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13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包含电源系统、电解液循环装置以及与多个分别设置在各个管道中的阴极棒,其中,还包括带动多根所述阴极棒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管道内部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含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导线连接的卷轴。该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通过多根管道内部的所述阴极棒被所述移动装置带动同时在各自的管道内进行往复运动,使得附着在所述阴极棒附近的气泡更容易被排出管外,避免管道内壁产生白斑影响抛光效果。且通过所述卷轴和所述驱动装置配合,带动多根阴极棒同时运动,可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无需增加额外的动力装置,成本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抛光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管道内表面的电解抛光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管道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传统加工工艺生产的管道内表面粗糙度很高,因其在使用过程中内表面凸出部分易溶解、脱落成杂质,会影响高精密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将管道应用到一些具有高精密设备的领域比如医药、食品、化工、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前,需要对管道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降低其粗糙度。

2、高精密电解抛光是一种对管道内部进行抛光的常用处理工艺,其原理为:以管道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共置于电解液中,给阴阳极通电,阴阳极间会有电流通过,将在管道表面上形成氧化膜、盐膜或氧的吸附层等,使阳极的金属溶解速率急剧下降,即处于钝化状态。但这种钝化膜层又有可能在电解液中溶解,而使阳极重新活化。在某一电流密度下,金属钝化与金属溶解在交替地进行着。管道内表面上凸起部分钝化的稳定性低于凹陷部分,溶解速率较高。于是凹陷部分受到保护,而凸起部分优先溶解,遂对管道内表面起到了整平与出光的作用。

3、由于电解液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因此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包含电源系统(1)、电解液循环装置(2)以及阴极棒(3),所述阴极棒(3)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系统(1)的负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棒(3)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各个管道中,该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还包括带动多根所述阴极棒(3)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管道内部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包含驱动装置(41)以及与所述导线连接的卷轴(42),所述驱动装置(41)带动所述卷轴(42)对所述导线进行收线放线,实现所述阴极棒(3)的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包含电源系统(1)、电解液循环装置(2)以及阴极棒(3),所述阴极棒(3)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系统(1)的负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棒(3)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各个管道中,该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还包括带动多根所述阴极棒(3)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管道内部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包含驱动装置(41)以及与所述导线连接的卷轴(42),所述驱动装置(41)带动所述卷轴(42)对所述导线进行收线放线,实现所述阴极棒(3)的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4)还包括与所述卷轴(42)连接的导电滑环(43)和铜排,所述导线经所述导电滑环(43)和所述铜排与所述电源系统(1)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42)含有内腔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阴极棒(3)位置相对应的导线孔(421),每根所述阴极棒(3)上连接的所述导线,均穿过对应位置上的所述导线孔(421),进入所述内腔,与所述导电滑环(4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管道内表面电解抛光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阴极棒(3)连接且用于避免所述阴极棒(3)与管道内壁发生触碰并造成短路的绝缘垫片(5),所述绝缘垫片(5)含垫片主体(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勇闫晗杨航孙明浩吕越吴侃卢培民黄伟苏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