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521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0
本技术公开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杀菌机构,杀菌机构设置于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内,连接管道一端与进风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出风管道连通,连接管道靠近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设置有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设置于进风管道与办公区连通处,出风管道与办公区连通处设置有出风风扇,第三电控阀靠近出风管道与办公区连通处设置,且出风风扇位于第三电控阀和办公区之间;通过连接管道将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相连通,并通过杀菌装置对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行杀菌,杀菌后管道内的空气直接从新风系统出风组件排出管道以外;同时,还可以将管道内的潮气、异味一并排出,与人工清洁相比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风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1、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现有的管道式新风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2、1、管道式新风系统为适配大面积办公区通常采用较长的管道,长期使用后管道内容易潮湿、异味、产生细菌等等,现有的新风系统管道不具有自清洁功能,只能通过清洁人员清理,效率较低。

3、2、管道式新风系统供风区域大,导致部分区域新风含氧量不足,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办公区工作人员头胀、呼吸不畅。

4、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部分或全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风系统,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新风系统管道能够自清洁,去除潮湿、异味,杀灭细菌,并能够提高新风系统供风的含氧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新风进风组件和新风出风组件,新风进风组件通过进风管道与办公区连通,新风出风组件通过出风管道与办公区连通,还包括:杀菌机构,所述杀菌机构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内;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与所述进风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靠近所述进风管道和/或所述出风管道设置有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办公区连通处;第三电控阀,所述出风管道与所述办公区连通处设置有出风风扇,所述第三电控阀靠近所述出风管道与所述办公区连通处设置,且所述出风风扇位于所述第三电控阀和所述办公区之间。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管道将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相连通,并通过杀菌装置对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行杀菌;杀菌后,可通过两电控阀使进风管道、出风管道均与办公区隔离,实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单独连通,将杀菌后管道内的空气直接从新风系统出风组件排出管道以外;同时,还可以将管道内的潮气、异味一并排出,与人工清洁相比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4、进一步的,所述杀菌机构为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固定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内侧壁,所述紫外线灯的接电端贯穿所述进风管道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紫外线灯工作时可产生臭氧,臭氧具有杀菌以及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一般开启紫外线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即可有效杀灭90%-98%的细菌,与其他高温杀菌不同,紫外线杀菌不会产生高温,不会对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造成热损,与新风管道极为适配。杀菌后通过新风进风组件进风,将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的含臭氧气体排出,实现管道自清洁的技术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灯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内侧壁,间隔距离为8-15m。所述紫外线灯有多组,每组紫外线灯对称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内侧壁。

6、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管径有限,不能加装较大型号的紫外线灯,而小型紫外线灯的杀菌范围一般在20m左右(并非照射范围,而是产生的臭氧可杀菌的范围),因此,本申请将紫外线灯按上述方案设置可保证管道内无死角杀菌,提高杀菌效果。

7、进一步的,还包括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内,所述除湿机构与所述杀菌机构间隔设置,所述除湿机构为电加热丝网,所述电加热丝网外部具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进风管道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加热丝网的接电端贯穿所述进风管道和/或所述出风管道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8、在潮湿天气下,尤其是南方,新风管道内的潮气甚至能够凝结成水珠,仅采用通风的方式很难将新风管道内的潮气完全排出,因此本申请在新风管道内添加电加热丝网作为除湿机构,新风进入进风管道后可通过电加热丝网加热升温,通过热空气将管道内的潮气烘干成水蒸汽即可排出。电加热丝网与杀菌机构间隔设置,杀菌机构对新风管道进行杀菌的同时还可以对电加热丝网进行杀菌,避免细菌残留在电加热丝网上,当然电加热丝网加热过程中也可以对自身进行杀菌。

9、优选的,所述电加热丝网的目数为6-18目。电加热丝网的目数直接影响到新风在管道内的流速和新风的加热效果,目数过小时(目数越小孔径越大),电加热丝网的孔径过大,导致新风不能被充分加热,除湿效果会受影响,电加热丝网的孔径过小则新风的风速会受影响,因此本申请优选为6-18目,使新风既能够具有充足的风速又能够充分的加热升温。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制氧罐,所述制氧罐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道与进风管道连通,连通处靠近所述新风进风组件,所述供氧管道内设置有引风风扇,所述供氧管道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有第四电控阀。

11、制氧罐能够直接将氧气输送至进风管道内,提高新风含氧量,通过电控阀门可进行输氧开关,需要时打开,不需要时关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新风进风组件(1)和新风出风组件(2),新风进风组件(1)通过进风管道(3)与办公区(5)连通,新风出风组件(2)通过出风管道(4)与办公区(5)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机构为紫外线灯(11),所述紫外线灯(11)固定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所述紫外线灯(11)的接电端贯穿所述进风管道(3)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11)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间隔距离为8-15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11)有多组,每组紫外线灯(11)对称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3)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所述除湿机构与所述杀菌机构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为电加热丝网(12),所述电加热丝网(12)外部具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加热丝网(12)的接电端贯穿所述进风管道(3)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网(12)的目数为6-18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氧罐(13),所述制氧罐(13)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道(14)与进风管道(3)连通,连通处靠近所述新风进风组件(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14)内设置有引风风扇(15),所述供氧管道(14)与所述进风管道(3)的连通处设置有第四电控阀(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新风进风组件(1)和新风出风组件(2),新风进风组件(1)通过进风管道(3)与办公区(5)连通,新风出风组件(2)通过出风管道(4)与办公区(5)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机构为紫外线灯(11),所述紫外线灯(11)固定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所述紫外线灯(11)的接电端贯穿所述进风管道(3)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11)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间隔距离为8-15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11)有多组,每组紫外线灯(11)对称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3)内侧壁和/或所述出风管道(4)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峰邢金来许英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