行加工所需的时间较长时可以将两个加工模块错位,这样可以使加工过程更加紧凑,避免出现某些工序单元上的型材原地等待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型材加工的效率。另外,某些工序单元中加工模块所占空间较大时也可以错位设置,从而避免较长的型材加工时发生干涉。

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一组工序单元中错位设置的两个加工模块在水平面内错位设置。

18、有益效果是:相较于高度方向上的错位设置,水平方向的错位设置能够使两个加工模块位于同一高度,便于操作。

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其中一组工序单元为冲孔工序单元,冲孔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对正布置。

20、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冲孔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对齐布置可以进一步缩短型材的转移路径,减少型材的转移时间。

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其中一组工序单元为弯边工序单元,弯边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错位布置。

22、有益效果是:由于弯边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对型材端部加工用时较长,因此两个加工模块错位设置后,可以使两个加工模块处同时对两个型材进行加工,防止其他用时较短的工序单元处型材在原地等待,提高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组工序单元,每组工序单元包括两个功能相同且间隔布置的加工模块,每组工序单元中两个加工模块的加工部件相对布置以分别对型材的两端进行加工,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原料的一端在一个加工模块上加工完成后,平移到另一加工模块上对另一端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所述型材加工的工作站还包括至少一个机器人,每个机器人均用于完成上料、下料和转移原料三项工作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机器人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机器人为设置在所有工序单元上游且用于上料的上料机器人,另一个机器人为设置在所有工序单元下游且用于下料的下料机器人,上料机器人和/或下料机器人也用于转移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工序单元设置有至少两组,原料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加工完成后,转移至下游工序单元中的加工模块上进行下游工序的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每组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左右布置,各组工序单元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各组工序单元中包括相邻布置的冲孔工序单元和弯边工序单元,冲孔工序单元位于弯边工序单元的上游,冲孔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前后对正布置,弯边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前后错位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一组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对齐或者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一组工序单元中错位设置的两个加工模块在水平面内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其中一组工序单元为冲孔工序单元,冲孔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对正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其中一组工序单元为弯边工序单元,弯边工序单元中的两个加工模块错位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组工序单元,每组工序单元包括两个功能相同且间隔布置的加工模块,每组工序单元中两个加工模块的加工部件相对布置以分别对型材的两端进行加工,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原料的一端在一个加工模块上加工完成后,平移到另一加工模块上对另一端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所述型材加工的工作站还包括至少一个机器人,每个机器人均用于完成上料、下料和转移原料三项工作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机器人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机器人为设置在所有工序单元上游且用于上料的上料机器人,另一个机器人为设置在所有工序单元下游且用于下料的下料机器人,上料机器人和/或下料机器人也用于转移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加工的工作站,其特征是,工序单元设置有至少两组,原料在一组工序单元内加工完成后,转移至下游工序单元中的加工模块上进行下游工序的加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林森梁威杨靖磊王周洪飞李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